四合院:早穿20年 第113章 黨建國瘋了
-
“民工科”現在規模大了,自然而然的也建起了自己的食堂。
在食堂裡吃飯當然也要收糧票和錢,不過黨建國定的標準很親民,基本保持收支平衡,。
在土豆的內部賬務處理上,黨建國耍了個“小花招”。他悄悄的指示財務組:
“這批留下的土豆,按內部結算價,五分錢一斤入賬!”!
雖然這錢隻是在內部賬上轉了一圈,但黨建國看著報表,心裡美滋滋:
“科裡現在每月工資支出大概一萬出頭,科工委這筆‘賣土豆’的錢,夠發明年一年的工資了!穩了!”
十月還有一個振奮人心的好訊息:
在林木森教授和他兩個學生的努力下,人工孵蛋技術終於被攻克了!溫度、濕度的精確控製有了詳細的操作規程和數據記錄。
黨建國欣喜若狂,立刻組織農場職工學習推廣。
林木森教授帶著厚厚的實驗報告和成功的喜悅,拒絕了黨建國的挽留,心滿意足地回去了。
臨行前,他還握著黨建國的手感慨道:
“黨科長,這項技術若能推廣開,以後老百姓家裡雞生蛋、蛋生雞,能多換點糧食,多養活不少人啊!”
這,是真正的雙贏!
除了黨建國覺得他白嫖了自己…
現在,“民工科”的養雞場已經初具規模。
掌握了孵化技術後,每個月都能穩定孵化出300-400隻小雞。
加上之前陸續養大的,成年雞存欄超過了600隻,其中產蛋母雞有300多隻。
“照這勢頭,到了春節,咱們科實現‘雞蛋自由’絕對冇問題!”養殖組組長信心滿滿。
黨建國看著那300多隻精神抖擻的公雞,盤算著:
“嗯,過年走親訪友的‘硬通貨’有了,或者拉到市場上換點錢?”
豬場的規模也在穩步擴大。
雖然今年春節是吃不上自產豬肉了(最早抓來的豬才養了半年,殺了可惜),但261頭大小豬在圈裡哼哼唧唧,膘情看著還不錯,預示著明年餐桌上的豐盛。
秋風掃過大地,捲起金黃的落葉。
塑料拱棚反射著陽光,白菜地一片新綠,雞舍裡嘰嘰喳喳,豬圈裡哼哼唧唧,倉庫裡土豆堆成了小山,賬本上有了“存款”
黨建國站在田埂上,深深吸了一口帶著泥土和作物清香的空氣,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秋天,果然是一個充滿收穫與無限希望的季節!
冬天即將來臨,但在“民工科”這片充滿生機的土地上,溫暖和希望,早已在塑料棚下、在賬本裡、在牲畜的哼鳴中,悄然孕育。
十一月的寒風開始呼嘯,捲起地上的落葉,拍打著“民工科”辦公室糊著舊報紙的窗戶。
黨建國正埋頭計算著塑料大棚的保溫耗煤量,門被猛地推開,一股冷風灌了進來。
劉飛裹著厚厚的軍大衣,帶著一身寒氣走了進來,臉色比窗外的天還陰沉。
他冇說話,隻是將一個牛皮紙檔案袋重重地拍在黨建國麵前積滿灰塵的辦公桌上。袋子封口處蓋著鮮紅的保密印章。
“打開看看。”劉飛的聲音有些沙啞,帶著一種難以言喻的疲憊和壓抑的怒火?
黨建國疑惑地拆開封口,抽出一疊檔案。
最上麵是一張製作精良的硬質卡片——上麵清晰地印著他的照片(不知何時拍的)、一個陌生的名字(顯然是化名)、以及醒目的“明珠市永久居民身份證”字樣。
下麵還有一份全英文的公司註冊檔案,抬頭赫然是“東方技術發展有限公司(orientalteologydevelopntltd)”,註冊地在明珠市,股東和唯一董事正是他這個“明珠居民”。
他抬起頭,驚訝地看著劉飛:“劉司長,這”
“你要的‘盾牌’!”劉飛打斷他,語氣冰冷,帶著濃濃的諷刺道,
“三個專利——工兵鏟、高壓鍋、還有那個狗屁泄壓閥彈簧——已經按你的‘妙計’,全部轉到這家‘明珠東大公司’名下了!
從現在起,你黨建國就是‘愛國港商’了!”
他刻意加重了“愛國港商”四個字,每個字都像冰碴子。
黨建國冇有在意劉飛的諷刺,他迅速壓下心頭的波瀾,眼中反而閃過一絲銳利和喜悅的光芒。
他立刻拉開抽屜,翻出一疊早已準備好的稿紙,拿起鋼筆,“唰唰唰”地列了起來。片刻後,他將一張寫滿了密密麻麻字跡的清單推到劉飛麵前。
“劉司長,效率真高!太好了!麻煩您再安排一下,以‘明珠東大公司’的名義,立刻、馬上、不惜一切代價,在全球主要國家(尤其是歐美日),註冊以下專利:”
劉飛皺著眉接過清單,目光掃過:
景泰藍掐絲琺琅彩繪工藝及特定釉料配方
宣紙特定原料配比及傳統抄造技法
《傷寒雜病論》所載古方:麻黃湯、桂枝湯、小柴胡湯等(列了十幾個核心方劑名)
《金匱要略方》所載古方:
傳統牛黃清心丸完整製備工藝
青蒿素(arteis)的低溫高效萃取方法(基於古籍記載啟發)
景德鎮青花釉裡紅燒製核心技術(釉料、窯溫曲線)
徽州古法油煙墨(鬆煙、桐油煙)製作技藝
龍泉寶劍百鍊鋼摺疊鍛打及覆土燒刃秘技
蘇繡雙麵異色異樣繡法
雲南普洱茶特定微生物菌群固態發酵工藝
中藥炮製核心技術(如九蒸九曬、醋炙、蜜炙等)
中國古典榫卯結構(列舉如燕尾榫、粽角榫等關鍵節點設計)
(後麵還有長長一列)
劉飛的臉色隨著閱讀,從陰沉轉為鐵青,再由鐵青漲成豬肝色。
他猛地抬起頭,眼中噴著火,聲音因為極度的憤怒和難以置信而顫抖:
“黨建國!你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