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早穿20年 第122章 瑕疵品
-
這天下午,財務室的門被輕輕推開,毛大姐探進頭來,臉上堆著笑,帶著點小心翼翼的試探:
“科長,忙著呢?有個事兒跟您請示請示。
黨建國從一堆報表裡抬起頭:“毛大姐?啥事兒,坐下說。”
毛大姐冇坐,搓著手,湊近了點,壓低聲音說到:
“是這樣咱們廠裡這幫工人啊,天天看著自己親手造出來的高壓鍋,眼饞得很!都尋思著,這要是過年能給家裡添置一個,燉肉煮飯得多快多省事!可這28塊錢一個對普通工人來說,實在有點咬手。大夥兒就托我來問問”
她頓了頓,觀察著黨建國的臉色,問到:
“能不能照顧照顧自己人,按成本價勻一些給大家?”
黨建國一聽,眉頭立刻皺了起來,語氣也變得嚴肅,說到:
“毛大姐!這叫什麼話?!
廠裡的合格品,明碼標價就是28元!
這是跟科工委簽了協議的調撥價!
怎麼能隨便改?開了這個口子,以後還怎麼管理?不行!”
毛大姐被這斬釘截鐵的拒絕噎了一下,但臉上那點“小心思”的笑容反而更深了。
她冇接話,隻是“哦”了一聲,轉身就出去了,腳步輕快,一點不像碰了釘子的樣子。
黨建國看著她的背影,嘴角不易察覺地抽動了一下,搖搖頭,繼續看他的報表。
不到一根菸的功夫,毛大姐又回來了!
這回,她手裡赫然抱著一個嶄新的、油光瓦亮的鑄鐵高壓鍋!她把鍋“哐當”一聲放在黨建國的辦公桌上,臉上換了一副“痛心疾首”的表情:
“科長!您批評得對!剛纔是我覺悟低了!”
她指著那口鍋,語氣沉重,沉聲說道:
“您看看!問題嚴重啊!咱們工人同誌,特彆是新招來的那些,技術還在摸索學習階段,這‘瑕疵品’、‘次品’就難免冒出來了!您瞧這個,”
她煞有介事地用手指在鍋蓋邊緣某個不起眼的地方用力劃拉了一下,留下了一道淺淺的白痕(當然也可能是鍋體本身的一點鑄造紋理),
“這密封麵不夠平整!還有這兒,”
她又虛指了一下鍋底,說到:
“這鑄造砂眼兒!雖然不影響用,但嚴格來說,這屬於不合格產品啊!”
黨建國麵無表情地看著她表演。
毛大姐“痛心”地繼續說:
“這樣的東西,要是流出去,那不是砸咱們‘民工牌’的招牌嗎?
讓大長老知道了,得多寒心!
可要是回爐重造吧費工費料,成本太高,太可惜了!您看”
她話鋒一轉,眼神變得“誠懇”而“犧牲”,說到:
“要不這樣?讓咱們廠裡的工人們發揚發揚風格,吃點虧!
自己掏錢把這些‘瑕疵品’買回去試用一下?
也算是為廠子分憂解難,變廢為寶了!您覺得呢?”
辦公室裡安靜了幾秒鐘。黨建國盯著那口“被瑕疵”的高壓鍋,又看看一臉“大義凜然”的毛大姐,終於緩緩開口,語氣依舊嚴肅,但似乎鬆動了一絲縫隙:
“嗯你這麼說,也有點道理。產品質量是生命線,絕對不能含糊!不過嘛”
他沉吟著,
“工人同誌們主動為廠分憂的精神,也值得肯定。
這樣吧,既然是有瑕疵的不合格品,也不能按正品價處理。
每個收10塊錢吧!就當是回收廢鐵的成本了。記住,僅此一次,下不為例!而且!”
他加重語氣說到:
“必須交現錢!一手交錢,一手拿鍋!”
“哎!好嘞!科長您英明!”毛大姐臉上瞬間綻放出燦爛的笑容,彷彿解決了一個天大的難題。她立刻掏出鋼筆,飛快地在黨建國桌上一張空白收據上寫下:
“收到黨建國同誌購買瑕疵品高壓鍋壹個,人民幣拾元整。”
然後麻利地撕下來,塞到黨建國手裡,同時變戲法似的又掏出一張紙:
“科長,您簽個字,下個月工資裡扣您十塊錢哈!”
黨建國看著那張“瑕疵品”收據,再看看毛大姐那副“公事公辦”又透著狡黠的樣子,無奈地扯了扯嘴角,拿起筆簽了名。
簽完,他還不忘叮囑一句:
“毛大姐,給所有買‘瑕疵品’的工人,都要開好收據,寫清楚原因!賬目要經得起查!”
“您放心!保證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毛大姐留下桌上那口嶄新的“瑕疵品”鍋,腳步輕快地走了出去,嘴裡還哼起了小調。
黨建國看著關上的門,輕輕歎了口氣,搖了搖頭,嘴角卻忍不住泛起一絲苦笑。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這個道理,他懂。
毛大姐這法子,雖然有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滑頭,但出發點是為了讓辛苦了一年的工人們能實惠地拿到廠裡的產品,感受到集體的溫暖。
而且,一個鍋收十塊錢,廠子好歹冇虧本(按實際成本算甚至小賺),工人得了大實惠,積極性更高了。
比起那些雁過拔毛、損公肥私的,黨建國覺得,自己這已經算是“寓管理於人情”,在原則和變通之間,找到了一個微妙的平衡點。
他拿起筆,在記事本上寫下道:
“春節福利:增加‘瑕疵品’高壓鍋內部處理(10元個),限量供應。”
想了想,又在後麵加了個括號:(僅限本廠在職職工)。
這年關的人情味兒,總算是有了著落。
至於員工會不會轉賣?那就冇轍了。
一月中旬的四九城,寒風凜冽,滴水成冰。
民工科駐地的大片土地被厚厚的積雪覆蓋,一片蕭瑟。
唯有那十畝覆蓋著厚厚草簾和塑料膜的拱棚,在冬日陽光下反射著微光,像一個個蟄伏的巨獸,內裡孕育著不合時宜的生機。
黨建國踩著咯吱作響的積雪,掀開厚重的保溫門簾,彎腰鑽進其中一個西瓜大棚。
一股溫暖濕潤、夾雜著泥土和青藤氣息的熱浪撲麵而來,與外麵的冰天雪地恍如兩個世界。
翠綠的瓜藤在精心搭設的竹架上攀爬,一個個圓滾滾、帶著清晰條紋的西瓜藏在葉蔓之間,最小的也已有十來斤的樣子,表皮油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