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四合院:早穿20年 > 第154章 下刀不夠狠啊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四合院:早穿20年 第154章 下刀不夠狠啊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蘇聯情報部門獲悉,鷹醬正投入巨資研發各類新型家用電器,意圖在即將到來的世博會和輿論戰場上,用“鷹醬式舒適生活”打擊毛熊模式。

當華夏“民工牌”電器在西方市場熱銷的情報擺在蘇聯最高領導人案頭時,他感到了巨大的壓力。

內部評估和經互會協調都顯示,蘇聯在民用電器設計的精巧性、成本控製及量產速度上存在短板。

於是,最高指示下達:不惜代價,拿下華夏的貨源!既要滿足國內部分高階需求,更要研究、仿製,以應對鷹醬的挑戰!

如果黨建國知曉這背後的戰略博弈,他手中的刀,或許會磨得更快,落得更狠一些。此刻,他隻能望著毛熊代表團的背影,舉起一杯二鍋頭,默默飲儘,心中低語:

“致敬,當年那些被時代洪流裹挾,卻也曾心懷理想、試圖改變世界的紅色國際主義戰士們。這杯酒,敬曆史,也敬這該死的、充滿算計卻又不得不為的現實!”

黨建國那份“主動移交”低端家電品類的報告,連同與毛熊達成的天價補充訂單的訊息,如同兩顆重磅炸彈,幾乎同時被送到了長老會的案頭。

會議室內,空氣彷彿凝固了。

那份詳儘的報告和一長串令人眩暈的外彙數字,讓所有曾對黨建國和民工處抱有疑慮、甚至說過風涼話的長老們,徹底閉上了嘴。

一個投入不過百萬(在黨建國心裡,那些高校資源、技術積累,折算下來何止數千萬!)、編製不過千人的處級單位,刨去成本、協作廠分成和內部花銷,淨賺外彙竟超過一億美元!這己不是奇蹟,而是神話!

更關鍵的是,長老們看得更深:這些钜額外彙,不僅首接償還了沉重的兩億盧布外債,更如同強心劑注入了國內經濟循環。

民工處發包出去的訂單、興建的職工樓、投入的研發經費,帶動了無數工廠運轉、工人就業和技術升級。

這筆錢,實實在在地“爛在了自家的鍋裡”,肥了自家的田。

在這種硬邦邦的成績麵前,任何關於“資曆”、“穩重”的質疑都顯得蒼白可笑。

“果然,”一位長老心中默歎,“當金錢的洪流足以沖垮堤壩時,所有的喧囂都會歸於沉默。”

大長老放下報告,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語氣帶著一絲難以置信的飄忽:

“這麼說困擾我們多年的那盧布外債這一下子,就能抹去兩個多億了?”他看向主管經濟的雲長老,“老雲,這賬算得清楚嗎?一個多億人民幣的銷售額?”

雲長老推了推眼鏡,聲音也帶著激動後的微顫:“算清楚了,大長老!隻多不少!這簡首是雪中送炭啊!”

大長老腦海中閃過黨建國當年用盤尼西林換黃金的舊事,嘴角微揚,終究冇有點破。他目光轉向主管工業的長老,帶著點促狹的笑意:

“對了,聽說他們的‘軍用雷達顯示器’也搞出來了?效能怎麼樣?”

工業長老一愣,隨即反應過來,臉上也露出心照不宣的笑容:

“大長老,您就彆打趣了。

那玩意兒咳咳,用在雷達上效果如何還不知道,但放在客廳裡,放放《東方紅》和新聞簡報,畫麵是挺清楚的!”

“哈哈哈!”會議室內爆發出一陣難得的、輕鬆愉快的鬨堂大笑。

笑聲中,是卸下部分重擔的釋然,也是對那個總能創造奇蹟的年輕人的由衷認可。

至於民工處應得的出口退稅?

此刻,在這巨大的貢獻和艱難的國家財政麵前,無論是長老們還是黨建國自己,都默契地選擇了暫時遺忘——

國家如此困難,忍著點兒吧。

回到民工處的黨建國,正有條不紊地執行著他的戰略收縮計劃。

他給種蘋果部長提交了一份詳儘的報告:

移交清單:自1959年1月1日起,將高壓鍋、咖啡機、抽油煙機(兩種型號)、電熱水壺、麪包加熱機(烤麪包機)、電烤箱、蒸蛋器、榨汁機以及尚在實驗室的電餅鐺,共九大類成熟或準成熟產品的全部生產權和技術資料,移出民工處。

移交理由:“此皆民生必需之器,關係千家萬戶。

民工處長期獨占,於情於理不合。

與其待他日他人索要,鬨得麵紅耳赤,不如今日主動奉上。

一則示好,二則結緣,三則騰出手來專攻尖端。”

報告措辭懇切,姿態放得極低,但字裡行間透著不容置疑的決心。

保留核心:民工處未來僅聚焦西塊核心業務:微波爐(技術壁壘高)、電視機(“雷達顯示器”未來主攻方向)。

專利護城河:報告特彆強調,移交產品出口時,若售價低於民工處上年度零售均價的30,東大公司(民工處海外專利持有方)將毫不猶豫發起全球專利訴訟,以杜絕惡性價格戰,維護行業合理利潤。

黨建國也明白這“緊箍咒”效果有限,但至少能在一段時間內形成威懾,為接手廠家劃下底線,也為種蘋果部長在後續的利益分配中,增添一份談判的籌碼。

東大彈藥庫:報告末尾輕描淡寫地提及,東大公司賬上目前沉澱有150萬美元的可支配資金。

這筆錢,是黨建國為未來海外佈局預留的種子基金。

報告送出,黨建國長舒一口氣。

該做的都做了,人情送了,核心保住了,護城河也象征性地挖了。

他掐指一算,最近風平浪靜,該回家歇歇了。

推著自行車回到熟悉的南鑼鼓巷,黨建國敏銳地察覺到氣氛不對。

衚衕口乘涼的老頭老太太們,看到他回來,交頭接耳的聲音戛然而止,眼神躲閃,氣氛詭異得緊。

他心下狐疑,但未多想。

回到自家小院,門從裡麵閂著。黨建國隻得繞道從前院大門進去。院裡靜悄悄的,他自顧自地清理菜地,準備晚飯。剛端起碗,小角門被輕輕叩響。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