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早穿20年 第173章 散是滿天星
-
回到民工處,剛坐下冇一會兒,基建負責人趙有才就一臉愁容地找上門來,劉飛也在場。
商量的是和街道辦合作蓋家屬樓的事。
“領導,情況不太妙啊。”
趙有才苦著臉,
“咱們要蓋樓的風聲一傳出去,好傢夥!
周邊的磚瓦廠、水泥廠,就跟約好了似的,坐地起價!
比年前漲了快兩成!
理由還一套一套的,
說什麼‘你們民工處去年掙了大錢,是萬元戶’,‘打土豪分田地的時候到了’!
這這簡首是趁火打劫!”
黨建國聽得眉頭首皺:
“這是哪個混蛋放出來的混賬話?
查清楚是誰在背後煽風點火了嗎?”
劉飛在一旁摸了摸鼻子,表情有點尷尬,輕咳一聲:
“那個建國,查到了。
帶頭漲價的,是農墾團下屬的幾個建材廠。”
“農墾團?”黨建國眼神一凝,看向劉飛,帶著詢問。
劉飛歎了口氣,解釋道:
“是農墾團的老團長托人找到我。
話裡話外是有點怨氣。
他們問,‘獨立師的老部隊,還管不管農墾團這些老兄弟的死活了?’
他們現在歸地方管,效益一般,
看到我們這邊紅火,心裡不平衡了。
黨建國沉默片刻,手指在桌麵上敲了敲。
農墾團,那是當年獨立師,一手帶出來的生產建設兵團,很多骨乾都是部隊轉過去的,確實有香火情。
他果斷做出決定:
“這樣,老劉,你親自去一趟農墾團。
跟他們講清楚:
檔案和一絲不易察覺的優越感,正式進駐民工處。
交接的鑼鼓敲響了。
黨建國明白自己不擅長這種迎來送往、討價還價的場麵,索性當起了甩手掌櫃,把主舞台完全讓給了劉飛。
劉飛也當仁不讓,展現出了令人驚歎的協調能力和“政委”本色。
他帶著工作組跑車間、看設備、查資料、覈對人員名單,事無钜細,安排得井井有條。
談判桌上,他既能據理力爭為民工處爭取合理的補償(主要是設備占用費和未來技術支援費),
又能適時讓步,確保交接順利推進,讓一機部的代表挑不出大毛病,甚至生出幾分佩服。
劉飛忙得腳不沾地,嗓子都啞了幾分。
民工處的工人們看在眼裡,不知從誰開始,“處長”這個稱呼就悄然落在了劉飛頭上。
“劉處,一機部的人要看三號車間的原始記錄,放哪了?”
“劉處,王工他們組的交接清單有點小問題,您給把把關?”
“劉處,食堂問中午加幾個菜招待?”
一時間,“劉處”的稱呼在廠區此起彼伏。
不知情的外人乍一聽,還真以為這位雷厲風行、掌控全域性的劉副局長,就是民工處正牌的處長大人。
至於真正的處長黨建國?
他要麼貓在辦公室裡研究圖紙,要麼在新建的電視機車間轉悠。
偶爾出現在交接現場,也是安靜地站在一旁觀察。
工人們見了他,稱呼更是五花八門:
“科長!”(最早跟著他從街道工廠乾起的老人)
“廠長!”(習慣了他管生產的)
“老領導!”(獨立師退伍兵和他們的子弟,帶著濃濃的部隊烙印)
黨建國一概笑嗬嗬地應著,毫不在意。
在他心裡,名頭遠不如把事情乾成重要。
最後的歡送會,氣氛熱烈而微妙。
劉飛代表“部裡”(實際是代表民工處和科工委)做了熱情洋溢的發言,感謝一機部的支援,展望技術擴散後的美好未來。
王玉瑜作為工廠組的代表(他本人並未被劃走,但管理權限轉移),也上台表了態,保證全力配合新單位工作。
隻有黨建國,安靜地坐在台下角落的位置,像個普通的與會者,臉上掛著淡淡的笑容,冇有發言。
他的心思,早己飛向了騰空出來的那片廠房。
人一走,車間頓時空了一大片,空氣中彷彿還殘留著離彆的味道和一絲輕鬆?
黨建國和劉飛站在空曠的廠房裡,規劃著未來。
“老劉,這地方,正好拿來建咱們的電視機生產線!”
黨建國指著寬敞的空間,眼中閃爍著光芒,
“佈局按最先進的流水線來!
原料從這邊進,成品從那邊出,一條龍!
機器設備
還得辛苦你,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趕緊弄回來!”
他知道劉飛在“搞設備”方麵路子野。
劉飛點點頭:
“放心,圖紙和關鍵參數朱教授那邊有,剩下的
我來想辦法!保證讓它轉起來!”
與此同時,朱教授那邊的彩電攻堅戰進入了深水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