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早穿20年 第174章 農業技術也擴散出去吧
-
電視機的零部件批量化生產,成了新的攔路虎。
精密的小型化元件、穩定的電路板焊接工藝、高一致性的顯像管老化篩選
每一個環節都需要突破。
朱教授分兵兩路:派了兩名最得力的乾將帶著一組人,專門啃這塊硬骨頭,目標是建立起穩定可靠的零部件供應鏈。
他自己則領著二十多個核心骨乾,首接“上了天台”——在實驗樓頂搭了個臨時工棚,日夜不停地調試、改進那台寶貴的彩色樣機。
據說朱教授過年期間偷偷去拜訪了幾位隱退的電子學大牛,得了些真傳,此刻信心爆棚,拍著胸脯保證年內實現小批量生產!
西月的羊城,春意盎然,十三行春季交易會如期而至。
黨建國親自帶隊,再次成為會場的焦點。
這一次,他帶來的不僅是成熟的小家電,更有彩色電視機樣機的震撼展示(雖然還不穩定,但色彩的出現足以吸引眼球)。結果不負眾望:
商用微波爐:25,000台
家用微波爐:40,000台
電視機(黑白為主,含少量彩電樣機訂單):22,000台
草坪機:10,000台
總金額鎖定在驚人的4700萬美金左右!民工處的展台再次被訂單淹冇。
然而,一片歡騰中,一個來自北美經銷商的訊息,像一根細刺紮進了黨建國的心裡
“黨先生,貴方的微波爐非常棒!不過,聽說腳盆雞那邊(日本)也有幾家廠子開始試產了,雖然量還不大,價格也偏高,但您知道的,他們學習速度很快。”
黨建國心中一凜。暴利的視窗期正在關閉!
微波爐這片藍海,即將迎來慘烈的紅海廝殺。他立刻在心底給“加速研發新一代高效能、低成本微波爐”的項目,打上了最高優先級。
帶著豐收的喜悅和一絲緊迫感回到西九城,黨建國看著報表上龐大的數字,喜悅之外是更深的憂慮。
未來幾年,國際環境將急劇惡化(毛熊鷹醬雙打壓),國內也可能麵臨困難。
工業發展非一日之功,能抓住微波爐這波紅利己是萬幸。“唉,底子還是太薄啊”
他望著窗外灰濛濛的天空,發出沉重的歎息。
盯著出口訂單裡的汽油割草機,黨建國腦子裡突然蹦出一個念頭:把這小發動機裝到自行車上,不就成了自動的?汽油機助力自行車!
這玩意兒在歐美其實出現幾十年了,技術非常成熟。
想到就乾!前世理工男的dna瞬間躁動。
他立刻找來一個精乾的研發小組,從庫房推出一台汽油割草機,三下五除二拆下那台小巧的二衝程發動機。
“看,核心就是這個!馬力不用大,2匹足夠!目標:把它可靠地、低成本地裝到咱們的28大杠上!”
他興奮地比劃著,說到:
“難點在傳動、固定支架、油箱和操控機構,但原理簡單!
圖紙?桂林那邊有現成的發動機圖,改改就能用!
散會!動起來!”
現在市麵上,一輛國產摩托車要價七八百,還一車難求。
一輛名牌自行車也要一百七八。
黨建國盤算著:發動機成本控製在幾十塊,加上傳動軸、支架、小油箱、操控拉線等配件,整套動力係統成本壓到200塊以內,整車賣500左右,絕對有市場!
他不禁懷念起後世的pdd,百十來塊就能買個電動的,功率還更大
甩甩頭,回到現實吧。
就在汽油助力車項目緊鑼密鼓推進時,黨建國也在做另一項“割捨”——整理蔬菜塑料大棚的完整技術資料。
他決定把這塊“金母雞”也交出去。“
今年再賺最後一年,明年蘭州石化投產,塑料布能自產了,就該大規模推廣了。
以前捂著,是怕用寶貴的外彙進口塑料布,現在不怕了。”
他將厚厚的技術手冊和推廣報告潤色好,鄭重地提交了上去。
大棚技術交出去,黨建國立刻啟動了新項目:食用菌(蘑菇、木耳)工廠化養殖。
他安排了一個小組,先期用玉米芯粉碎料、乾草和秸稈壓塊做培養基進行實驗。
但想到即將到來的困難時期,玉米芯可能都要被磨成粉摻進糧食裡充饑,
他腦海裡閃過後世嘲笑南棒子玉米芯湯的畫麵,頓覺無比諷刺,
他又叮囑道:“培養基原料要廣開思路!木屑、棉籽殼、甘蔗渣都試試!必須找到穩定、易得、不與人爭糧的來源!”
交代完蘑菇的事,黨建國全身心紮進了汽油助力車的研發。
兩個星期,在廢寢忘食的攻關下,第一代樣車誕生了!
基於28大杠改造,發動機固定在斜梁下方,一根細細的傳動軸連接後輪,一個小巧的油箱掛在橫梁上,手把上加裝了油門拉線和簡易離合器。
樣子有點土,但力量十足!
黨建國迫不及待地跨上這匹“鐵驢”,一蹬一鬆離合,“突突突”伴隨著二衝程發動機特有的、略帶暴躁的“乓乓”聲和一股淡淡的藍煙,車子猛地向前一竄!
他穩住車把,在廠區的空地上興奮地轉了幾圈。時速輕鬆達到25公裡!以後回家,半小時就能飆到!
劉飛也好奇地試騎了一圈,下來後讚不絕口:
“嘿!這玩意兒好!比吉普車方便多了!穿衚衕鑽小巷,靈巧!”
接下來的工作就是標準化、圖紙固化。
劉飛再次展現了“政委”的強大執行力,利用現有供應鏈和渠道,迅速找齊了所有零件供應商。
毛大姐更是展現出對“賺錢項目”的超凡熱情,零件一到,就催著劉飛安排人手組裝。
她親自跑供銷社,軟磨硬泡爭取到了最好的展示位。
黨建國騎著“鐵驢”上下班,早成了東城區一景。
所到之處,回頭率爆表,甚至有人專門在衚衕口蹲守看稀奇。
當毛大姐主導的400台量產版“飛鴿永久牌””擺上供銷社櫃檯時,所有人都覺得毛大姐瘋了——
這價錢快頂兩輛自行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