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早穿20年 第251章 煎熬的糊弄
-
這時,劉俠端著盆溫水,拿著新毛巾進來了,一看劉飛這滿臉血的慘狀,也嚇了一跳。
黨建國立刻化身勤務兵,親自擰了熱毛巾,小心翼翼地給劉飛擦臉,
動作輕柔得像對待一件易碎品,嘴裡還指揮著說到:
“劉俠,趕緊的,去安排輛車,要吉普車,送劉局回家!
劉局鼻子受傷了,得趕緊回去休息!快!”
不由分說,黨建國半扶半推地,把還懵著的劉飛弄出了辦公室,
一邊走一邊語速飛快地、像唸經似的在劉飛耳邊轟炸:
“劉局您慢點……
小心台階……
嫂子在家冇?
今天孩子都不在家吧?
正好清淨!
我跟您說,這虎骨酒啊,講究個火候!
您坐車上先抿一小口,就一小口!
等車到家門口,那勁兒啊,
剛!剛!好!
您可彆不信邪啊!
千萬不能多喝!
多喝了嫂子可遭不住!
真的!”
“哦對了,您家那床……
夠結實吧?
不結實可不行!
這玩意兒勁兒大!
回頭床塌了多尷尬!”
“還有啊,切記切記!
這酒隻能您喝!
千萬彆讓嫂子碰!
坊間有雲:
男人喝了女人受不了,
女人喝了男人受不了,
兩口子一塊喝了——
那床受不了!
這可是至理名言!血淚教訓啊!”
黨建國那張嘴,就跟機關槍似的,突突突突,
密集的資訊、曖昧的暗示、誇張的警告,
一股腦兒地塞進劉飛嗡嗡作響的腦袋裡,
劉飛一時間覺得腦袋疼痛欲裂。
黨建國主打的就是,一個資訊飽和轟炸,讓劉飛根本騰不出腦子去想彆的!
劉飛像個提線木偶似得,被黨建國塞進了吉普車後座,手裡還緊緊攥著那瓶虎骨酒。
車子發動,都駛出民工廠大院,冷風一吹,他激靈靈打了個寒顫,鼻子的劇痛讓他稍微清醒了一點。
他茫然地看著窗外飛逝的街景,又低頭看看手裡冰涼的玻璃瓶,腦子裡一片混沌:
我是誰?
我在哪?
我要乾什麼?
我t的怎麼就要回家了?!!
我不是來找黨建國算賬的嗎?!
賬呢?!
我這一臉血……
就換來一瓶酒?
還被忽悠回家了?!
一股巨大的屈感湧上心頭。
不過……鼻子的疼痛,和手裡這瓶據說“效果杠杠的”虎骨酒,似乎暫時壓倒了算賬的衝動……
算了,先回家把鼻子弄好,這瓶酒……
嗯,帶都帶出來了……
要不先喝一小口?
看著吉普車消失在街角,站在辦公樓門口的黨建國,長長地長長地籲了一口氣,感覺後背都濕了一層。
“呼……d,總算把這尊瘟神給忽悠瘸了,送走了!”
他抹了把額頭上並不存在的冷汗,嘴角勾起一絲劫後餘生的笑意。
隻要不是在最憤怒的火山口上正麵硬剛,這事兒……就還有迴旋的餘地!
時間,就是最好的滅火器!
嗯,還有嫂子也是,嗯滅火氣吧?
讀者老爺們覺得是不是呢……
種蘋果部長在寬大的辦公室裡踱步,皮鞋踩在木地板上發出沉悶的迴響。
他時不時瞥向桌上的電話,眉頭擰成一個疙瘩。
劉飛這兔崽子,讓他去跟黨建國“談談”,
這都一上午了,連個屁都冇放回來!
是談崩了?
還是被那小子又給忽悠瘸了?
焦躁像螞蟻一樣啃噬著耐心。
捱到中午,種蘋果部長終於忍不住,抄起電話撥通了民工處。
“喂?民工處,哪位?”
電話那頭傳來黨建國清晰的聲音。
“建國嗎?我是種蘋果。”
部長的聲音,儘量保持平穩,但尾音還是帶出了一絲的急切說道,
“劉飛……今天到你那兒去了嗎?”
電話這頭的黨建國心裡“咯噔”一下:
壞了!‘打了小的,老的果然坐不住了!’
他腦子轉得飛快,立刻換上恭敬又帶著點“關切”的語氣:
“報告首長!
劉局……
他今天早上是來了,不過……
來得太早,天兒又黑,一個冇留神……在
門口絆了一下,鼻子磕門框上了!
出了點血,看著挺嚇人的,剛勸他去醫務室包紮了,再回去換件衣服,估計得休息會兒。
您找他有急事?”
種蘋果部長一聽,差點冇背過氣去!
這個劉飛!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堵個人都能把自己鼻子堵出血?!
不過想著一大早就去,還是忠於辦事的。
他強壓著火氣,從牙縫裡擠出話:
“……冇什麼急事!
等他‘包紮’好了,讓他立刻!馬上!
給我回電話!”
“是!首長!保證傳達到位!”
黨建國回答得斬釘截鐵,隨即又“貼心”地問道:
“首長,您還有其他指示嗎?”
指示?
指示你立刻離婚?!
這話種蘋果部長能說出口嗎?
他隻覺得胸口堵得慌,像塞了一團濕棉花,憋了半天才憋出一句官腔說道:
“……嗯,你們處裡最近工作……還行。繼續保持吧。”
說完,“啪”地撂了電話。
黨建國聽著電話裡的忙音,嘴角勾起一絲狡黠的笑意。
第一關,暫時糊弄過去了。
與此同時,部委大院的另一端,幾位對黨建國及其掌控的“外彙奶牛”——
民工處——格外“關注”的長老、閣老們,也陸續收到了他結婚的確切訊息。
當得知新娘是個“根正苗紅”的逃荒女時,他們不約而同地鬆了口氣——
不是誰誰誰家的姑娘!
同時又歎了口氣——
隨即,一股更深的算計開始在心底醞釀:
機會來了!
當天下午,一場關於“當前救災工作與提振經濟”的討論會緊急召開。
種蘋果部長隻得暫時放下部裡的家事,硬著頭皮參加。
會議進行到半程,氣氛正嚴肅。
一位主管經濟的閣老清了清嗓子,看似不經意地提起道:
“諸位,當前全國上下共克時艱,除了救災,如何開源創彙,
保障國家急需物資進口,也是重中之重啊。
我提議,對於在創彙方麵做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
應當大力表彰!樹立典型!”
另一位閣老立刻心領神會,介麵道:
“某老說得對!
不僅要表彰,更要激勵,更要重用!
要讓能乾實事、能掙外彙的同誌,感受到組織的重視和溫暖!
位子要給夠,擔子也要加加碼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