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早穿20年 第254章 升級了
-
劉飛腦子被酒精,和這連環炮似的“道理”,攪得有點糊塗,努力抓住最後一絲清醒,結結巴巴的說到:
“誰……誰說你有罪了?
是說……程式!
不合程式!”
黨建國不容他細想,又碰杯,劉飛機械地跟著喝,黨建國說到:
“程式?好!
我問你,我媳婦李春花,年齡夠不夠?
出身成分好不好?
符不符合國家規定的結婚條件?”
劉飛想到“紅嫂後人”,都t紅的發紫,我能說不符合嗎?
隻能悶悶地點頭說到:
“……符合!”
劉飛剛想說“但是”,黨建國的缸子又碰了過來,兩人喝了一大口酒,黨建國說到:
“飛哥,以你對我的瞭解,以咱們兄弟的情分,
如果事先告訴你,你會反對我娶她嗎?
會不給我簽字蓋章嗎?”
劉飛想到張喜妹確實常催他給黨建國找對象,醉眼朦朧地搖頭道:
“……不會。
你嫂子……還總催我呢……”
“那就結了!”
黨建國聲音陡然拔高,彷彿撥雲見日,做了最終總結陳詞,
再一次重重碰杯,此時的劉飛徹底放棄抵抗,跟著乾了,黨建國高聲說到:
“你看!
我年齡符合!
媳婦條件符合!
你作為老大哥和主管領導,內心支援!
程式上你最終也會簽字!
我們結婚冇大操大辦,勤儉節約!
還幫國家解決了一個困難戶!
這從頭到尾,有哪一點錯了?
飛哥你說說!”
劉飛被這一連串邏輯嚴密(好像是的)、
情感充沛(確實是的)、
政治正確(哪個說不正確)的“事實”砸得暈頭轉向,
酒精徹底主宰了大腦,隻覺得黨建國說得太他媽有道理了!
他暈乎乎地點頭,舌頭打結的說到:
“……冇……冇錯!
是……是這麼個理兒!”
黨建國圖窮匕見,露出“憨厚”笑容,說到:
“那……飛哥,你看兄弟我這新婚大喜,你這當哥哥的,是不是該表示表示?
鼓勵鼓勵?
比如……隨個份子?”
說著,黨建國又作勢要倒酒碰杯。
劉飛已經喝大了,一聽“份子”,豪氣頓生,醉醺醺地大手一揮說道:
“應……應該的!”
說完劉飛摸索著從幾個口袋裡掏出一把皺巴巴的毛票、分票,甚至還有幾張珍貴的全國糧票、糖票,一股腦兒拍在黨建國手裡說道:
“拿著!弟……弟弟結婚!
哥哥……高興!這……這都是給你的!賀禮!”
黨建國看著手裡這堆零碎,哭笑不得,趕緊整理好,又塞回劉飛的上衣口袋:
“飛哥!你醉了!這錢你留著給衛華買糖!
咱們吃點菜,壓壓酒!”
他真怕劉飛把家裡的買菜錢都掏出來。
劉飛還想推拒,舌頭已經不利索,嘟囔道:
“誰……誰醉了
我……我冇醉!
來……繼續喝……”
黨建國見火候已到,立刻收兵。
他攙扶起爛醉如泥的劉飛,招呼門外的劉俠進來幫忙。
兩人合力,像抬麻袋似的把劉飛架下樓,塞進了他那輛等候的吉普車後座。
黨建國對司機嚴肅叮囑道:
“同誌,務必安全把劉局送到家!
扶上床!
首長明天還有重要工作找他,今晚一定要休息好!明白嗎?”
司機連忙點頭,發動車子離去。
看著吉普車的尾燈消失在夜幕中,
黨建國徹底地鬆了一口氣,感覺後背的襯衫都被冷汗浸透了。
這事兒在劉飛這,總算有驚無險地糊弄過去了!
一直跟在旁邊的劉俠,看著自家領導“千杯不醉”的風采,眼神充滿了崇拜。
黨建國瞥見劉俠的眼神,心裡暗笑:傻小子,哪是我能喝?
那兩瓶“茅台”和“汾酒”是真貨,還摻著喝,不暈乎纔怪。
至於蓮花白一兩做引子,剩下九兩全是蜂蜜水!
他揉了揉有些發僵的臉,對劉俠吩咐道:
“去,找倆乾淨飯盒來。
桌上這些菜,豬雜砂鍋、炸薯條、炒黃豆,都給我打包好!
一點彆浪費!
這可都是花了錢買的!
帶回去給你嫂子嚐嚐鮮!”
劉俠動作麻利,很快打包完畢,連辦公室都收拾得乾乾淨淨。
黨建國滿意地點點頭,拍拍他肩膀說道:
“乾得不錯!
回頭有你的好處!”
說完,拎著沉甸甸的飯盒包,哼著小曲,騎著助力動車回家了。
嗯,千萬不要學,這是酒駕
就在種蘋果部長為黨建國的事情,和部內升格壓力焦頭爛額之際,
那份由長老、閣老們力推的《關於表彰創彙先進並激勵相關單位與個人的方案》,已悄然呈送至首席長老和二長老的案頭。
二長老仔細審閱著檔案,眉頭時而舒展時而微蹙。
當前,國家剛剛確立了“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百業待興,外彙更是維繫國脈的命根子。
檔案中提出的“樹立典型、提拔重用創彙能人”的思路,與他力主的經濟策略不謀而合。
尤其在外貿領域,他正大力推動一項極具創新性的《以進養出試行辦法》,即“進口—加工—出口”循環模式:
利用有限的寶貴外彙,進口急需的原料或半成品,在國內進行加工、裝配(即“來料加工、來樣製作、來件裝配”),再將成品出口換取更多外彙。
這種“兩頭在外”的模式,旨在形成“進口保民生,加工換外彙”的良性閉環,是打破封鎖、積累家底的妙招。
“思路是對的。”
二長老想著,就在在檔案上簽下“同意”二字,筆鋒沉穩有力:
“非常時期,就是要不拘一格,讓能乾事、乾成事的人站到前台,擔起更重的擔子!創彙,就是最大的政治!”
這份方案一旦推行,像民工處(即將升格)這樣的創彙主力,其地位和掌控者的分量,將水漲船高。
檔案旋即送至首席長老處。
首席長老的目光深邃如淵,他看到的不僅是眼前的經濟激勵,更是長遠的戰略佈局。
國際風雲詭譎,冷戰陰雲密佈,必須未雨綢繆。
當他的目光掃過方案中附帶的擬提拔名單,看到“黨建國”三個字時,一個更大膽的構想在他腦海中迅速成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