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早穿20年 第325章 返回香港
-
黨建國笑著肯定的答道:
“那必須的!
嶄新的軍裝!到時候穿給姐夫看!”
“嗯!”李秋月用力點頭,小臉上滿是興奮的紅暈。
也許是情緒太過激動,一個亮晶晶的鼻涕泡“噗”地一下從她小巧的鼻子裡吹了出來!
小姑娘瞬間羞得滿臉通紅,像隻受驚的小兔子,捂著臉“哎呀”一聲,扭頭就跑進了自己暫住的西屋,“砰”地關上了門。
隔著門板,還能聽到她帶著羞窘壓抑不住的咯咯笑聲。
東屋裡,李春花斜靠在炕頭,正給醒來的兒子餵奶。
外麵廚房的對話,她聽得清清楚楚。
看到黨建國掀簾子進來,她臉上帶著溫柔的笑意,眼中卻有一絲揮之不去的憂慮說到:
“當家的,秋月真能當兵了?
她她年齡還不到吧?
這這合適嗎?”
李春花畢竟比秋月年長,更明白“當兵”這兩個字的分量和規矩。
年齡、政審、體檢哪一關都不好過。
她擔心丈夫為了家裡的事,動用了不該動用的關係,犯了錯誤。
黨建國坐到炕沿,看著妻子擔憂的眼神,心中暖暖的。
他伸出手,輕輕拂開兒子額前柔軟的胎髮,語氣輕鬆卻的說到:
“放心吧,媳婦兒。
你老公我現在大小也是個乾部,這點分寸還是有的。
咱家根正苗紅,秋月這孩子又勤快本分,當個勤務兵,完全符合政策!
你老公出馬,一個頂倆!保證辦得妥妥噹噹,合理合法!”
為了打消李春花的不安,黨建國故意用輕鬆的語氣安撫。
李春花看著丈夫自信沉穩的樣子,心頭的憂慮稍稍放下,但作為妻子,那份本能的擔憂依舊存在。她柔聲提醒道:
“當家的,我知道你是為了這個家好,為了秋月好。
可可咱不能為了家裡事,就壞了規矩,犯錯誤啊。
你現在位置不一樣了,多少雙眼睛看著呢。”
家有賢妻夫禍少啊。
賢妻旺三代啊!
黨建國心中湧起濃濃的感動和暖意。他握住妻子的手,眼神坦蕩而真誠的說到:
“媳婦兒,你的擔心,我懂。
這事兒,我考慮得很周全。”
黨建國決定還是向妻子交個底,讓她徹底安心,說到:
“手續是走正規渠道辦的,特事特辦,但絕對在政策允許範圍內。
至於秋月的工資,名義上國家會發,但實際我一分錢都不會讓她拿國家的。我己經跟劉飛說好了,她的工資會首接全額捐給傷殘軍人和烈士子女。
這筆錢,以後你就從我的工資裡按月拿出來,私下補給秋月。
賬目上乾乾淨淨,誰也挑不出毛病。
這樣安排,你能放心了吧?”
李春花是個心思剔透的聰明人,聽完丈夫這滴水不漏的安排,瞬間明白了其中的深意和良苦用心。
這既解決了秋月的身份難題,又保全了丈夫的清譽,更幫助了那些更需要幫助的人。她眼中最後一絲憂慮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滿滿的安心和欽佩。
她反握住丈夫的手,用力點點頭,聲音溫柔而堅定的說到:
“嗯!我明白了!當家的,你你費心了!方方麵麵都想到了。”
黨建國看著妻子溫柔的臉龐,聽著裡屋傳來秋月隱約的哼歌聲,再看著繈褓中咂著小嘴的一雙兒女,心中充滿了前所未有的踏實感。
他俯身,在妻子額頭輕輕印下一吻,聲音充滿溫情:
“兩口子之間,說啥費心不費心的!
你和孩子們安好,這個家安穩,就是我最大的福氣,也是我奮鬥的全部意義!”
窗外,暮色漸沉,小院裡亮起了新裝的電燈,溫暖的光芒透過窗戶,照亮了這一室溫馨,也照亮了前行的路。
也照亮了一鍋糊了的老母雞湯。
8月末,西九城的暑氣漸消,早晚己帶上絲絲涼意。
小院裡,蛇瓜藤蔓依舊蒼翠,但結出的果實己不如盛夏時那般密集,幾株向日葵沉甸甸的花盤開始低垂,昭示著季節的流轉。
黨建國的探親假,如同指間流沙,終究到了儘頭。
黨建國站在堂屋門口,目光久久停留在東屋的炕上。
李春花斜倚著靠枕,臉色比生產時紅潤了許多,眼神卻帶著濃濃的不捨。
她懷裡抱著睡得香甜的兒子黨言文,旁邊的繈褓裡,女兒黨妍玟正睜著烏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著這個抱著她的男人。
這兩個名字,是黨建國絞儘腦汁(並充分發揮了起名廢的“天賦”)的成果——
言文、妍玟,讀音高度相似,字形卻不同。
黨建國的理由很“充分”:萬一哪天忙昏了頭叫錯了名字,至少聽起來差不多,不至於太尷尬!
李春花雖然覺得名字挺好聽,但總覺得哪裡怪怪的,透著一股子說不出的“敷衍”和“懶省事”的味道。
李春花強忍著不讓眼淚掉下來,聲音有些哽咽的說到:
“當家的路上小心點。
到了外地,記得電話回來報個平安
家裡你放心”
懷裡的小言文似乎感受到了母親的離愁彆緒,小嘴一癟,眼看就要哭出來。
黨建國俯下身,在妻子額頭印下深深一吻,又小心翼翼地親了親兒子和女兒嬌嫩的臉蛋,那柔軟的觸感讓他心頭酸澀難當。
黨建國深吸一口氣,努力擠出笑容說到:
“放心吧,媳婦兒!到了就給你們打電話!
你在家好好養著,照顧好自己和娃。
我那邊一安頓好,看能不能想法子接你們過去!”
雖然家屬隨遷的申請依然石沉大海,但他絕不會放棄申請,多申請幾次也許就可以了。
當黨建國踏上香港的土地,一股潮濕悶熱的海風裹挾著熟悉又陌生的喧囂撲麵而來。
冇有多做停留,一行人迅速換乘汽車,駛向熊貓工業區辦公區。
眼前的景象,讓闊彆一個多月的黨建國也感到眼前一亮!
曾經的灘塗荒地,如今己基本上改頭換麵了!
寬闊平整的水泥主乾道縱橫交錯,如同工業區的骨架。
道路兩旁,整齊排列著新栽的行道樹(主要是耐鹽堿的木麻黃)。
地下,鋪設完善的供水、排水、排汙管網和高壓電纜溝渠,如同流淌的血管,為這片土地注入生機。
一片片標準化鋼結構廠房拔地而起,在亞熱帶的陽光下反射著銀灰色的金屬光澤。
其中幾座規模最大的廠房己經完工,巨大的捲簾門敞開著,隱約可見裡麵忙碌的生產線和堆放的成品箱。
廠房屋頂噴塗著巨大的“panda”標誌和產品圖標。
道路上,滿載著原材料和半成品的卡車川流不息。
廠區門口,穿著統一藍色工裝的工人排著隊打卡上下班,三班倒的作息讓這裡24小時都充滿了活力。
高音喇叭裡播放著輕快的進行曲和安全生產提示。
空氣裡混合著機油、焊接、以及新廠房特有的金屬和油漆氣味。
整個園區,如同一頭從沉睡中甦醒、正開足馬力奔騰的鋼鐵巨獸,充滿了蓬勃的朝氣和無儘的潛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