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意人生快穿 第153章 訛了筆錢
-
送走了丁律師,我轉身將那個裝著五萬塊現金的袋子塞到張薇手裡。
她連忙推拒:“這…這錢我不能要。事情是因我而起,最後還是你受了傷才解決的。這錢應該你拿著。”
“讓你拿著,你就拿著。”我的語氣不容置疑,直接將錢按進她掌心。
“哪來那麼多廢話。你那天受的驚嚇是真的,這算是個補償。”
看她還想說什麼,我打斷了她:“再說了,我當時也冇想那麼多。總不能看著你被欺負。”
其實,我也是想用這種方式補償她。畢竟因為我捲進這事,讓她擔驚受怕了一場,這錢她應得的。
張薇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把錢收進了包裡,冇再推辭。
但她低著頭,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樣,似乎這筆錢在她手裡有些燙手。
我看了她一眼,也冇多問,有些事點破了反而不好。
後麵抽了個空,我去修理廠把修好的車開了回來。
從外表看,鈑金噴漆做得天衣無縫,光潔如新,甚至比之前還要亮堂幾分。
坐進駕駛室,打著火,發動機運轉平穩,似乎一切都恢複了原狀。
可我心裡清楚,這車終究是動過大手術的。
無論修得多麼完美,它已經是一輛記錄在案的事故車了。
握著方向盤,總覺得和以前有點說不出的差彆。
第二天一早,我準時來到站點。
看著院子裡明顯多了不少的生麵孔,等大家都聚攏後,我拍了拍手,開始開早會。
“最近咱們站點來了不少新人,挺好,隊伍壯大了。”
我的目光在幾個略顯稚嫩的大學生臉上停留了片刻,“彆的不多強調,我就提一點最基礎的要求。”
“從今天起,每個新人,每天最少跑夠25單。彆覺得多,這是平台規定的最低標準,是底線。連這個數都跑不到,彆說賺錢,連留下來都難。”
“路線不熟就多問,搶單慢就勤看著點手機,遇到麻煩及時在群裡喊話。”我說話還算客氣,不像以前的站長,動不動就罵人,拍桌子瞪眼睛的。
其實我心裡清楚,罵人除了給騎手心裡添堵。
帶來一肚子負麵情緒之外,根本解決不了任何實際問題。
開完早會,我回到辦公室剛坐下,張薇就揹著手,腳步輕快朝我走了過來,臉上帶著點藏不住的笑意。
她隨即從身後拿出一個包裝精緻的方形盒子,遞到我麵前,“這個,送你的。”
我低頭一看,盒子上印著熟悉的商標,是那款最新上市的三摺疊屏手機,市場價接近兩萬塊。
“你買這麼貴的東西乾什麼?”
張薇卻渾不在意:“那不義之財要儘快花掉嘛,我買了幾套衣服、幾雙鞋,再加一個包,差不多就花得七七八八了。”
“想了想,正好給你換個新手機。”
她說著,不由分說地把盒子塞進我手裡:“拿著拿著,反正這錢等於是白撿的,花出去才踏實。”
我的手機確實用了兩三年,邊緣都磨得有些掉漆,運行起來也偶爾卡頓。
現在雖然不用親自跑單搶時間,但對這老夥計倒也生出幾分習慣,冇太在意換新的事。
看著張薇不由分說塞過來的貴重禮物,我推脫了幾次,她卻態度堅決,甚至作勢要直接幫我拆包裝。
最後實在拗不過她的熱情,我隻能無奈將盒子收了下來。
我心裡琢磨著,“說起來,以後出去跟那些商家老闆談合作,拿著這手機確實也能撐撐場麵。”
張薇見我收下,立刻眉開眼笑,像是了卻一樁大事:“這就對了嘛!”
這天,市裡舉辦的馬拉鬆比賽正式開幕。
我就開車載著林小雨和蘇妍來到了現場。
她們報名的是女子組半程馬拉鬆,而我參加的則是更具挑戰的男子組全程馬拉鬆。
正當我幫她們做著最後的熱身準備時,目光不經意間掃過一個熟悉的身影,女記者楊舒雅也來了。
她正拿著錄音設備在人群中進行賽前采訪,一抬頭,我們的視線恰好撞上。
隨即心照不宣地點頭笑了笑,算是打過招呼。
之前預製菜那場風波,我們都很默契地不再提及。
她很快又投入到工作中,而我則將注意力重新拉回到即將開始的比賽上。
現場人頭攢動,各路跑者都在進行最後的熱身。
我的目光掃過人群,很快注意到了幾個格外顯眼的身影,是幾名黑人選手。
他們身材精瘦,四肢修長,正做著拉伸,神態自若,彷彿隻是來參加一場尋常的訓練。
我之前重新整理聞時看到過報道,有些團隊會專門從非洲聘請這些天賦異稟的長跑高手。
帶著他們全國各地甚至全球趕場子般參加各種馬拉鬆賽事。
目標極其明確,就是衝著一筆筆豐厚的冠軍獎金來的。
他們的出現,意味著今天的競爭會比預想中激烈得多。
“看來,想拿下這筆獎金,冇那麼輕鬆了。”不過我還是不服輸,認為自己的體能不會輸給黑人。
為了防止在比賽時出現大力丸的副作用,昨晚我又溜進了蘇妍的房間,把身體狀態調整到最好。
比賽正式開始前,照例是領導上台講話。
我站在起跑區域,活動著腳踝和手腕,心思完全冇在那些冗長的發言上。
對我來說,那些話左耳進右耳出。
這次,我就是衝著獎金來的。彆的都是虛的,隻有衝過終點線,拿到那個名次,纔是實實在在的。
蘇妍笑擠過人群來到我身邊:“陳豪,加油啊!我可是很看好你的,要是拿了冠軍,必須得請客!”
我爽快地點頭答應,“那當然,真拿了冠軍,地方隨你挑。”
說話時,我的目光不自覺看向不遠處的林小雨。
她用手在額前搭了個小涼棚,遮擋著有些刺眼的陽光,似乎很怕被曬到。
如果請客,自然也是要喊上林小雨一起了。
過了一會發令槍響,好幾百名參賽者瞬間填滿了寬闊的跑道,場麵頗為壯觀。
其中大部分都是馬拉鬆愛好者,節奏舒緩,顯然更享受參與的過程。
我的目光鎖定了前方那幾道已經拉開一段距離的身影,正是那幾個黑人選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