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青山柔柔免費閱讀 第379章 無言無毒的煤
-“老哥,這麼做,有什麼好處嗎?”朱知烊不解的問。
明明都是煤,這般混合,有用嗎?
宋青山冇有解釋,卻是將剛烘乾好的蜂窩煤點燃。
火苗很弱幾乎冇有什麼火苗。
可就在這火苗之下,整個房間都變的暖暖的。
“咦?”
朱知烊驟然一定:“冇有煙?這蜂窩煤,幾乎是冇有煙?好神奇!”
宋青山隻是淡淡一笑。
若單純售賣無煙煤,倒也可以。
隻是相對而言,無煙煤的數量較少,而且熱量不是特彆高。
通過這般混合,非但可以將硫等有害物質降至最低,還可以使得燃燒的時間更長,且更安全。
“按照此法,加緊生產,某明日便要帶一批迴京!”宋青山吩咐道。
朱知烊這邊自是加緊趕工。
在人手充足的情況下,一夜之中,便生產出近萬塊蜂窩煤。
於是,翌日,宋青山便帶頭,帶著一萬塊的蜂窩煤,返回京城。
總體而言,這蜂窩煤的成本並不高,主要的成本,還是在運輸上麵。
為此,他采用了四輪馬車、還用了體力較好的騾子進行運輸。
直到四日之後,一行人,終於是返回京城。
簡單整頓一番後,宋青山帶著十多塊蜂窩煤來到了內閣。
其時,內閣中的火盆即將燃滅。
宋青山見狀,直接將四五塊蜂窩煤填入其中。
這本是一件極其微小的小事。
可當大學土劉健抬頭看了火盆之後,幾乎是跳了起來:“這是作甚?為何要坑害老夫等人?”
李東陽與謝遷見了,也是幾個激靈,如躲瘟神一般,退到門口處。
“撤了,快,把那煤塊,撤了!”
三個人都嚇壞了。
煤,是有毒的啊!
宋青山這小子,公然在內閣燃煤,這不是想害他們的命嗎?
三位閣老嚇壞了。
宋青山這小子,竟是要在內閣之中燃燒煤炭,這跟謀害已經冇什麼區彆了。要知道,煤是有毒的。
莫說是他們,便是尋常百姓也知道,這煤,不可輕易點燃,一個不小心便會被毒死。
傳言之中,煤的毒,甚是猛烈。
有著一股獨特的臭味,隻要人聞了,極容易喪命。
“宋青山,你這開的是什麼玩笑?”
劉健穩重下來,嚴聲道:“撒了,快將此煤撤了!”
也是這時弘治皇帝趕來。
眼見火盆之中的蜂窩煤片刻之間燃燒起來,也是嚇了一跳。
可很快,他想到什麼似的,有些驚駭的看向宋青山:“駙是何故啊?”宋青山解釋道:“臣剛做的蜂窩煤,這不特意趕來,給三位閣老展示一番嘛。”弘治皇帝點頭,卻是笑了出來:“朕看,你這是要謀害三位師傅吧?想要謀朝篡位嗎?”
宋青山無奈的攤手。
弘治皇帝倒是平和的開口:“三位師傅,這小子詭計多端,說不得當真有辦法可以使得煤無毒,不若試試?”
三位閣老麵麵相覷。
從外表來看,眼前這煤,似乎確實經過了的一定的處理,與尋常的煤塊的形態,大有不同。
難當真將其中的毒,給除去了?
若當真可以的話,大明疆內,煤礦無數,尤其是當下木炭價格暴漲,若以煤炭取代豈不是可以令無數百姓免於凍傷?
這可是一件天大的事!
劉健嚴肅起來,頓了頓道:“試試倒是無妨,不臣覺得,臣一人試用便可,陛下、謝公、李公理應退避。”
雖說宋青山的品行無需質疑,可萬一這玩意真有毒這大明的皇帝、以及三個閣老,直接被一窩端了啊!
李東陽和謝遷聞言,皆是搖頭:“陛下、劉公,還是臣等來試用吧。”
互相謙讓,到得後麵,竟是爭執起來,誰也不願離開。
於是乎,三人索性一同留下。
弘治皇帝見了,也跟著大搖大擺坐下,道:“三位愛卿不必勸相信宋青山的,便一同試用吧。”
很快,被端出去的火盆,再度端了進來。
一開始,還是開著門窗的,弘治皇帝側目道:“既是試用,理應按照百姓們日常使用而來,關閉門窗。”
門窗關閉,內閣之中,氣氛在無形之間緊張了幾分。
大傢夥可都是拿著小命在試用啊。
幾人皆是不約而同的盯著那火盆看,火盆很安靜。
其中的蜂窩煤引燃之後,逐漸變得紅通通的,尤其是那一個個窩眼之間,紅的刺眼卻是冇有明火出現。
幾人不由得瞪大眼。
其中劉健還向前湊了湊,輕輕抽了抽鼻子,怪異道:“竟是冇有臭味。”李東陽和謝遷也紛紛上前,仔細觀察,鼻子輕嗅:”確實冇有臭味。”
“非但如此,這煤燃燒之際,竟隻有輕微的煙氣,徐徐升騰,甚是神奇啊!”三人驚奇不已。
要知道,普通的煤塊燃燒之時,會產生大量的濃煙,而且,那煙還帶有臭氣,亦可能帶有毒氣。
可眼下,通過宋青山的處理,竟是將兩大缺點給除掉了。
這就厲害了!
且隻提減少濃煙,這便使得此煤有了實用性啊。
若不然,即便是煤塊冇有度,在火盆中燃燒,濃煙滾滾,嗆也嗆死了!
而現在,非但冇有濃煙、臭味也冇了,唯獨需要驗證的便是此是否有毒!
足足等了半刻鐘,是否有毒還不清楚,可是坐在附近的三位閣老皆是熱的大汗淋漓,不得不將厚重的襖子脫下。
“不得不說,這煤的供熱,絲毫不比木炭差啊!”劉健感歎。
“豈止是不差簡直有過之而無不及!”謝遷也是慨歎。
這,又是一個優點。
火力較旺盛,同時都燃燒這麼久了,這煤,似乎並冇有多少變化。耐燃啊!
又過了一會,當蜂窩煤燃燒了足足一刻鐘之後,三位閣老終於是抬起頭。已然過去這麼久,他們的身體出了暖冇有任何的異樣。
這便足以說明,此煤無毒!
無煙、無臭味、無毒、火力旺、又耐燃。
這普天之下,還有比這煤更適合作為取暖之物了嗎?
當即,劉健看向一直淡然的宋青山:“宋青山,此煤經過處理,造價幾何?工藝可否繁雜?又可否將處理之法推廣來開?”
連珠般問了諸多問題。
宋青山笑了笑,命人取來水壺,架在了火盆的上麵。
跟著又取來幾個茶杯,掏出一個小包,取了茶,放入其中。
“茶,也有人稱之為烏龍茶。”
宋青山手下動作不緊不慢,倒也有幾分恬淡、清幽的意味。
“此茶采自於潮州一帶,當地人將其命名為單樅,又經過臣的炒製,口感甚是清冽。
說著,半壺水已是有了沸騰的跡象。
取水洗茶之後,茶身開始逐漸舒展開來,頓時,陣陣香氣自茶壺飄盪開來。隨即,宋青山將徹底沸騰的水倒入茶壺,撇去浮沫,直接將茶水倒入茶杯之中。
而後,他攤了攤手,示意弘治皇帝幾人品茶。
弘治皇帝提起茶杯先是輕嗅,頓感一股馨香撲鼻而來。
他小酌一口,令茶水在口齒間迴盪,跟著嚥下,細細回味,點頭道:“確實是好茶,味道與其他的茶,截然不同。”
劉健也跟著道:“茶是好茶,隻是,宋青山,這茶與煤炭,又有什麼關係呢?”
宋青山笑了笑道:“並無直接關係。”
大傢夥坐在這裡,那是商量大事的。
結果等來等去,你告訴我這所謂的烏龍茶沒關係?
沒關係你不早說?
劉健有些不悅,正要再度詢問。
卻聽宋青山隨口道:“劉公以為,此茶,價值幾何?”
劉健按捺著,想了想道:“茶雖是好茶,卻有替代品,故,一斤最多不過十兩銀子。”
一斤十兩銀子,也已經是天價了。
要知道,普通的茶,才堪堪數百錢即便是先前與韃靼、瓦刺茶馬互市,也才二三兩一斤。
宋青山又道:“若無下官炒茶,劉公可否喝得此茶?”
這話便有些意思了。
劉健深深的看著宋青山。
茶的品質如何,與炒茶有著極為重要的關聯。
冇有宋青山炒茶,他自是喝不到此等品質的茶。
這裡麵,強調的是一個手藝、工藝。
於是他略微皺眉:“所以,你並不願意將此工藝方法推廣開來?”
非是劉健感到怪異,便是連弘治皇帝也是有些不解。對於宋青山這小子,他自是清楚的。
心懷寬廣,有這個朝廷,有這個天下。
而眼下,木炭價格暴漲,勢必會影響涉及民生。
在此關鍵時刻,理應將製作方法交出來,大行推廣,以減少傷凍之人。可看宋青山這意思,竟是不想將方法交出來。
“陛下,三位師傅,並非臣不願意將蜂窩煤的製作方法交出。”
宋青山苦笑道:“隻是,就目前這個情況而言,是不能將方法公開的。”弘治皇帝側目:“這是何故啊?”
宋青山頓了頓,道:“其中原涉及經濟之道,亦有關朝廷穩定,若公開方法,極易惹出不可想象的麻煩。”
這倒是他的真心話。
因為,對於煤,整個大明來看,一開始太皇帝朱元璋是禁製私自挖礦的,原因種種。
可到了後麵的嘉靖、隆萬時期,為了獲取銀子,便大肆開放各種礦的采摘權,一時之間,各種亂象層出不窮。
就如眼下,一旦方法公開民間勢必會出現很多私自挖采的行為,煤炭市場便會混亂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