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宋朝的脊梁 > 第17章 端午忌(一)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宋朝的脊梁 第17章 端午忌(一)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陳太初神色坦然,毫不猶豫地拒絕了李師師的邀請,隨後轉身,邁著沉穩的步伐徑直走出聚仙樓。書童墨染見此,趕忙緊緊跟上。

留下何栗等一眾舉子呆立在酒樓,他們的眼神中滿是難以置信。眾人麵麵相覷,心裡不約而同地冒出一個想法:“這個家夥難道有斷袖之癖?”一想到這兒,大家不禁身體猛地一激靈,彷彿見到了什麼極其可怕的事情。

回到太學後,這件事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在太學裡口口相傳,說陳元晦有斷袖之癖。陳太初聽聞這傳言後,不禁苦笑不已。他實在未曾料到,僅僅是一次拒絕李師師邀請的舉動,竟引發如此荒誕的傳言,看來自己原本還算平靜的私生活,這下也得被迫抖摟給眾人知曉了。

其實這件事陳太初想的太簡單了,如果是一般的歌姬,拒絕一下也算是你陳太初有“坐懷不亂”的君子氣度,但李師師是誰啊!那是皇宮那位都想一親芳澤的人物,你給拒絕,那肯定是你有問題。

翌日五月初五寅時三刻,金明池畔已然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禁軍的紅旗如林般插滿了柳堤,在晨風中獵獵作響。

黃門宦官們身著華服,捧著鎏金銅盆,將雄黃粉紛紛揚揚地灑入池中。

一時間,水霧蒸騰,在陽光的折射下,騰起道道絢麗的虹霓,彷彿給金明池披上了一層夢幻的紗衣。

瓊林苑之內也是聚滿了舉子與百姓,隻有在苑沒最最靠近金明池的一座樓台上麵,空空如也,樓下還有禁軍把守!想必是重要人物在此。

陳太初在此樓的南麵一處樓台,觀望金明池裡的嬉戲,旁邊的一眾同年都離陳太初遠遠的,好像有傳染病一樣。

陳太初正站在熱鬨的競渡場邊,與一眾同年交談著。此時,趙明誠夫婦攜手向他走來,身後還帶著一位小娘子。這小娘子身材婀娜,臉蛋清秀,雖稱不上傾國傾城,卻渾身透著大家閨秀的溫婉氣質。

趙明誠滿臉笑意,幾步走到陳太初身邊,說道:“元晦,我就知道你肯定在這。我家在那廂間有個雅間,環境清幽,不如我們去那觀賞這競渡如何?”

陳太初一愣,抬眼看到來人是趙明誠與李清照,心中想著在這嘈雜的場邊觀看,倒不如去包間裡更為舒適愜意,便點頭應下。

陳太初轉身,對著一眾同年打聲招呼。然而,一眾同年此刻卻猶如見到猛獸一般,紛紛擺手抱拳,連聲道:“元晦自去便是!”那慌張的模樣,彷彿陳太初身上帶著什麼可怕的東西。陳太初見狀,無奈地搖搖頭,心中暗自苦笑,隨後跟著趙明誠夫婦離去。

進入雅間,屋內佈置得典雅精緻,窗明幾淨,透過窗戶便能將競渡的場景儘收眼底。李清照輕輕拉過那妙齡女子,低聲與她耳語了幾句。那女子聽聞後,不禁拿眼偷偷瞟向陳太初,眼神中帶著幾分羞澀與好奇,而後又湊近李清照,與她繼續低聲耳語,似乎在談論著什麼重要的事情。

趙明誠笑著看向陳太初,伸手示意身旁的女子,介紹道:“元晦,這個就是在下前天給你提的同族妹子趙明玉。”又轉頭對著趙明玉說:“妹子,這位便是陳太初陳公子。”

“你倆認識一下吧!”

陳太初一聽,心中頓時一陣無語,暗自腹誹:“我去,後世自己因到結婚年紀,沒有及時結婚,每天都被父母催促,相親物件是安排了一個又一個。本以為穿越到宋朝能躲開這茬,沒想到這都穿越了,還來這一出!”

無奈之下,陳太初不禁一聲歎息。他心中明白,人生大事,出生、結婚、死亡,每個環節老祖宗都似乎給安排得明明白白的,無論哪朝哪代,都難以落俗。

趙明玉微微頷首,臉頰泛起一抹紅暈,輕聲說道:“陳公子,久仰。”聲音清脆如黃鶯出穀。

陳太初趕忙拱手回禮,說道:“趙姑娘客氣了,幸會。”

李清照在一旁看著兩人,臉上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說道:“元晦啊,明玉妹子不僅知書達理,才情也頗為出眾,你二人可得好好聊聊。”

陳太初心中有些尷尬,但又不好推脫,隻得應道:“是,李姑娘費心了。”

忽聽得三聲霹靂炮響,如晴天霹靂般震撼人心。緊接著,二十四條龍舟如蛟龍出海般破霧而出。舟頭的赤膊漢子們個個肌肉賁張,掄槳如飛,他們青筋暴起的手臂上,皆用硃砂畫著螭龍紋,彷彿賦予了他們無窮的力量。

“西軍必勝!”觀禮台上,一位紅袍武將情緒激昂,振臂高呼。

然而,他身側的文官卻隻是撚著艾草,冷笑一聲:“童樞密使的虎翼軍若輸給殿前司,怕是要拿雄黃酒洗眼!”

話剛說完,龍舟上的鼓手像是受到了某種刺激,突然掄起丈二鼓槌,朝著包鐵鼓麵狠狠砸去。“咚!”的一聲巨響,聲浪如洶湧的波濤,震得池邊艾草簾子簌簌落灰,也讓在場眾人的心頭為之一顫。

此時,窗外傳來陣陣喧鬨聲,卯時三刻已到,競渡正式開始。眾人的注意力一下被吸引過去,紛紛湊近窗邊觀看。

雅間外,湛藍的天空中,幾朵白雲悠悠飄蕩,陽光灑在江麵上,波光粼粼,彷彿無數細碎的金子在跳躍。

寬闊的江麵上,數十條競渡龍舟如蛟龍出海,在江水中飛馳。兩岸觀者如潮,彩旗獵獵作響,人群的歡呼聲、呐喊聲交織在一起,彷彿要衝破雲霄。

童貫的西軍競渡隊格外引人注目。隊員們身著統一的黑色勁裝,上麵繡著金色的蛟龍圖案,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他們的動作整齊劃一,力量感十足,船槳入水的聲音如同戰鼓擂動,氣勢非凡。那整齊的劃槳動作,濺起的層層水花在陽光映照下閃爍著晶瑩的光芒,好似一串串珍珠被拋灑在空中。

那支被陳太初看好的民間隊伍名為“江龍幫”。

隊員們多是附近漁村的村民,身著樸素的藍色粗布短衣,頭戴鬥笠。儘管他們的裝備比不上西軍,但眼神中透著對這片江水的熟悉與自信,配合十分默契,劃槳動作簡潔而有力,似乎在積蓄著爆發的力量。

江風輕輕吹過,撩動著他們的衣衫,他們腳下的龍舟在江麵上輕快地前行,身後留下一道道水痕。

而趙明玉提到的身著紅衣的隊伍叫“赤焰隊”。

隊員們的紅衣在陽光下鮮豔奪目,如同燃燒的火焰。

他們的鼓手站在船頭,奮力敲擊著大鼓,鼓聲如雷,振奮人心。每一次鼓點落下,隊員們便齊聲呐喊,整齊地揮動船槳,濺起的水花彷彿也被他們的熱情點燃。那激昂的鼓聲在空氣中回蕩,與江濤聲相互呼應,震得岸邊的垂柳枝葉微微顫動。

另外還有一支“飛虎隊”,隊員們身著褐色勁裝,袖口和褲腳處繡著飛揚的虎紋。他們的劃槳動作剛猛有力,龍舟在江麵上如猛虎撲食般迅猛前行,速度極快,也是奪冠的有力競爭者。

他們的龍舟好似一顆褐色的流星,在江麵上劃出一道筆直的水線,引得岸邊觀眾陣陣驚呼。

趙明誠指著江麵,對陳太初說道:“元晦,看這競渡怎麼樣?此次競渡,各方隊伍都實力不凡,不過童貫的西軍競渡隊聽聞訓練了許久,不知能否拔得頭籌。

此情此景,倒讓我想起‘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的詩句,正應了眼前這場競渡的熱烈場麵。西軍隊員訓練有素,配合默契,從他們整齊劃一的劃槳動作就能看出平日裡下了不少功夫。”

陳太初微微皺眉,仔細觀察著江麵的局勢,說道:“西軍競渡隊確實訓練有素,從他們的劃槳節奏和團隊配合來看,的確是奪冠的熱門。

但你看江龍幫,他們對這片江水更為熟悉,說不定會憑借一些獨特的技巧和策略取勝。正如‘不道是,五湖漁父,一船春雨好歸家’所描繪的,他們在江上討生活,對水情瞭如指掌。

江龍幫的隊員們長期在江上勞作,熟知水流的變化,也許會利用一些暗流或者淺灘的優勢,找到更快捷的路線。”

李清照也點頭讚同道:“陳公子所言極是,民間隊伍往往不可小覷。他們在江上討生活,對水流的把握更精準,或許能出奇製勝。西軍雖強,但江龍幫說不定能以巧破力。而且江龍幫的船隻相對小巧靈活,在一些彎道處可能更具優勢。”

趙明玉眨著明亮的眼睛,輕聲說道:“我倒是覺得赤焰隊也很不錯,他們的鼓聲格外振奮人心,感覺能鼓舞士氣,讓隊員們發揮出更強的實力。赤焰隊的鼓手節奏把握得很好,每一次鼓點都能帶動隊員們的情緒,讓他們的劃槳動作更加有力。而且他們的士氣高昂,這種精神狀態在比賽中很關鍵。”

趙明誠聽了,笑著說道:“妹子眼光獨到,鼓聲在競渡中確實起著關鍵作用,能讓隊員們保持節奏,提升士氣。赤焰隊這一路氣勢洶洶,確實不容小覷。不過,他們的優勢也可能成為劣勢,如果在比賽後期鼓手體力不支,節奏亂了,可能會影響整個隊伍的發揮。”

陳太初思索片刻後說道:“飛虎隊也不容輕視,看他們剛猛的劃槳風格,速度一直保持得很快,後勁似乎也很足。這場競渡,可謂是懸念叢生啊。”

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各隊都在為了勝利全力以赴。

“不如我們關撲一局怎樣!”趙明誠提議道。

宋人好賭,什麼事情都能賭上一賭,這種盛世情況怎麼會沒有賭局!

“那好吧!我就以種樓的圖紙為菜頭,我壓江龍幫!”陳太初說道。

“好!那我就壓童大帥的西軍了!”趙明誠說道。

李清照與趙明玉,分彆壓了自己的隊伍,以及各自的彩頭。

就在這時陳太初看到一個人被童貫的人領進童貫的包廂之中。根據漕幫的情報,這人叫馬植,是幽州人……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