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宋朝的脊梁 > 第20章 嶽飛嶽鵬舉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宋朝的脊梁 第20章 嶽飛嶽鵬舉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宋徽宗臉色微變,對著眾人說道:“宮中傳來訊息,皇後突然身體不適,朕需即刻回宮。童貫、蔡京,私藏軍械一事關乎重大,你們二人會同陳卿商議個章程,三日後呈於朕禦覽。”言罷,便在侍衛簇擁下匆匆離去。

待宋徽宗走後,樊樓內的氣氛瞬間變得微妙起來。童貫斜睨了蔡京一眼,冷哼一聲道:“蔡相,你方纔在陛下跟前倒是積極,莫不是早就憋著勁兒想參我一本?”

蔡京捋了捋胡須,皮笑肉不笑地說道:“童大人這是哪裡話,陛下麵前,不過是就事論事罷了。如今大名府私藏軍械事發,我們都得給陛下一個交代。”

蔡京這可是步步緊逼啊!

蔡京走到趙明誠身邊,趙大人,你即將趕赴大名府,希望你能秉公辦理!我和童大帥會稟報官家,另派一名欽差,你要鼎力支援啊!

說完蔡京與童貫抱拳告彆,童貫甩袖而去!

李師師送走宋徽宗返回樊樓,看了一眼陳太初,說到奴家今天也告辭了,如果公子哪天有空,奴家必然赴約。

趙明誠夫婦以及趙明玉,看了一眼陳太初,每人都有不同的心思,但是都沒有說什麼。

最後趙明誠說道“元晦,咱們後會有期,你所囑咐之事,本官記下了。”

說完一行人也離去了。

—————————————

端午節過後,熾熱的暑氣彷彿要將整個東京城熔化。政和三年,黃河難得地保持著平靜,自哲宗年間那次改道由東轉北後,便再未引發大規模的水患。

三伏天裡,太學內猶如蒸籠一般悶熱。儘管太學依傍蔡河而建,可東京那熾熱的夏日依舊讓人難以忍受。陳太初在西齋之中,正悠然自得地吃著冰鎮西瓜,愜意地喝著冰鎮汽水。

書童染墨走進屋內,恭敬說道:“公子,商鋪與開德府糖坊、酒坊諸事,一切順遂。隻是……”染墨猶豫了一下,繼續說道,“王家老爺給老爺續了一名年芳二八的女子為妾。”

噗…陳太初剛喝的一口汽水噴了出來,“什麼!”陳太初聽聞,他滿臉驚愕與不適,父親續弦這訊息實在太過突然,且那女子年紀與自己相仿甚至比自己都小兩三歲,宋朝人……,好像封建社會都是這樣,怎能不讓他心中五味雜陳。

就在陳太初努力壓下心中的不適時,王大郎匆匆來到西齋,說道:“元晦,有個叫嶽飛的後生找你,在門外候著呢。”

陳太初微微一怔,腦海中瞬間浮現出之前與趙明誠談及的嶽飛。他趕忙壓下父親續弦帶來的異樣情緒,對王大郎說道:“快把他帶過來。”

不多時,王大郎領著嶽飛走進西齋。嶽飛看上去不過十來歲,身著樸素但整潔的粗布衣衫,身形雖未完全長成,卻挺拔有力,雙目炯炯有神,透著一股超越年齡的英氣與堅毅。

一見到陳太初,嶽飛便恭敬地拱手行禮,朗聲道:“陳公子,久聞大名,今日冒昧前來,還望恕罪。”

陳太初打量著眼前這個少年,心中暗自道,這嶽爺爺還是個小屁孩!不過為了逗他,起身還禮道:“嶽公子客氣了,不知今日前來,所為何事?”

嶽飛從懷中掏出一封信,遞向陳太初,說道:“陳公子,我乃相州湯陰人氏。趙大人赴任大名府途中,途徑我家鄉,聽聞我的名字後,將我找來。見我雖年幼,但對兵法武藝頗感興趣,且有些功底,便給我寫了這封推薦信,讓我前來投奔公子,說是可以得到我想要的?”

陳太初接過信,展開一看,果然是趙明誠的筆跡,信中言辭懇切,力薦嶽飛,稱其雖年紀尚小,但天賦異稟,勤奮好學,望陳太初能予以栽培。

陳太初看完信,知道這是趙明誠在信中故意寫的托詞,為的就是讓嶽飛重視。

思索片刻後,陳太初說道:“既如此,你今後便跟著王大郎吧。王大郎為人忠厚,且對東京諸事熟悉,能教你不少東西。”王大郎在一旁點頭應道:“官人放心,我定會照顧好嶽兄弟。”

陳太初又看向嶽飛,接著說道:“我聽聞周桐先生武藝高強,精通兵法,且為人正直。我會托人將你送到他那裡,跟隨他學習武術與兵法。你可要好好珍惜這難得的機會。”

嶽飛眼中滿是感激與興奮,趕忙再次行禮道:“多謝陳公子栽培,嶽飛定不負公子厚望,刻苦學習,將來為朝廷效力。”

聽到這,陳太初還是感慨到,精忠嶽飛到底還是那個嶽飛,這麼小就還是為朝廷效力!

“嗯,推薦你學武,這事先放一放,我看你年紀不大,就先跟著我做個書童,這個是墨染。”說著陳太初指了一下旁邊的墨染。

“隻不過你就遊走在我跟大郎的兩邊吧,我這也沒什麼事,我的書房裡有的是兵書,你可以看看,至於能領悟多少,就看你的腦袋了!”陳太初說著就坐到太師椅上了。

嶽飛留在陳太初身邊後,便以一個看似清閒的小書童身份開啟了這段獨特的經曆。平日裡,嶽飛大多時候並無具體雜事,隻有在陳太初有事要吩咐王大郎時,他才充當跑腿的角色,傳遞資訊。

而更多的時間,嶽飛都沉浸在陳太初書房那琳琅滿目的書籍之中。書房裡的藏書極為豐富,兵書自然是其中的重點,從《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到《尉繚子》,各種兵學經典應有儘有。嶽飛如獲至寶,每日如饑似渴地研讀。

每當嶽飛讀到精妙之處,或是心中有所疑惑,便會找陳太初探討。一日,嶽飛正研讀《孫子兵法·計篇》,他對“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這段話深有感觸,便拿著書來到陳太初麵前。

嶽飛恭敬地說道:“陳公子,我讀此句,想到若在戰場上,我方實力強盛,卻故意示弱,引誘敵軍輕敵冒進,然後出奇製勝,這實在是高明之極。隻是不知在實際運用中,該如何把握這個‘示假’的度,方能讓敵軍深信不疑?”

陳太初微微點頭,思索片刻後說道:“嶽兄弟,你能想到此節,足見用心。這‘示假’的度,確實關鍵。一方麵,需瞭解敵軍將領的性格特點,若其為人謹慎,那示假之法便要更加巧妙,不著痕跡;若其生性魯莽,便可適當誇大示弱的表象。另一方麵,要結合戰場實際環境,製造出符合邏輯的假象。比如,佯裝敗退時,要故意留下一些看似有用卻實則無用的物資,讓敵軍覺得是我方慌亂中丟棄,從而更加堅信我方是真的敗退。”

嶽飛聽後,恍然大悟,連連稱是,又接著說道:“陳公子,我在想,若能將這‘詭道’之法與地形地勢相結合,或許威力更大。比如在山穀之中,設下伏兵,佯裝敗逃引敵軍進入,利用山穀的狹窄地形,截斷其退路,再前後夾擊,定能大獲全勝。”

陳太初眼中閃過一絲讚賞,說道:“嶽兄弟所言極是,兵法的運用本就需靈活多變,與實際情況緊密結合。隻是古代派兵布陣之法,我也所知有限,更多還需你自己從書中領悟,結合想象中的戰場情景,反複推演。”

嶽飛堅定地點點頭,說道:“陳公子放心,我定會努力鑽研。”

————————————

政和三年中秋,東京城沉浸在一片節日的氛圍之中,街頭巷尾張燈結彩,處處彌漫著月餅的甜香和桂花酒的醇厚氣息。

然而,在這熱鬨的表象之下,陳太初心中卻有著一絲難以言說的煩悶。

自他爹娶了個比自己還小的後媽後,陳太初已經有小半年沒給陳守拙去信問安了。一想到往後見麵不知該如何稱呼,他就滿心無奈。

此時,開德府那邊的產業卻蒸蒸日上。糖坊規模進一步擴大,如今單單用工人數就多達上百十人,每日雪魄糖的產量高達**百斤。

雪魄糖那細膩的口感、清甜的滋味,在市麵上已然成為炙手可熱的搶手貨。

而與之相輔相成的酒坊,用工數量同樣不少。

玉冰燒這種獨特的酒品,其實就是以淺朗姆酒為基礎,巧妙地用糖蜜跟糖渣調配而成。

按照陳太初給出的方法,發酵一天後便可進行出酒蒸餾。兩個作坊在長期的協作中愈發默契,配合得天衣無縫。

這其中的秘方,一直牢牢掌握在王老頭和陳太初他爹手中,嚴禁外人靠近。

每次都是兩人親自配好料,再讓夥計依照陳太初列出的詳細步驟進行作業。

這種標準化作業模式,極大地保證了產品的質量和產量。

而且淺色朗姆酒不像後世的白酒那般需要長時間窖藏,即裝即飲的特性,讓它在市場上更具競爭力。

漕幫對於這些緊俏貨物的運輸極為上心。畢竟大宋人口多達一萬萬,可糖坊和酒坊的產量有限,遠遠無法滿足龐大的市場需求,供不應求的局麵使得這些貨物的價值愈發凸顯。漕幫深知其中的利潤空間,自然是全力以赴,不敢有絲毫懈怠。

而在梁山泊,這裡已然發展成為南北重要的轉運集散中心。

曾經以打家劫舍為生的王倫,如今雖不再乾那等勾當,但山大王的日子卻過得逍遙自在,聽說又新娶了兩位如夫人,可謂是春風得意。

陳太初身處東京,對各方訊息也有所耳聞。這日,他正在書房思索著產業發展與當下局勢,書童匆匆來報:“公子,嶽飛求見。”陳太初微微一怔,不知嶽飛此來所為何事。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