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宋朝的脊梁 > 第三十九章 大婚一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宋朝的脊梁 第三十九章 大婚一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政和五年十月十八,乃黃道吉日,宜嫁娶。

開封趙府之人,早在十天前便趕到了開德府。

男方陳太初老家在開德府,雖說於開封任職,可祖宗牌位尚在開德府。

若從開封接親,定會誤了這黃道吉日,因此趙家一家便來到了陳太初安排的王家莊園三進大宅院。

十月十七日,天還未亮透,濮陽城東的陳員外家便已燈火通明。

隻因明日便是陳太初迎娶開封趙府千金的大日子,依著習俗,今日女家得先來

“鋪房”,也就是把新房的被褥帳幔、傢俱器物一股腦兒往男家搬。

這不,趙家的仆婦們扛著雕花拔步床、繡金鴛鴦被,浩浩蕩蕩地衝進了王家大院。一進院子,眾人便忙活起來。

有個年紀稍長的仆婦一邊掛帳子,一邊嘴裡嘀咕著:“這床墊可得塞足十斤棉花,不然往後小兩口睡著硌得慌嘞!”

陳府的二夫人劉氏,如今有了當家主母的派頭。

劉氏心裡明白,往後彆管是自己的孩子還是整個陳家,都得靠她這個便宜兒子了。

劉氏當下便叉著腰,指揮起來:“哎呦,你們瞧瞧,這銅鏡都擺歪了,元晦可是要天天照的,可不能馬虎咯!”

那邊,幾個仆婦正抬著一個碩大的衣櫃,小心翼翼地往新房裡挪。

一個年輕些的仆婦說道:“這衣櫃可真是沉呐,想必是用上等木料打造的,小姐的那些個華服,可都能好好安置咯。”

旁邊一個婆子應道:“那可不,趙府對咱們姑爺也是看重得很,這嫁妝件件都是精心準備的。”

這邊,陳太初也是忙得腳不沾地。他一會兒去看看喜堂佈置得如何,一會兒又叮囑下人注意迎親的各項事宜。

看著滿院子忙碌的身影,他心中既緊張又歡喜。

此時,王大郎匆匆跑來,對陳太初說道:“官人,糖坊那邊都已安排妥當,明日的喜糖也都準備得差不多了,就等吉時一到,分給大夥咯!”

陳太初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辛苦你了,大郎。

這些日子,可多虧有你幫忙照應。”

而在新房裡,趙明玉的幾個貼身丫鬟正擺放著各種妝奩。

其中一個丫鬟拿起一個精美的首飾盒,讚歎道:“小姐這盒頭麵可真是漂亮,明日小姐戴上,定是美若天仙。”

另一個丫鬟捂嘴笑道:“那可不,姑爺瞧見了,還不得看直了眼。”

就在眾人忙碌之時,陳守拙背著手走了過來。

他看著熱鬨的場景,心中滿是欣慰,對陳太初說道:“吾兒,今日諸事繁雜,你可要仔細著些,莫要出了岔子,壞了這大喜的日子。”

陳太初趕忙應道:“父親放心,孩兒都已安排妥當。”

就在陳府這邊忙得熱火朝天的時候,男方家派出的

“催妝隊”

也是一路熱鬨非凡,正敲鑼打鼓地往趙家行去。

隊伍最前頭,是那領頭的婆子張二孃。

隻見她頭戴紫馬甲,這可是高階媒婆的認證標誌,走在人群中格外顯眼。

她的嗓門更是了得,比那響亮的嗩呐聲還高出幾分,一路高喊著:“趙家娘子快梳妝!明日吉時誤不得!”

不多時,催妝隊便到了趙家門口。

趙家門房聽到這喧鬨聲,忍不住翻了翻白眼,沒好氣地說道:“催催催,跟催命似的!我家小娘子正精心試戴花冠呢,那金釵要是插歪了,可就出大岔子了!”

張二孃卻絲毫不以為意,依舊滿臉堆笑地說道:“哎喲,這位小哥,您有所不知啊,這吉時可是半點耽擱不得的。

咱們這催妝,也是為了小娘子能順順當當、風風光光地嫁過去呀!”

門房哼了一聲,卻也不好再說什麼,側身放催妝隊進了門。

催妝隊進得府來,徑直往內院走去。

一路上,送的花粉、銷金蓋頭、五男二女花扇等物,引得趙府丫鬟們紛紛側目。

張二孃一進內院,便又扯著嗓子喊道:“趙家娘子,時辰不早啦,該速速梳妝咯!”

此時,屋內的趙明玉正坐在妝台前,身旁圍著幾個丫鬟,正仔細地為她試戴花冠。

那花冠上的金釵璀璨奪目,每一支都雕琢得極為精緻。

一個丫鬟小心翼翼地將金釵插入趙明玉的發髻,卻不小心歪了些許。

趙明玉微微皺眉,嗔怪道:“哎呀,小心些,這金釵可不能插歪了。”

另一個丫鬟趕忙說道:“小姐莫急,這花冠繁複,一時半會兒確實難弄好。”

聽到外麵張二孃的催促聲,趙明玉笑著喊道:“張二孃,稍安勿躁,我這就快好了。您且喝口茶,稍等片刻。”

張二孃應道:“好嘞,小娘子您快些,可彆誤了吉時喲!”

翌日吉時一到,晨曦初露,灑下一片金黃。

陳太初頭戴花勝,那雕花簪子搭配著鮮豔彩綢,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他身披綠袍,身姿挺拔,騎著一匹高頭大馬,威風凜凜。

身後跟著吹鼓手,嗩呐聲、鑼鼓聲交織在一起,熱鬨非凡,抬轎隊則緊緊相隨,烏泱泱一大片人,氣勢十足地朝著趙家進發。

一路上,孩童們被這熱鬨的場麵吸引,紛紛追在隊伍後麵,邊跑邊喊:“新郎官,臉遮得像新娘子!”

陳太初聽了,心裡卻是美滋滋的,暗自想著:“這叫風流倜儻,你們這些小娃娃懂什麼。”

不多時,迎親隊伍便來到了趙府門口。

樂官和幫閒們一擁而上,堵在門口討

“利市錢”。

陳太初喜盈盈地看著眾人,說道:“君子從來不懷金呐。”

話剛說完,王大朗和嶽飛便笑著從一旁掏出紅包,王大朗嘟囔著:“這比汴京城的過路費還貴!”

眾人鬨笑著接過紅包,這才讓開了路。

好不容易進了門,陳太初一眼便瞧見新娘趙小娘,也就是趙明玉,手持團扇遮麵,身著一身翠綠嫁衣,身姿嫋嫋婷婷,宛如春日裡的一抹清新綠意。

陳太初心中不禁嘀咕起來:“說好的紅蓋頭呢?莫不是拿錯了戲本?”

按照習俗,新娘上轎前得

“跨三煞”,要跨過馬鞍、草蓆、秤桿。

隻見趙明玉蓮步輕移,一腳跨過馬鞍,突然

“哎喲”

一聲叫了出來:“這鞍上怎有釘子?”

眾人一聽,鬨堂大笑起來。

原來是趙家兄弟偷偷使壞,其中一人笑著說道:“妹夫,想順順當當接親?先得過孃家人這關呐!”

陳太初看著這狀況,心中雖有些無奈,但也覺得頗為有趣,趕忙說道:“各位兄長,小弟這一路上可是滿心歡喜,就盼著能快快把娘子接走,還望兄長們高抬貴手,莫再為難。”

趙家兄弟見陳太初沒提這茬,大笑搖頭,“可不能這麼便宜了財神爺!”,

陳太初一聽,對著王大朗一笑,說道:“罷了罷了,陳某才學方麵不及蘇自由,即興賦詩怕是文不對題,武我也不能騎馬射箭,這樣吧,凡是今天在場的親朋,均可在濮陽或者汴京領取十斤雪魄糖與五斤水果糖。”

陳太初覺得能用錢解決的事,儘量彆費腦子!眾人一聽十分興奮“這下陳官人可要大出血了。”

眾人看已經差不多了,就囑咐陳太初,要夫妻和睦相處,切勿誤了趙家娘子。

陳太初連忙點頭應道:“兄長放心,小弟定當好好嗬護娘子,絕不讓她受半點委屈。”

新娘子接到,一路吹吹打打,前往陳府。

待花轎穩穩落地,趙明玉踩著青布條,在眾人的攙扶下,身姿輕盈地緩緩下轎,堅決不沾地,那模樣端莊又俏皮。

一旁的陰陽先生口中念念有詞,揮灑著穀豆驅邪。

這穀豆一撒,引得孩童們一窩蜂地瘋搶,嘴裡還叫嚷著:“多搶點!明年我也娶媳婦!”

現場氣氛熱鬨非凡,充滿了喜氣。

按照宋製,新郎得先

“高坐”

中堂,擺足架勢。

陳太初大步流星走到中堂,一屁股穩穩坐上高椅,那派頭彷彿在說

“結婚事小,麵子事大”。

媒婆和姨娘們紛紛圍上來,輪番勸酒,可陳太初卻穩如泰山,愣是一動不動。

趙家婆子急得在一旁直搓手,忍不住說道:“姑爺啊,您再這麼坐下去,菜可都要涼透啦!”

陳太初卻不緊不慢,慢悠悠地抿了口酒,不慌不忙地回應:“急甚?我這是‘坐富貴’,坐得越久,往後就越富貴!”

眼見陳太初如此

“執著”,眾人都有些無奈。

最後,丈母孃親自出馬,她麵帶微笑,卻又帶著幾分威嚴,塞給陳太初一張契書,佯裝嗔怒地說道:“趕緊洞房!再這麼磨蹭,可就要扣你彩禮咯!”

陳太初一聽,這才猛地彈起身來,笑著倒牽同心結,引領著新娘趙明玉,朝著祠堂走去,準備拜祖宗。

趙明玉趁著旁人不注意,偷偷掐了掐陳太初的手心,輕聲說道:“裝,你就繼續裝!”

陳太初回以一個狡黠的微笑,兩人之間的互動滿是甜蜜。

二人來到祠堂,在祖宗牌位前,神情莊重地完成了拜祖宗的儀式。禮成後,眾人簇擁著新人來到喜堂。此時的喜堂,張燈結彩,紅燭高照,洋溢著濃濃的喜慶氛圍。

接下來,我們即將迎來結婚儀式中最為重要的環節!這個環節承載著新人對彼此的承諾和對未來生活的期許,它不僅是一場盛大的慶典,更是見證。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