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脊梁 第383章 黃山雲海
天佑二年,九月初,徽州黃山腳下。
鑾駕自杭州北上,水路漸稀,官道亦隨著地勢抬升而變得崎嶇難行。車隊蜿蜒行進在皖南的群山褶皺之中,層巒疊嶂,林木蕭森,與江南水鄉的溫婉秀麗截然不同,撲麵而來的是一種原始、雄渾、甚至略帶蠻荒的氣息。空氣清冷而純淨,帶著鬆脂與泥土的芬芳,遠處山巔雲霧繚繞,如同仙人潑墨,意境幽遠。
越靠近黃山,人煙越發稀少。偶爾可見幾處依山而建的村落,黑瓦白牆,炊煙嫋嫋,宛如世外桃源。當地知縣早已率衙役鄉勇提前清道,並嚴令山民近期不得入山砍樵狩獵,以免驚擾聖駕。即便如此,行進途中,仍能聽到密林深處傳來的不知名野獸低吼,偶爾還有猛虎(大蟲)足跡的傳聞,令隨行護衛們神經緊繃,刀出鞘,箭上弦,不敢有絲毫懈怠。旌旗在山風中獵作響,馬蹄踏在碎石路上的聲音格外清晰,更襯出這方天地的寂靜與幽深。
趙桓坐在車中,望著窗外險峻的山勢,眉頭微蹙,心中不免有些擔憂父皇的安全與勞頓。趙構則一如既往地沉穩,安排事宜井井有條。唯有太上皇趙佶,非但毫無懼色,反而興致愈發高昂。他時而命人捲起車簾,貪婪地呼吸著山間清冽的空氣,時而對著奇峰怪石指點讚歎,彷彿不是來巡幸,而是來赴一場期待已久的藝術盛宴。
車隊終於抵達黃山南麓一處較為開闊的穀地,此處有寥寥數戶山民居住,已是入山前最後的歇腳點。
車輛停穩,趙佶迫不及待地在內侍攙扶下踏足地麵。他深吸一口氣,舉目四望,頓時癡了。
但見群峰如筍,破土而出,直插雲霄。山體多為花崗岩,經千萬年風霜雨雪剝蝕,形成種種奇崛形態:有的如刀劈斧削,險峻異常;有的如仙人指路,飄逸靈動;更有無數古鬆,紮根於絕壁石縫之中,枝乾虯曲,針葉蒼翠,展現出驚人的生命力。時值秋季,層林儘染,紅、黃、綠交織,宛如巨幅油畫。最奇的是那山間雲霧,瞬息萬變,時而如輕紗曼舞,將山峰半遮半掩,平添神秘;時而如波濤洶湧,填滿整條山穀,人在其中,恍若置身仙境。
「妙哉!壯哉!此乃造化鐘神秀之地!」趙佶激動得胡須微顫,連日來的舟車勞頓彷彿一掃而空,眼中閃爍著藝術家發現至寶般的狂熱光芒。他來回踱步,口中念念有詞,已然沉浸在意境的營造中。片刻,他吟出一首七絕,詞句清麗,著重描繪黃山雲霧之奇、鬆石之怪,雖工整,卻難免流於表麵景緻的羅列,立意未見深遠。
吟罷,他目光掃向身旁的陳太初,帶著些許考較與期待的意味:「元晦,朕觀此山,心潮澎湃,偶得拙句。素知你見聞廣博,對此仙境,可有佳句應和?」
陳太初微微一笑,心知趙佶好此道,亦需藉此維係這位太上皇的興致。他略一沉吟,目光投向那巍峨聳立、在雲霧中若隱若現的天都峰,朗聲道:「太上皇慧眼識珠,此山確非凡境。臣遊曆海外時,曾聞一句諺語,竊以為正可形容黃山之氣魄——」他頓了頓,一字一句,清晰念道: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
此言一出,如同石破天驚!趙佶猛地一怔,隨即眼中爆發出極度欣賞的光彩,擊掌讚歎:「好!好一個『黃山歸來不看嶽』!此言何其磅礴!何其自信!一語道儘黃山淩駕五嶽之絕代風姿!元晦,此句堪稱千古絕唱,足為此山定評矣!」他反複咀嚼著這短短十字,越品越覺韻味無窮,比自己那首工整卻平淡的七絕,不知高明瞭多少倍。趙桓與趙構在一旁聽了,亦覺此句氣象宏大,非同凡響,看向陳太初的目光中,又添幾分深意。(此句自然被歸為陳太初「海外所聞」,實則為後世徐霞客之讚語,此刻提前數百年,成了秦王點醒黃山之魂的驚世之句。)
是夜,在黃山腳下安營紮寨。
護衛們選擇背風近水之處,迅速支起巨大的皇帳與諸多營帳,燃起數十堆篝火。火光跳躍,驅散了山間的寒氣和黑暗,映照著周圍嶙峋的山石和蒼勁的古鬆,彆有一番野趣。夜空如洗,繁星璀璨,彷彿觸手可及,與城中觀星感受截然不同。
篝火旁,鋪著厚厚的氈毯,設下簡便宴席。趙佶居於主位,麵色紅潤,精神矍鑠,多日來的抑鬱似乎被這壯麗山河洗滌一空。趙桓與趙構陪坐兩側,陳太初坐在下首。雖有野味山珍,但酒卻是溫過的江南黃酒,氣氛輕鬆而熱烈。
趙佶談興極濃,幾杯酒下肚,更是逸興騰飛。他時而引用李白「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的豪邁,感歎詩仙若見此山,不知又能寫出何等瑰麗詩篇;時而品味王維「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禪意,覺得正合此刻心境;最多的,還是談論他最為傾慕的東坡居士,從其詩詞書畫,談到其豁達人生,說到動情處,甚至擊節而歌,吟誦起「大江東去,浪淘儘,千古風流人物……」
趙桓見父親如此開懷,心中稍安,也暫時放下了朝政煩惱,偶爾附和幾句。趙構則巧妙應酬,既不讓場麵冷落,又絕不喧賓奪主。陳太初大多時候靜靜聆聽,隻在趙佶問及時,才從容接話,或補充典故,或點評詩文,言簡意賅,每每切中要害,引得趙佶連連稱善。
火光映照在每個人的臉上,趙佶是純粹的陶醉,趙桓是暫時的放鬆,趙構是謹慎的陪襯,而陳太初,則在這片遠離政治旋渦的星空下,冷靜地觀察著這一切,心中思緒萬千。黃山之雄奇,固然令人震撼,但比山更複雜的,是人心,是權力,是那條依然布滿荊棘的改革之路。
夜漸深,山風漸起,鬆濤陣陣。
篝火劈啪作響,映照著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也映照著這群決定帝國命運的人,各懷心事的麵龐。
這短暫的詩意棲居之後,等待他們的,將是重回紅塵的更大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