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算了,隨便吧 現實重量
現實重量
心理醫生的方法,或許起到了一些作用。至少,當林晚星再次麵對模擬提問時,看著蘇念辰那雙熟悉的眼睛,那份因“暗戀”而生的、混雜著緊張與羞怯的情緒,確實在一定程度上覆蓋了部分對權威的恐懼,讓她能夠稍微順暢地組織語言。
但這作用終究是有限的,像一層薄紗,遮不住現實的粗糲棱角。愛情(或者說,暗戀)的力量,並不能讓所有問題都迎刃而解。林晚星清楚地知道,考場上的導師不是蘇念辰,他們審視的目光背後,是冰冷的評分標準和殘酷的淘汰機製。
更何況,她上一年的筆試成績隻是勉勉強強踩線而過,這本身就意味著她的基礎並不占優勢,上一次的機遇裡充滿了險險過關的博弈。這一切都讓她的“二戰”之路,從一開始就背負著比初次更沉重的枷鎖。
失去了應屆生身份,這三個字像烙印一樣,時刻提醒著她機會的珍貴和代價的高昂。她不再有“試一次”的輕鬆心態,每一次翻開書本,都感覺像是在與時間和社會壓力賽跑。她幾乎要把頭埋進書海裡,恨不得將每一個知識點都嚼碎了吞下去,用這種近乎自虐的勤奮,來填補內心的不安和對外界評判的恐懼。
壓力無孔不入。她變得比以前更加沉默,眼底常有揮之不去的青黑。偶爾,蘇念辰想拉她出門散心,或是僅僅在吃飯時聊些輕鬆的話題,她都顯得心不在焉,思緒彷彿永遠被拴在那一片片密密麻麻的筆記和真題裡。
然而,一個微妙的變化確實在發生。或許是因為那個“模擬表白”的練習,撕開了一道隱秘的情感口子;或許是因為在暗戀的人麵前,最大的秘密(即使是包裹在謊言下的)已經被自己窺見,反而有了一種破罐破摔的坦然。林晚星發現,當她不再試圖完全隱藏自己的緊張和脆弱時,一些真實的、關於學習壓力和內心恐懼的話,反而更容易對蘇念辰說出口了。
她會在學得頭昏腦脹時,低聲抱怨一句:“這部分好難,感覺永遠也學不完了。”
她會在模擬麵試再次卡殼後,不是像以前那樣陷入徹底的自我否定,而是會帶著點沮喪,卻也能清晰地分析:“剛才那個問題,我準備得還是不夠,知識點串聯不起來。”
這種帶著真實情緒的交流,雖然依舊圍繞著考研這個沉重的話題,卻比之前那種刻意的、避免衝突的沉默要健康得多。蘇念辰也敏銳地捕捉到了這種變化,她不再隻是小心翼翼地迴避雷區,而是能更自然地接過話頭,給予具體的建議或是簡單的陪伴。
林晚星心裡明白,歸根結底,可能還是麵試的準備不夠充足。技巧可以練習,心態可以調整,但知識的深度、邏輯的清晰、臨場的應變,這些硬實力,需要的是實打實的積累和反複的錘煉。情感上的慰藉和模擬,隻是輔助,無法替代地基的夯實。
於是,在那些被壓力籠罩的日夜裡,她一邊貪婪地汲取著蘇念辰給予的溫暖和理解,作為在書海中得以喘息的氧氣;一邊更加拚命地把自己投入到無邊的學海中,用汗水和時間去磨礪那把或許還不夠鋒利的劍。前路依然未卜,但這一次,她至少更清楚地知道,自己要麵對的是什麼,以及,她並非獨自一人在黑暗中泅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