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算了算了,隨便吧 > 話語背後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算了算了,隨便吧 話語背後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話語背後

隨著時間的推移,天台上的對話如同藤蔓,漸漸攀援至更深的角落。她們開始小心翼翼地分享各自校園生活的碎片,試圖為對方拚湊出一幅自己世界的圖景。

林晚星談起老師的不作為時,語氣裡帶著一種認命般的平靜。“……就那樣吧,老師大概也忙,覺得都是小打小鬨,過去了就算了。”
她省略了廁所裡的巴掌和那些刻骨的孤立,隻留下一個模糊而無奈的輪廓。

蘇念辰安靜地聽著,霓虹的光在她鏡片上微微反光。她沉吟了一下,試圖用一個更“理性”的角度去分析:“也許……老師確實有忙不過來的行政工作。而且,處理學生間的矛盾……很多時候也隻能和稀泥,畢竟沒有真的出什麼大事。”
她的話語像是一層薄紗,輕輕覆蓋在林晚星血淋淋的傷口上,並非不同情,而是她習慣了在這種事情上尋找一個看似合理的、係統性的解釋,這讓她感到一絲可控的安全感。

而當蘇念辰說起自己班級時,她的描述則帶著一種旁觀者般的疏離與淡淡的羨慕。“我們班學習氛圍很濃。上次有個男生模仿物理老師說話,惟妙惟肖的,全班都笑了,連老師自己都忍不住笑了……那時候,感覺大家都挺開心的。”
她描繪出一幅其樂融融、目標一致的集體畫卷,與林晚星那個冰冷窒息的環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她們通過這些分享,彷彿在兩個平行的世界裡開了一扇小窗,窺見了對方截然不同的高中生活——一個是充斥著無形硝煙與冰冷排斥的荒原,一個是執行在精英軌道上、偶爾纔有溫情流露的精密機器。

然而,每當話題的指標稍稍偏向“家庭”這個區域,蘇念辰那裡的訊號就會變得紊亂而模糊。

她會說:“我爸媽……他們對我很好。”
話語的開頭總是肯定的,甚至帶著某種程式化的感恩。“每天都會給我準備水果和熱牛奶,怕我營養跟不上。”
“他們為了我的學習,操了很多心,找了很多資料。”

起初,林晚星隻是安靜地聽著,覺得蘇學姐的家庭真溫暖,和自己的截然不同。但聽的次數多了,一種微妙的不協調感漸漸浮現。蘇念辰的話語裡充滿了“他們”——“他們”認為,“他們”安排,“他們”付出。她像是一個儘職的播音員,反複播報著父母精心編排的劇本,台詞華麗,情感正確。

可是,“我”呢?

蘇念辰自己在哪裡?

她喜歡吃什麼?討厭什麼?她希望晚上那杯牛奶是甜的還是無糖的?她對那些“找來的資料”有什麼看法?所有這些關乎她自身喜惡、情緒、想法的部分,在她關於家庭的描述裡,是全然缺席的。她像一個被掏空了核心的精緻容器,隻盛放著父母的期望和付出。

有一次,話題偶然觸及了她們都選擇走讀的原因。

林晚星的理由直接而乾脆,帶著點破罐破摔的意味:“那件事之後……我爸媽也覺得沒臉,乾脆讓我走讀,眼不見為淨。”她的話語裡帶著一種與年齡不符的蒼涼。

輪到蘇念辰時,她幾乎是不假思索地、流暢地給出了答案:“我父母是擔心我住校不習慣,怕和室友處不好關係,會影響學習狀態。”
這個理由聽起來如此充分,如此合乎邏輯,充滿了父母的關愛與遠見。

可林晚星卻第一次在那完美的理由背後,聽出了一絲異樣。她看著蘇念辰在說這話時,下意識摩挲著欄杆的細微動作,以及那雙映著霓虹、卻似乎看向更遙遠地方的眼睛。一個疑問在她心中悄悄萌芽:這究竟是真正的“關愛”,還是另一種形式的……不放心?或者說,是另一種形式的控製,確保她始終處於家庭的視野與規訓範圍之內?

她沒有問出口。她知道那道界限在哪裡。就像蘇念辰從不追問她臉上傷痕的具體來曆,她也絕不會去戳破蘇念辰用感恩和理性精心構築的那道屏障。她們都太懂得保護對方那不願示人的傷疤。

但一種更深的懂得,在這無聲的觀察與小心翼翼的試探中滋生。林晚星明白了,蘇念辰背負的,或許並不僅僅是學業的重量,還有一種更深沉、更無處訴說的,以“愛”為名的束縛。而蘇念辰也隱約感知到,林晚星所經曆的,遠非簡單的“同學關係不好”,那是一種足以摧垮一個人意誌的、係統性的冷漠與惡意。

夜色中,她們沉默了片刻,各自消化著對彼此處境更深入的瞭解。那是一種沉重的懂得,但因為有了對方的存在,這沉重裡,似乎也生出了一絲並肩承受的力量。她們依舊是兩座孤島,但連線彼此的,不再僅僅是好奇與短暫的慰藉,還有了一份對彼此深淵的、沉默的凝視與理解。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