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群英傳:最全隋唐演義 第631章 棄東都楚國公西進
第六三一回
棄東都楚國公西進
李密李玄遂勸楊玄感殺掉兩麵派韋福嗣。可沒想到,楊玄感不以為然:“不至於吧?玄遂不要吃韋福嗣的醋嘛。咱們現在要抱在一起,共討大隋。大業未成,哪能隨隨便便就殺人呢?行了,天色不早了,玄邃呀,早些休息去吧。”把李密也趕走了。
李密一看,哎呀!一跺腳,楊玄感呐楊玄感!看來我看錯人了。我原以為你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能夠在這亂世當中成就基業。嘿!沒想到你居然是個優柔寡斷之人呐!你對這些人殺伐不能果決,必為這些人所惑亂呐!看來,楊玄感你失敗就在眼前呐!李密一跺腳回到自己營帳當中,把自己手下親信招來了。
李密在這裡還有親信之人啊?有啊。李密投奔楊玄感之後,楊玄感也撥給李密幾名親隨呀。李密這人也特彆會為人。所以不多久,這些人都成為了李密的親信了。
李密招來這些人就說了一句話:“楚公好反而不欲勝,吾屬今為虜矣!”就說:楚國公楊玄感這人愛好造反。那你造了反了,下一步是乾嘛呀?下一步不就是要奪取天下嗎?但是,楚國公這個人又“不欲勝”。什麼叫“不欲勝”啊?對勝利沒有太多的渴望和**。那這還行啊?要照這樣下去,我們就要成為俘虜了!為大事者必須對**特彆的執著。“那不是說要大家夥清心寡慾嗎?”是,那是出世哲學。您要有這種哲學思維也不錯,那您就作為一個安分守己之人,幸福快樂地過一輩子。但是,你要追求功名利祿,你要成就、想當一個帝王,那你就不能夠有這種哲學呀,你就得追求利益、追求勝利,為了勝利不擇手段!你看看那劉邦,你看看那劉備,你看看那曹操……這些人都怎麼追求地位的?該狠的時候,狠!該黑的時候,黑!該耍無賴的時候得耍無賴。那才行呢,那才能具備當帝王的素質。這個也不忍,那個也不行,這個也沒必要,那個不至於……那有這種思想,怎麼取得勝利呀?所以,李密現在對楊玄感已經有些失望了。
正在這個時候,噩耗再次傳來,隋軍已經攻破了黎陽,也就是把楊玄感的老巢給端了。斬殺了楊玄感所屬刺史元務本,黎陽的守將死了;另外,天保大將宇文成都奉旨先行歸來,率領隋軍已經兵屯河陽,就是現在的河南濟源東南這個地方,不日就要來到洛陽啊。
宇文成都這兩年一直是隋煬帝楊廣他的親兵衛隊的頭兒。所以,打遼東也好,打其他地方也好,楊廣一直不放宇文成都去作戰。為什麼呢?你是保護我的,我離開你,我沒有安全感。但這一次,楊廣急了,楊玄感敢造反,罪大惡極!務必立即斬草除根!讓宇文成都率軍回來,“給我把楊玄感宰嘍!”天保大將宇文成都接命之後,不敢怠慢,率領大軍日夜兼程就屯兵在了河陽呢。
一聽誰來了?宇文成都來了?!哎呀!楊玄感腦袋“嗡”的一聲。這下子,楊玄感才感到了恐懼,這怎麼辦呢?趕緊把隋朝投降過來的原來那個民部尚書李子雄給叫來了,問計於李子雄啊:“老尚書,現在這個局麵,咱們計將安出啊?”
您看,楊玄感問這個也是計將安出?問那個也是計將安出?可見楊玄感心緒已亂了。
這位關隴勳貴李子雄一時之間也沒咒唸了,也拿不出什麼好主意了。但是,看著楊玄感一直盯著自己,李子雄也不好說,自己什麼主意也沒有啊。“呃……將軍呐,依老臣所見,我覺得現在我們要正式打起反旗呀。”
“嗯?”這一句話把楊玄感說愣了,“什麼意思?正式打起反旗?我們造反都一個多月了,怎麼還沒有正式打起反旗呢?”
“呃……呃,玄感,將軍,楚國公……”好嘛,一會兒三個職稱。“呃……你呀,光造反了。但是,名不正言不順呢。你光說未來佔領東都洛陽之後挑選另外一個姓楊的,哎,老楊家的後嗣作為新君。但是,現在看,夠嗆啊,夠嗆!敵勢重大呀。另外,為什麼你發下檄文,周邊郡縣響應了了啊?我琢磨了,因為你發的檄文還是用的大隋朝的口吻,還是說你要推翻的是楊廣而不是大隋,你還要另立他人做大隋的皇帝。但是,你琢磨琢磨,你甭管立誰做皇帝,他是不是也姓楊啊?也是跟楊廣沾親帶故啊?那這些州郡縣的百姓要真地跟著你造了反,後來真地得了天下,這天下又歸人家老楊家了。那人家到那個時候還不得拿這些功臣開刀啊——你今天把我爺爺卜楞下去了,立我做了新任的國君。那明天你就有可能把我卜楞下去,再立我的孫子當國君。你們這一群全是反賊!一個甭留,全殺!所以,大家有這種顧慮。那麼現在,我們不應該再立楊廣的親屬為新國君了。事到如今,你應該趕緊地迅速稱帝,你當皇帝!這樣才能正式地挑起大旗呀。這樣纔是真正的反抗大隋呀。你說對不?”
“這……”楊玄感一聽,當時一激靈。怎麼?有點激動啊。“嗯!言之有理。我覺得吧……嗯,嗯,也、也可以,也可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旁邊的李密一聽,哎呀!李密心說:李子雄給出的是什麼餿主意啊?現在天下造反者居多。但哪有一個造反者現在敢稱帝呀?瓦崗厲害不厲害?那程咬金也就自稱混世魔王啊,他頂多叫大德天子,他也沒有稱帝呢。他隻要敢稱帝,就成了眾矢之的了。楊玄感現在沒稱帝,他還安全點兒。一旦他稱了帝,那你想想,大隋皇帝楊廣得消滅他,其他的義軍也得消滅他!憑什麼你稱帝啊?你當皇帝,我們不服!這是餿主意啊!所以,李密趕緊地出來諫阻:“哎——不可不可……”
“嗯?”楊玄感一聽,“呃……有何不可呀?”
“哎呀,楚國公此非所急!”就是說稱帝這件事重要,但不緊急呀。什麼事情都有個輕重緩急呀。稱帝當然是最重要的事,但最重要的事往往不是最先辦的事啊。你看曆史上哪個義軍?哪個起義的隊伍剛剛起事不到一個月,他就成皇帝的啊?你也不能說沒有,但是你絕對想不起來他們是誰?為什麼呢?因為他們全死了!死的最快!槍打出頭鳥啊,這李子雄怎麼能出這麼一個餿主意呢?你怎麼能動了心了呢?你連那個輕重緩急都分不出嗎?
“啊——”楊玄感一看李密有點急赤白臉,把手擺了擺,“行了行了行了……呃,也就這麼一說,也就這麼一說呀……”
又來了!李密一看什麼都無所謂,那哪兒行啊?!“楚國公啊,為今之計,您還是選用我的中策吧。您彆忘了,我給您進獻上中下三策。現在,咱們已然沒了退路了,打涿郡肯定打不了了,打洛陽也夠嗆。咱現在趕緊繞道,繞開洛陽,直取長安,安撫關中,拿下這一片進可攻、退可守的基地吧!也許隻有這樣,咱纔有下一步的迂迴策略呀。”
“嗯嗯嗯嗯……好好好好……”楊玄感沒往心裡去,“呃……咱先說說眼前怎麼辦呢?現在幾路大軍都來打,咱進軍關東啊——這……這……咱再議,再議吧。子雄啊,你剛才光勸我稱帝了。稱帝的事不急,隋先生所言也不無道理呀,先把他放放。還是說一下怎麼對付這幾路大軍吧?”還問李子雄。
李子雄一撇嘴,看來不說不行了。“唉!依我來看,既然幾路大軍來攻。咱們不如分兵拒敵呀!”
“哦?怎麼叫分兵拒敵?那就是有幾路軍打咱們,咱們就分幾路軍抵擋他們。反正現在這個洛陽一時半會拿不下來,樊子蓋在洛陽也不敢出來。呃……我覺得在洛陽城外,咱就安排一小部分兵馬。咱帶著大部分兵力趕緊去抵擋那天保大將宇文成都方為上策!”
“嗯,嗯。”楊玄感現在都沒主意了,一聽:“言之有理……”反正,他不是“計將安出”,就是“言之有理”。“行吧,那我馬上派兵去拒宇文成都!”
結果,點齊人馬出去迎戰宇文成都,大軍剛開拔,人家東都城內的樊子蓋就聽說了。樊子蓋立刻開城是襲擊楊玄感的營寨呀——我讓你首尾難顧啊!我襲擊你,你揮師來防備,那我等於就是掩護著天保大將宇文成都,讓他能夠平安地渡過黃河。這樣一來,真正的讓你楊玄感首尾難顧啊。
這下子,果然讓楊玄感手忙腳亂了。楊玄感現在西距衛文升、東距宇文成都,樊子蓋又出城襲擊,打得楊玄感顧前顧不了後、顧左顧不了右,顧此失彼,連吃敗仗,死者數萬人,這處境更加危險了。
他趕緊召來李子雄、李密,又向眾人求計:“現在計將安出啊?”就剩下這個詞兒了。
李子雄眉頭一皺:“呃……為今之計呀……我覺得隻有直入關中!隻要把永豐倉給占據了。然後,開永豐倉以賑貧乏,也就是開啟糧倉周濟百姓,誰願意要糧食誰過來,就等於投靠咱們。這麼一來,咱們就可以補充兵源,三輔可指麾而定啊!到那個時候,具有糧庫東麵而爭天下,亦霸王之業也!”
呦!李密一聽,這不就我的中策嗎?揮師去占關中啊!
“嗯……”楊玄感又點點頭,“此計可取!”
嘿!李密這個氣呀,我早告訴你了!上中下三計,這是我給你出的中策呀!當時你不取。現在,哎,這李子雄一說,你倒“可取”了!但現在取也不為時晚呐,也算是個計策。李密趕緊地進一步獻策:“對!呃……李大人所言即是啊!那麼占關中也要有占關中的方法呀。”
“哦?隋先生有什麼良策嗎?”
“呃……現在是這樣的,弘化留守叫元弘嗣,手握強兵正在隴右啊。咱們不如散佈謠言,就說這元弘嗣他反了,派使者來到咱營中要迎楚國公入關。這樣,一來,可以鼓舞士氣;二來,咱也可以名正言順入關;三一來,使大隋他們產生疑惑;四一來,弄不巧,還真能夠讓元弘嗣,嘿,他真地投靠楚國公啊。這謠言傳久了就有可能成真的。即便不是真的,傳到皇帝楊廣那裡,這楊廣也難免對元弘嗣不產生疑心。這疑心重了,就有可能把元弘嗣給逼反了。”
“啊——”楊玄感一聽,點點頭。“哎呀,隋先生此言甚是!此計甚妙!我看可以這麼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哎,他這一次還真就採納了李密之言了。
正在這裡準備兵馬呢,事也湊巧,正好這個時候,由打華陰跑來了好幾個楊氏宗親,這些人哭著就來了。怎麼?“家裡的祖墳被這可惡的衛文升他都給刨了呀!我們是由打華陰跑過來的呀,我們願為楚國公做向導,非得把這關中拿下來不可!”
耶!大家一看,這真是天時地利人和呀!
於是,就在七月二十日,楊玄感下定解東都之圍!咱不圍東都了,這玩意兒太難打了。集合軍隊十餘萬,(要麼說現在楊玄感雄兵挺盛的呀,十來萬人呢!)西取潼關呐!一路揚言:“我已經攻破東都,要取關西去者!”反正是,當時也沒有手機。東都這方麵的訊息還沒有傳到西邊去呢。但是,他的謠言已然傳到了西邊呢。沿路之上,這些郡縣們還真就以為東都洛陽已然被楊玄感拿下了,楊玄感這是真地要西下去拿長安呢!所以,很多郡縣紛紛望風而逃啊。
但是,楊玄感解了東都之圍,那衛文升、樊子蓋連同天保大將宇文成都能乾嗎?一看,要跑啊?要進兵打大興城啊?那還了得呀!現在既然東都你拿不下來,十萬大軍,你彆看多,已然成了流浪軍呐!咱們要畢其功於一役!“追!”“嘩——”這些人合軍也十來萬呢,緊隨其後,兜著屁股就追呀。
您彆說,這楊玄感行軍速度還挺快的。沿途之上,製造謠言,產生效果了。很快,大軍就來到了弘農宮,函穀關可就在眼前啊。什麼叫關中啊?關中就是函穀關以西。到了函穀關後,那就是可得天下的關中啊。
楊玄感特彆興奮呐。這時,還有點後悔——要早知如此順利,開始我就採納李密的中策,直接地打長安城多好啊?何必在東都洛陽費事呢?“眾位將士再加把勁兒,馬上要拿下函穀關了!再……呃?”怎麼?他這麼一瞅啊,原來投降自己那些大隋官員不知什麼時候跑了一大半兒,很多人不見了。而且,自己所信用的那個韋福嗣也沒影了。“嗯?”楊玄感問:“韋福嗣跑哪去了?給我找!”找了半天也找不到啊。
有人說了:“甭找了!韋福嗣早就趁亂溜了!人家跑東都自首去了,爭取朝廷寬大處理去了。”
“哎呀!”楊玄感恨得呀,一跺腳,好懸沒把地上石頭剁成八瓣兒啊,“嗨!悔不聽隋先生之言呐!要早知這是個賊子,我早就應該把他除掉啊!”
你現在後悔不就晚了嗎?沒有後悔藥啊。趕緊進軍函穀關。
結果,還沒等進軍函穀關呢。“呼嚕呼嚕呼嚕……”由打弘農宮裡竄出一群“父老”。這弘農宮在河南郡陝縣,是隋煬帝修建的一座行宮。由打這裡麵跑出好多“父老”,就是老百姓。這些老百姓,好家夥,一個個簞食壺漿,拿著酒、端著肉遮住道旁。
有人上前把楊玄感的韁繩就扯住了:“楚國公,楊將軍,您這是乾嘛去啊?”
楊玄感一看這被百姓迎接的場麵自己原來見過呀。“啊,各位父老鄉親,我要打下函穀關,兵進長安城!”
“哎呀,楚國公啊,您先彆打函穀關。現在弘農宮宮城空虛呀。而且弘農宮裡很多積蓄。您何不趁此機會把它拿下來?正好城防空虛,裡麵糧草多,您不攻克,太可惜了呀。”
“哦?”楊玄感一聽,“這是真的?”
“那當然是真的了!呃……不信?你問大家夥!我們都是從弘農宮裡出來的呀!”
“嗯……”楊玄感一看老百姓這麼熱情,不像有詐呀。再說了,他們何必說這瞎話呢?看來弘農宮確實防守空虛呀。“這弘農宮守將是何人呐?”
“守將啊?乃是隋朝宗室蔡王楊智積。”
“哦……原來是他呀。好!既然如此,轉兵弘農宮!把這弘農宮拿下來,活捉楊智積,以振我大軍威風!”
喜歡隋唐群英傳:最全隋唐演義請大家收藏:()隋唐群英傳:最全隋唐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