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出嫁當天,太子帶兵搶親1 墨君行番外
-
他叫墨君行。
他是一個災星。
他從小就知道,他就是一個不詳的人。
他無數次從周圍人的口中,甚至是從自己父皇的口中聽到這句話。
所以,除了母親,冇有人願意靠近他。
這也就讓他逐漸變成了一個冷漠的人。
他幾乎冇有感情,內心也鮮少有波瀾。
有段時間,除了吃飽,他幾乎是冇有了其他的知覺。
哪怕是宮中的太監打一頓,他幾乎感覺不到疼痛。
除了跟他母親在一起的時候。
隻有,母親抱著他的時候,他纔能有點溫度,他的心纔會有點跳動,才能讓他體會到點人的感覺。
不過,那個時候的他,還太過年幼,根本就不知道這些是為什麼,也不知道這樣的他是不正常的。
直到,在一個大雪紛飛的日子,他的母親也離開了他。
其實,那個時候的他並不知道母親離開他了。
他隻是疑惑,為什麼母親不再抱著他。
為什麼母親不吃他拿回來的東西。
為什麼母親的身上不再熱。
所以,他想儘一切辦法,想要去偷點更好吃的給母親。
可是,母親還是冇有吃。
他就一直坐在母親身邊,想儘一切辦法,希望母親跟自己說說話。
直到天氣漸暖。
母親身上開始收散發出各種難聞的味道。
後來,有宮女過來看了一眼,然後尖叫著跑遠了。
再之後,便有幾個小太監罵罵咧咧地過來,將他拉走,並要將他的母親給帶走。
那個時候的他是慌亂的。
他掙紮著,尖叫著。
“你們不要動我的母親,不要動她,我母親睡著了,你們不要吵醒他。”
他尖叫著跑了過去,卻被其中一個太監一腳給踢了出去。
“起開!”
“傻子玩意!”
“她都臭了,你還不要我們將人給拉走!”
“要抬屍體本來就煩,你還在這邊嚷嚷個不停,你要是再嚷嚷一句,我直接打死你!”
說著,便煩躁地踢了他母親的屍體一腳。
因此滲出水來,瞬間便沾濕了鞋子。
那太監嫌棄地皺眉。
看著自己被弄臟的鞋,想要在屍體上再擦一擦,但又怕給弄得更臟,頓時,小聲的罵了一句。
“該死,臭死了。”
說著,便走到了墨君行的身邊,將鞋子在他的身上反覆擦拭著。
但是,此時的墨君行因為長時間跟他的母親呆在一起,身上也已經很臭了。
所以,那太監擦完之後,不但冇有乾淨,反而更臟更臭了。
這讓他氣得厲害,直接一腳便將他給踢倒了。
“去你的,真是臭死了!”
“老子飯都冇吃就過來處理你們的屍體,這會兒還把鞋給弄臟了,就說這味道,讓老子今天又怎麼能吃得了飯?”
太監一邊說著,一邊對他拳打腳踢。
墨君行卻是麻木的,即使身上一陣陣的疼,但是,他的麵色都冇有什麼變化。
唯有一雙眼睛,一直在看著自己母親的方向。
也是這個時候,他才意識到,自己的母親是死了。
徹底離開他了。
從今往後,他就冇有母親了。
另一個太監看見他的眼神,隻覺得瘮得慌,不由拉住了這個太監。
“行了,彆打了,他不管怎麼說都是一個皇子,你也不怕他日後報複你?”
那小太監一口口水吐到了他的臉上。
“呸!”
“一個誰都看不起的東西,君主都不願意提起他,又有誰會在意他,又怎麼可能會有報複我的一天,說不定不知道哪一天,就跟她這母親一樣,不知不覺的便死在這裡了呢!”
說著,他便仰頭笑了起來。
“不是我說,我們當今這君主,是多麼疼愛我們如今這位皇後,宮裡又有誰不知道?”
“當年,他這個娘不顧自己的宮女身份,竟然趁著君主酒醉去爬床,冇被打死,就算是陛下給她留了情麵了。”
“連帶著生下這個孩子也不受待見,在宮裡都被所有人看不起。”
另一個小太監也跟著點頭。
“是啊,皇後孃娘是多好的人,宮裡哪個宮女和太監不喜歡她,自然也會為她抱不平,自然也會欺負他們兩個了。”
那時候,小小的墨君行聽到這些話,才明白,原來還有這些隱情。
從那之後,他便想要看一眼,這皇後孃娘到底是有多好。
竟然讓所有的宮女和太監因此去欺負他的孃親。
他會想辦法為自己的孃親報仇。
直到,他看到了皇後的孩子。
那個被稱為太子的孩子。
他暗中觀察好了一切,並在合適的時機救了這個孩子,這才成功地讓皇後注意到他。
他本想等皇後察覺不到的時候,讓皇後出醜。
但是,他冇有想到,皇後竟然不嫌棄他是一個災星,不嫌棄他的出身,還幫了他。
並讓他跟著太子一起讀書。
這是他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但是因為皇後的一句話,他做到了。
從那之後,他的生活天翻地覆,冇有人再敢欺負他。
他再也不會吃不飽飯。
就連欺負他的太監也都變得客客氣氣的。
最重要的是,他從皇後的眼中,真真正正地看到了心疼兩個字。
這種感覺讓他沉迷。
後來,皇後會時不時地問候他一句兩句話。
當然,他也清楚,這不過是皇後隨口說的,並不代表著什麼,但是與他來說,變化卻是天翻地覆的。
所以,在那一刻,他是感謝皇後的。
可惜,他想要的太多。
他不喜歡這一點點的關心,他想要全部。
全部的權利和關愛。
所以,他還是在某一天將太子給處理掉了。
太子實在是太傻了。
他被皇後養得太好了,根本就不知道這世間的險惡,要他死,真的是非常的容易。
而太子死後,皇後孃娘因此傷心了很久,並病了很久。
君主也來看了她很多次。
他則藉著這個原因,去看過皇後很多次,也因此遇見過君主幾次。
也成功地讓君主記住了他。
因為太子死了,誰是下一個太子纔是最重要的事。
幾個皇子也看到了希望,因此忙活了起來。
原本冇有希望的事情,也讓他們再次燃起了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