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她的字,我的戲 > 繩索與星光:診療室外的世界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她的字,我的戲 繩索與星光:診療室外的世界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繩索與星光:診療室外的世界

回到酒店房間,反鎖上門,我(蘇晴)背靠著冰冷的門板,緩緩滑坐在地。

諮詢室裡的五十分鐘,像一場耗儘所有心力的長途跋涉。身體是虛脫的,大腦卻異常清醒,反複回放著薑醫生平靜的語調,和她那句“沉默也是被允許的”。

這是一種從未有過的體驗。在那個空間裡,我不需要扮演“正常”,不需要掩飾恐懼,甚至不需要強迫自己表達。我隻是……存在。而那種存在,被允許了。

胃部的絞痛似乎真的緩和了一些,雖然心跳依舊很快,但那種瀕臨失控的恐慌感,不再像之前那樣死死扼住我的喉嚨。

我擡起手,看著自己的指尖。它們不再像之前那樣冰冷刺骨,有了一絲微弱的溫度。

這變化如此細微,卻像在無邊黑暗中,看到了一顆確實存在的、微弱的星辰。

我摸索著找到手機,開機。幾條周編輯的未讀簡訊跳了出來,語氣依舊帶著小心翼翼的催促,詢問我關於媒體通稿最終確認的事情。

若是以前,光是看到這些字眼,就足以讓我再次縮回殼裡,甚至可能引發又一輪的崩潰。

但此刻,我看著那些文字,心臟雖然依舊會條件反射地收緊,卻沒有被那種滅頂的恐懼徹底淹沒。

薑醫生沒有給我任何具體的建議,她隻是接納了我的沉默,引導我描述了身體的感受。但不知為何,這種單純的“被看見”和“被允許”,似乎悄悄鬆動了我內心那塊堅冰的一角。

我深吸一口氣,沒有像往常一樣忽略或回複激烈的拒絕。我點開周編輯的簡訊,斟酌著,用儘可能平穩(哪怕指尖還在微微顫抖)的語氣回複:

“通稿已閱。關於我的部分,請務必刪除所有個人化描述,僅保留作品相關。謝謝。”

沒有過多的解釋,沒有情緒的宣泄,隻是清晰地劃出了我的底線。

回複完畢,我將手機放到一邊,沒有再去焦慮地等待回應。我知道周編輯會去溝通,也知道製片方可能還會有其他想法,但此刻,我做完了我能做的,並且,沒有在這個過程中消耗掉自己。

這種微弱的主控感,陌生而又令人……貪戀。

我走到窗邊,第一次主動地,伸手拉開了厚重的窗簾。

午後的陽光瞬間湧了進來,有些刺眼,讓我下意識地眯起了眼睛。但很快,麵板感受到的暖意,驅散了房間裡積鬱的陰冷氣息。

我看著樓下熙攘的街道,車流人流,依舊覺得嘈雜而遙遠。但似乎,不再那麼令人無法忍受了。

我拿起桌上那本被翻得有些卷邊的《星墟》劇本,坐在窗邊的椅子上,就著陽光,安靜地閱讀起來。

這一次,那些文字不再僅僅是需要守護的“孩子”,或者通往恐懼的“橋梁”。它們似乎……重新變回了我與生俱來的、表達世界的方式。

一種久違的、純粹的平靜,緩緩流淌過心間。

---

我(林夕)明顯感覺到,蘇晴最近的郵件有了一些難以言喻的變化。

依舊是關於角色的探討,依舊是簡潔專業的措辭。但字裡行間,那股緊繃的、彷彿隨時會斷裂的脆弱感,似乎減弱了一些。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更沉靜、更……穩定的氣息。

比如,在討論葉文婧某個關鍵抉擇時,她不再僅僅用“內在引力坍塌”這樣宏大而悲壯的概念,而是會補充一些更細微的、關於角色在那個瞬間,可能產生的、連她自己都未曾察覺的生理反應和心理波動。

“……她的指尖在按下確認鍵前,可能會有03秒的凝滯,不是因為猶豫,而是某種……身體本能對未知危險的預警,但這預警隨即被更強大的理性洪流覆蓋……”

這種描述,更加具體,更加“人性”,也更能幫助我找到表演的支點。

我回複郵件時,能感覺到自己語氣中的欣喜和鼓勵。我沒有追問她變化的原因,隻是更加專注地回應著她的指引,分享著我的理解和嘗試。

我知道,她正在經曆某種艱難的內在調整。任何過度的關注或探詢,都可能打破這種脆弱的平衡。

與此同時,我自己的生活,也進入了一個新的、更加忙碌和充滿挑戰的階段。

那個“年度突破女演員”的獎項,像一塊敲門磚,為我帶來了更多的關注和機會。芳姐的電話幾乎被打爆,各種劇本、代言、綜藝邀約雪片般飛來。

“林夕,你得好好挑挑!”芳姐興奮地拿著一疊資料給我看,“有幾個本子真的不錯,製作團隊和題材都很有潛力。還有幾個高奢品牌的代言在接觸,這可是提升商業價值的好機會!”

我看著那些光鮮亮麗的企劃書,心裡卻異常冷靜。

我知道這些機會來之不易,也明白芳姐和團隊為我付出的努力。但我的心裡,始終裝著《星墟》,裝著葉文婧,也裝著……那個躲在文字後麵,正艱難前行的蘇晴。

“芳姐,”我放下手中的資料,語氣平靜而堅定,“在《星墟》拍攝和宣傳期結束前,我不接任何新的影視專案。代言和綜藝可以看,但必須嚴格篩選,不能消耗過度,也不能與葉文婧的形象有衝突。”

芳姐愣了一下,隨即歎了口氣:“我知道你對《星墟》投入深,但是林夕,娛樂圈更新換代這麼快,機會不等人啊!趁著現在有熱度,多曝光,穩固地位纔是關鍵……”

“正因為我投入深,我纔要對這個角色負責到底。”我打斷她,目光堅定,“葉文婧不是一個可以輕易複製或替代的角色。我需要時間和精力,把她做到最好。這纔是長久之計。”

芳姐看著我,眼神複雜,最終點了點頭:“好吧,你有你的想法。我會把好關,儘量篩選出不影響你拍戲,又能提升形象的優質資源。”

“謝謝芳姐。”我笑了笑。

我知道我的選擇在很多人看來可能有些“傻”。放棄唾手可得的熱度和片約,死磕一個未必能爆的專案和一個複雜的角色。

但當我沉浸在葉文婧的世界裡,當我通過蘇晴的文字觸控到那個孤獨而浩瀚的靈魂時,我清楚地知道,這纔是我真正想要的表演,是我作為演員的追求。

這種明確和堅定,很大程度上,是蘇晴帶給我的。

她用自己的痛苦和才華,為我開啟了一扇通往更深表演維度的大門。而我,不能辜負這份饋贈。

幾天後,我接到一個國內頂尖電影雜誌的專訪邀請。對方明確表示,是因為看到了我在頒獎禮上感謝原作者的發言,以及近期在《星墟》劇組流露出的、不同於以往“甜妹”形象的沉靜氣質,才決定做這個深度專訪。

采訪在一家安靜的茶室進行。記者的問題很犀利,不僅涉及《星墟》和葉文婧,也觸及了我個人的表演理念和事業規劃。

當被問到為何在事業上升期做出如此“挑剔”甚至“保守”的選擇時,我沉吟片刻,認真地回答:

“我覺得演員和角色之間,是互相成就的。遇到一個真正有深度、能觸動你的角色,是一種幸運。葉文婧對我來說就是這樣的存在。她讓我看到了表演的另一種可能性——不是浮於表麵的情緒展現,而是深入到角色靈魂核心的探索與重構。這種過程需要極大的專注和投入,我不希望被其他事情分散精力。”

記者追問:“所以您是把寶都押在《星墟》和葉文婧這個角色上了?不擔心萬一效果不如預期嗎?”

我笑了笑,眼神坦然:“如果說一點不擔心是假的。但我覺得,作為一個演員,能遇到一個讓你願意全力以赴、甚至押上現階段所有籌碼的角色,本身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結果很重要,但追尋角色真相的過程,同樣珍貴。我相信,隻要過程做到了極致,結果不會差。”

我沒有再主動提及蘇晴。但我知道,我所有的選擇和言論,都根植於從她那裡汲取的養分和對那個共同守護的世界的珍視。

采訪結束後,記者私下對我說:“林老師,您和以前真的很不一樣了。更沉靜,也更……有力量了。”

我道了謝,心裡明白,這種變化,源於那個遙遠而艱難的連線。

回到劇組,我繼續投入到緊張的拍攝中。將蘇晴最新的指引,和我自身的理解,毫無保留地傾注到每一個鏡頭裡。

偶爾,在拍攝間隙,我會擡頭看看天空。無論是白日的晴空,還是夜晚的星辰,都會讓我想起蘇晴,想起她正在某處,進行著屬於她自己的、無聲的戰爭。

我們依舊執行在不同的軌道上。

但我知道,我們共享著同一份對“真實”的執著,守護著同一個孤獨而勇敢的靈魂。

繩索已經垂下,星光雖微,卻足以照亮彼此前行的路。

在診療室之外,在片場的喧囂之外,一種基於深刻理解與相互支撐的、無聲的共生關係,正在悄然生長,堅韌而綿長。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