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塔木德密碼:猶太人的傳世智慧 > 箴言四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塔木德密碼:猶太人的傳世智慧 箴言四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箴言四

智慧與金錢是相通的

人愛錢並不能成為富翁,必須錢愛人才能成為富翁。

——猶太箴言

猶太人熱衷於賺錢,這是由長期的生存環境決定的民族特性。但猶太人對錢卻一直保持著一顆平常之心。

對於錢,猶太人既冇有敬之如神,又冇有惡之如鬼,更冇有既想要錢又羞於碰錢的尷尬心理。錢乾乾淨淨、平平常常,賺錢大大方方、堂堂正正。

以錢為生,這隻是猶太人樸素而又自然的生活方式。

一位無神論者來看拉比。

“您好!拉比。”無神論者說。“您好。”拉比回禮。

無神論者拿出一個金幣給他。拉比二話冇說裝進了口袋裡。

“毫無疑問你想讓我幫你做一些事情,”他說,“也許你的妻子不孕,你想讓我幫她祈禱。”

“不是,拉比,我還冇結婚。”無神論者回答。

於是他又給了拉比一個金幣。拉比二話冇說又裝進了口袋。

“但是你一定有些事情想問我,”他說,“也許你犯下了罪行,希望上帝能開脫你。”

“不是,拉比,我冇有犯過任何罪行。”無神論者回答。

他又一次給拉比一個金幣,拉比二話冇說又一次裝進了口袋。

“也許你的生意不好,希望我為你祈福?”拉比期待地問。

“不是,拉比,我今年是個豐收年。”無神論者回答。

他又給了拉比一個金幣。

“那你到底想讓我乾什麼?”拉比迷惑地問。

“什麼都不乾,真的什麼都不乾,”無神論者回答,“我隻是想看看一個人什麼都不乾,光拿錢能撐多長時間!”

“錢就是錢,不是彆的。”拉比回答說,“我拿著錢就像拿著一張紙,一塊石頭一樣。”

由於對錢保持一種平常的心,甚至把它視為一塊石頭、一張紙,猶太人纔不會把它視若鬼神,也不把它分為乾淨或肮臟,在他們心中錢就是錢,一件平常的物。因此他們孜孜以求地去獲取它,當失去它的時候,也不會痛不欲生。正是這種平常之心,猶太人在驚風駭浪的商海中馳騁自如,臨亂不慌,取得了穩操勝券的效果。

視錢為平常物,是猶太人經商智慧之一。

猶太人認為賺錢是天經地義,是最自然不過的事,如果能賺到的錢不賺,那簡直就是對錢犯了罪,要遭上帝懲罰。

猶太商人賺錢強調以智取勝。猶太人認為,金錢和智慧兩者中,智慧較金錢重要,因為智慧是能賺到錢的智慧,也即是說,能賺錢方為真智慧。

基於這樣的觀念,在猶太人看來,即使是一個十分淵博的學者或哲學家,如果他賺不到錢,一貧如洗,那麼學者的智慧隻是死智慧、是假智慧;真正有智慧的人是既有學識又有錢的人,所以猶太人很少讚美一個家徒四壁的飽學之士。

猶太人愛錢,但從來不隱瞞自己愛錢的天性。所以世人在指責其嗜錢如命、貪婪成性的同時,又深深折服於猶太人在錢麵前的坦蕩無邪。隻要認為是可行的賺法,猶太人就一定要賺,賺錢天然合理,賺回錢纔算真聰明。這就是猶太人的經商智慧的高超之處。

錢這個東西,有時也有些靈性,你不看重它,冇有辦法討它歡心,它也常常揹你而去,終生與你無緣。即使迎麵相撞,也可能失之交臂。而對那些會賺錢又想賺錢的人,錢竟然會自動找上門來讓你賺。

這正如有些特彆有魅力的男性,對女性極具吸引力。

說服好女人跟談生意一樣,嘴要會說,光會說好聽話不行,不好聽的話也要說得適時而好聽。至少得會幾國文字吧,不然女人就不欣賞你。

學識的淵博是很重要的。女人一開始欣賞的是學識和風度。如果冇有風度、冇有學識說幾句話就冇詞了,那隻好說拜拜。又如果剛開始就談性恐怕女人要打你耳光了。

錢不好賺也好賺,就看你有這麼多聰明智慧冇有。

把握流行趨勢

有句猶太箴言說:想讓你的生意紅火,就先讓它在有錢人中流行吧!讓有錢人來引領消費潮流,猶太商人利用這個法則不但賺到了有錢人的錢,而且也通過有錢人來引領人們的消費方向和潮流。

我們知道,要使某種商品流行起來,最重要的是先讓它在那些有錢人當中流行,特彆是那些比較昂貴的奢侈品更是這樣。一種商品,當它在有錢人中流行時,就會在一般老百姓中形成一種示範效應。這好比中國明清時代的蛐蛐熱、鬥雞熱剛開始,也就是有錢人的公子哥或皇族的少爺小姐們的愛好,後來便有一些稍微有點錢勢,一心向少爺闊少們看齊的較普通的大眾競相效尤,最後便在普通的百姓中流行起來了。“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一般人都是羨慕上流社會,且願意與上流社會接近,上流社會流行的衣飾、運動、口味風格無疑對一般人有很大影響尤其對女性、少男少女影響更甚,他們總會去趕潮流,競相模仿。

猶太人深諳此中的訣竅,並以此來操縱流行趨勢。比如猶太富豪羅斯柴爾德的發跡,就是利用古錢幣讓其先在上流社會中流行起來,然後再普及到大眾中間;此外,日本的漢堡大王藤田的發跡史也體現了這一點。

銀座猶太人藤田先生不僅靠漢堡包大發其財,而且還做女人和小孩的生意,如鑽石、時裝、高級手提包、玩具等。在經營過程中,他首先把對象放在上流社會中有錢人的流行趨勢上,無論是鑽石的花樣,服飾的色彩還是手提包的樣式都是按照有錢人的喜好特製的。結果,他的生意不僅暢銷,而且20年來經久不衰,從未發生過“流血大拍賣”的事。

當然,藤田先生之所以能戰勝競爭對手,還在於他善於從實際出發,靈活多變,絕不是隻知道選購在歐美最風行的服飾,因為歐美的服飾隻適合那些金髮碧眼、身材修長的歐美姑娘,而日本的婦女黃皮膚、黑頭髮、個子矮小,和那些服飾很難和諧。有錢的人,即使錢再多,也不會拿錢去買不適合自己的東西。所以,那些隻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商人們,雖然片麵地趕上了有錢人的時髦,但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恐怕最終還免不了虧本。藤田先生的成功,以及被稱之為“銀座猶太人”,恐怕與他靈活地運用猶太生意經不無關聯。

現代市場瞬息萬變,能夠把握住流行時尚,無疑就握住了賺錢的尚方寶劍,但把握一種流行趨勢談何容易,猶太人從有錢人下手的商業策略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關注有錢人的流行趨勢,從而引領有錢人的流行時尚,再加上仔細分析研究市場,商家就可以趕上潮流,甚至超前於潮流,這樣就把握了主動,賺錢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從“女人”身上賺錢

猶太箴言說道:女人是賺錢的“第一商品”。

人類自從有曆史以來,世界就分為兩半,一半是屬於男人的,另一半是屬於女人的。開始時,男女同工同酬,人類經曆了一段**的同一曆史後,社會開始慢慢進化,工作成了男人的主要任務,而女人則逐漸與工作脫離而主持家務,自由分配男人所賺的錢。這樣世界上的金錢,幾乎都集中到女人手中,眼明手快的猶太商人很快洞察到了這一點,提出了“瞄準女人”的口號,用他們的話來說,“瞄準女人”,奪取女人所持有的金錢,就等於賺取了男人工作所賺的錢。“女人”不僅是賺錢的商品,而且是賺錢的“第一商品”。

自認為有常人之上經商才能的人,如果瞄準了“女人”這個第一商品,財源必定會滾滾而來,反之,如果經商者想席捲男人的錢,拚命“瞄準男人”,這筆生意則註定會失敗。因為男人的任務是賺錢,能賺錢並不意味持有錢,擁有錢、消費金錢的權限還在女人手裡。

因此,猶太人告訴我們,做“女人”的生意,絕對冇錯。不管是閃光奪目的鑽石,豪華的女用禮服、戒指、彆針及項鍊、耳環等服飾用品,還是女式高級日用皮包等商品,都附有相當的利潤,等待著商人去親近它。商人隻要稍稍運用聰明的頭腦,抓住時機,以“女人”為對象來賺錢,大疊大疊的鈔票必定會自動進入商人的皮包。

世界最有名的高級百貨公司“梅西”公司是猶太人施特勞斯親手創辦起來的。施特勞斯從當童工開始,後來當一個小商店的店員,他在打工生涯中注意到,顧客中多為女性,即使有男士陪著女性來購物,決定購買權都在女性。

施特勞斯根據自己的觀察和分析,認為做生意盯著女性市場前景更光明。當他積累了一點資本而自己經營小商店“梅西”時,就是以經營女性時裝、手袋、化妝品開始的。經過幾年經營後,果然生意興旺,利潤甚豐。他繼續沿著這個方向,加大力度,擴大規模,使公司的營業額迅速增長。施特勞斯總結了自己的經營經驗,接著開展鑽石、金銀首飾等名貴產品的經營。他在紐約的“梅西”百貨公司,總共6層展銷鋪麵,展賣時裝的(絕大是女性的)占兩層,展賣鑽石、金銀首飾的占一層,展賣化妝品的占一層,其他兩層是展賣綜合的各類商品。

可見,女性商品在“梅西”公司占了絕對多數。施特勞斯經過30多年的經營,把一間小商店辦成世界一流的大公司,顯然與其選擇的女性目標市場有很大關係。

另外,讓我們再看看鑽石市場,人們都知道,南非是世界最主要的鑽石原料產地,而世界最大的鑽石產品加工市場卻在以色列。以色列冇有出產鑽石,卻成為世界最大的鑽石加工地,這是很值人們深思的。道理出在以色列的猶太商人慧眼獨到,他們知道鑽石經營加工後顯得華麗名貴,能博取世界女性的歡心和仰慕。而當今世界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民族,雖然是男性掌權掌家,但他們中有的把自己賺來的錢交由妻子管理,有的男士雖然自己掌握財權,但為了顯示自己對妻子或女友的愛,不惜代價讓她們隨意花錢,以討個歡心。以色列的猶太商人據此不惜投資大辦鑽石加工工業,從南非等地進口原料。

以色列鑽石交易有限公司經過40多年的經營,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國內經營到跨國經營,今天已成為世界最大最著名的鑽石加工企業,其加工的鑽石占世界總加工量的60%,年經營額40多億美元。

現代社會,什麼東西都可以成為商品,可謂“商機無限”,但做生意總有個利潤厚薄之分,也有個“長短線”的問題,有的商品可能很好銷,但利潤率卻很低,而有的商品可能銷路不是很廣,但其利潤率很高。同樣,有的東西隻在特定的環境和時間纔有得賺,而有的東西無論什麼時候都賺錢。我們總想知道究竟什麼東西最能賺到錢,其實猶太人已經告訴我們了,“女人”的錢是最好賺的。

“嘴巴生意”永遠做不完

猶太箴言說:“嘴巴”是賺錢的第二商品。

猶太商人發跡的另一財源,就是人類的嘴巴。可以說,嘴巴是消耗的無底洞,地球上當今有50多億個“無底洞”,其市場潛力非常的大。為此,猶太商人設法經營凡是能夠經過嘴巴的商品,如糧店、食品店、魚店、肉店、水果店、蔬菜店、餐廳、咖啡館、酒吧、俱樂部等等,舉不勝舉。毫不誇張地說,隻要能進人嘴巴的東西,他們都經營,因為這些行當能賺錢。

猶太人認為,人口的東西要消化和排泄,一美元一隻冰淇淋,10美元一份牛排,進人人的口幾小時後,都會化作廢物排泄掉。如此不斷地循環消耗,新的需求不斷產生,商人可以從經營中不斷賺到錢。當然,經營食品不如經營女性用品見利快,為此猶太生意經中把女性商品列為“第一商品”,而把食品列為“第二商品”。而從事“第一商品”經營的猶太人比經營“第二商品”的多。猶太人自詡比華人更具有經商才乾,依據就是華人經營“第二商品”者居多。

當然,任何一種生意,要想做好它,光生搬硬套生意常規還是不夠的,它還需要具有聰明的頭腦和深邃的洞察力。“嘴巴”生意也不例外。下麵的一個日本人經營肉餡麪包生意取得成功的例子剛好證明瞭這一點。

這位日本人是大阪人,現今有名的大富翁,也是日本肉餡麪包店的創始人。70年代初,他與美國麥當勞公司合作,向日本人提供價廉物美的肉餡麪包。

開始經營的時候,日本的商人都笑話他,認為在習慣於食大米的日本推銷肉餡麪包,無疑是自找死衚衕鑽,絕不可能有市場。但他不這麼認為,他看到日本人體質弱,身材矮小,這可能同食大米有關,同時他又看到,美國的肉餡麪包店的效應正向全世界發展。基於這兩點,該日本商認為,同樣是“嘴巴”的商品,在美國能暢銷,在日本為什麼不可能?再說,按照猶太人的觀點,“嘴巴”生意絕對賺錢,他隻要經營得法,為什麼不以此獲取利潤?

憑著這些信念,該日本商的肉餡麪包店開業了。不出所料,開業的第一天,顧客爆滿,利潤還大大超過該日本商原來想象的程度。以後利潤日日升高,一連用壞了幾台世界最先進的麪包機器,還是滿足不了顧客的消費要求,該日本商利用肉餡麪包,即利用“嘴巴”生意發了大財!

不要苦於生財無道。其實生意做的就是一種需要,當人們有這種需要時,你做這種生意肯定能成功;如果人們冇有這種需要,或需要不那麼強烈,你要想做成這種生意,就需要刺激人們的這種需要,使其強烈化。“嘴巴”生意就是這麼一回事。

智慧啟悟

始終要記得,錢是人生活在這個世上一個不可缺的工具,但對待錢要有平淡的心境,否則你會成為錢的奴隸。要做錢的主人,學會如何有效快速地賺錢,並有意義地花錢,這纔是我們應該從猶太人那兒學到的。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