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木德密碼:猶太人的傳世智慧 箴言五十六
-
箴言五十六
朋友是可靠的避難所
一個人,可以冇有鮮花和掌聲,但不能冇有友情和理解。
——猶太箴言
在猶太人看來,每一種金屬都是由許許多多的“微粒子”組成,它們遵循一定的法則不停地從事忙忙碌碌的運動。因此,猶太人認為金屬也是活的。
用力擠壓一塊金屬,隔一段時間後把手放開,從外表上看,這塊金屬也許並冇有什麼改變,但是這塊金屬的內部一定有過很劇烈的變化。
因此,一種東西和另一種東西接觸時,一定會互相影響、互相滲透。
同樣道理,當一個人和另一個人接觸時,一定也會產生出同一種現象——甲的一部分進入乙的心中,乙的一部分進入甲的心中,但兩個都毫無感覺。分手後,也許連對方的麵孔和名字都已忘懷,但是兩人的內部卻已經起了微妙的變化,不再是先前的人了。醜惡和善良都可能潛移默化地進入人的內心深處。
猶太人對於交友是非常慎重的,時時小心,處處提防。每當他們遇到一個人時,他們都會思索一個問題:應該花多少時間接觸那個人?又該沾上多少他的習性呢?
但是,猶太人又認為冇有朋友的人就如同失去手臂一樣。因此,他們把朋友分成三種:第一種是像麪包的朋友,這種朋友是經常需要的;第二種是像菜的朋友,這種朋友是偶爾需要的;最後一種是像病的朋友,這種朋友應儘量避開。
冇有一個人能獨自成長或獨自墮落,所以在猶太人看來,尋求一個適合自己的朋友是人生中一件很重要的事。
正如猶太格言所說:“走進香水店,就是什麼都不買,也會沾上芳香的氣味。”
猶太人認為,人需要有朋友一起吃飯、一起喝酒、一起學習《聖經》,一起學習《塔木德》……給自己找個朋友,對他傾訴心底所有的秘密——關於《聖經》和世俗生活的秘密。
“畫圈者”豪厄生活於公元前5世紀的羅馬帝國早期。他不但是一位著名的學者,還被認為是魔法師,尤其擅長求雨。他的綽號“畫圈者”大概來自他求雨時最壯觀的技藝表演:他在地上畫一個圈,和他的祈禱者一起站進去,雨不多不少正好滿足莊稼的需要。當雨下夠了,他就再祈禱,雨就停了。
在路上走的時候,“畫圈者”豪厄看到有個老人在栽豆莢樹。他問那人需要多長時間這棵樹才能結果子,那人回答說要70年。
豪厄坐下來吃東西,覺得昏昏欲睡,他躺下睡著了。在越睡越沉的時候,他周圍的石頭升起把他遮在裡麵,這樣從外麵就看不見他。他一口氣睡了70年。
醒來的時候,他看見有個人正在摘樹上的果子。
“你是栽這棵樹的人嗎?”豪厄問。“不,我是他的孫子。”那人說。
“很顯然,我睡了70年!”豪厄驚訝地叫起來。
然後他注意到自己的那頭驢子已經繁殖成了一群,在田野裡徜徉。
豪厄回到原本自己生活的地方。
“‘畫圈者’豪厄的兒子還活著嗎?”他問那兒的人。
“他的兒子不在了,”人們說,“不過他的孫子還活著呢!”
“我是‘畫圈者’豪厄。”他說,但是冇人相信他。
豪厄離開家,來到他學習的地方,看到很多學者正在一起學習。
“法律對於我們就像在‘畫圈者’豪厄的時代一樣清楚,”他聽見學者說,“因為不論什麼時候豪厄來到學習的地方,他總能澄清學者們閱讀文字時遇到的問題。”
“我是豪厄。”他興奮地對他們大聲說。
但是學者們不相信他,他們也不願意表示他從前受到的敬意。
豪厄受到深深的傷害,他祈求死去。他的祈禱得到迴應,他死了。
從這個悲劇可知,友誼猶如生命的陽光,缺少友誼,不如死去。猶太先賢對此認為,要麼和朋友在一起,要麼去死。
在猶太人看來,朋友比世上所有的錢都珍貴。為了朋友,可以犧牲生命。
有兩個親密的朋友,因為戰爭被分開而生活在不同的王國。
有一次,其中的一個去看望另一個,因為他來自敵國,所以被當做間諜囚禁起來,判了死刑。
再多的懇求也救不了他的命,所以他乞求國王發一次善心。“陛下,”他說,“你讓我回自己的國家待一個月料理好後事,這樣我死了以後我的家庭還能得到照顧,月底我就回來接受死刑。”
“我怎麼能相信你還會回來?”國王說,“你給我什麼保證?”“我的朋友可以保證,”這個人說,“如果我不回來,他可以替我死。”
國王把這個人的朋友帶來,驚訝地發現他的朋友對這個條件表示同意。
到了這個月的最後一天,太陽落下去,那人還冇有回來。國王下令把他的朋友處死。就在刀即將落下的時候,那個人飛快地趕回來了,把刀擱在自己的脖子上。可是他的朋友阻止了他。
“讓我替你死吧!”他請求道。
國王被深深地感動了。他下令把刀拿開,兩個人都得到了寬恕。
“既然你們有這麼深的愛和友誼,”他說,“我懇求你們讓我也加入進來吧。”從那一天起,他們都成了國王的朋友。
智慧啟悟
為自己找一個朋友,生命會多一份精彩。忠誠的朋友是可靠的避難所;如果誰找到這樣的朋友,就好比發現了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