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拿命搏上位,全網跪了 第8章
來的郵件,是一份商業提案會議材料,上麵赫然寫著:副講解人——林知秋。
我盯著名字看了很久,慢慢把筆放下。
終於明白,我不隻是顧行安排在“場麵”上的一枚棋子。
他在逼我——從工具,變成對手。
5
局中人,從不喊疼江南國際會議中心東廳,早上八點五十五分。
我站在講解台側的預備區,身上西裝筆挺,妝麵沉靜,指尖卻隱約發麻。
台前是四位企業高管、三個基金代表、一個市政產業項目聯合委員會主席,以及無數雙打量的眼睛。
副講解人。
顧行給我的頭銜,是現場唯二具名在提案材料上的身份之一。
另一位,是他自己。
五天前我還隻是個客戶接待員。
現在,我站在台上,必須以精準語言迴應質詢、劃出邊界、推演風險、同時維護顧氏控股項目話語權。
全場落座後,顧行最後一個走進會場。
他穿著深灰三件套,神情冷峻,步伐不緊不慢,卻每一步都像敲進我耳膜的鼓聲。
站到我身邊時,他隻低聲一句:“開場五分鐘由你頂。”
我幾乎本能脫口而出:“我冇準備——”話未說完,他已側身讓位。
我走上前,麵對投影螢幕的白光,深吸一口氣。
“各位上午好。
我是顧氏本次產業方案聯合執行項目的協同分析人林知秋,以下由我為大家說明——星環文商園區的一期結構佈局及資金拆解邏輯。”
第一句話出口,我聽見自己的聲音在麥克裡顯得沉穩清晰,冇有一絲顫抖。
我順著顧行整理的邏輯,從交通接駁分析開始,依次講解核心商圈構成與流量模型。
三分半後,開始接受提問。
來自盛源資本的李總打斷我:“請問你剛提到的C2段商業體為何要獨立覈算,它不是主園區結構之一?”
我點開備份圖紙,冷靜解釋:“因C2段處於高架橋延展遮光帶區域,預估人流分佈與整體動線分化嚴重,風險高於主園區平均線12.6個百分點,需單獨建立緩衝賬戶進行資金融控。”
話音落地,對方冇再說話。
我冇看顧行的臉。
但我知道,我第一關,過了。
提案進入下半段時,由他接手。
全場注意力重新聚焦到那個冷靜沉穩、條理分明、字字殺伐的男人身上。
顧行說話的節奏極慢,卻殺傷力極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