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已經從良好多年 第5章 聖旨 特授以冊寶,立為皇太子妃。…
-
聖旨
特授以冊寶,立為皇太子妃。……
可她眼珠子一轉,便知這些事情不能說。
“回嬤嬤,不曾有過。”
楊嬤嬤滿意一笑,接下來幾日,便教她香道、茶道。
一連學了半月,尹采綠一張小臉兒越發瘦削了。
好在,半月的時間,聖旨下下來了。
崔婉清預料得冇錯,有先皇後口諭的婚事,隻要太子同意了,便再無阻礙。
皇上冇道理硬要反對自己的先皇後。
隻是在此之前,宮中已派出一小隊前往隴州,將薛靜蘊十年來所有言行舉止、書畫墨寶,整理成冊遞往宮中,由禮部查驗。
隻崔老爺子一句:“靜蘊乃我崔氏名門之女,父族勳貴,母族清望,才德非尋常閨閣所能養出。”
皇帝點了頭,貴妃卻道:“還是該召此女進宮覈查一番。”
太子妃所涉乾係重大,皇帝應允。
尹采綠不知事情輕重,崔婉清卻很慌張,貴妃不是太子生母,也不知此番進宮會不會出什麼差錯。
一大早,尹采綠乘著宮裡派來的馬車進了宮。
走前崔婉清問她:“可有什麼暗疾冇說出來的?”
太子妃須得身體康健,纔好為皇家開枝散葉。
尹采綠搖頭,比起暗疾,她更怕有人叫她寫字。
可偏就因為薛靜蘊才名在外,才越是冇有人專門叫她寫字。
除此之外,應是冇有破綻在身上了。
馬車一路到了宮門,內侍叫她下車換上軟轎。
再走一程,走到前麵那道門,就要下來用走的了。
下轎的時候,尹采綠在紅牆邊上見到一人。
太子正負手立於牆下,穿著玄色織金的蟒袍,廣袖墜地如流雲。
尹采綠穩了穩心神,邁步朝他走去。
“給殿下請安。”
趙清垂眸看她,她兩手交疊於腹前,低眉斂目,模樣甚是恭謹。
“免禮,跟孤來。”
趙清在前麵走,步幅擊出唰唰聲響,尹采綠落後半步跟上。
兩人沉默走了許久,趙清忽地開口道:“你不用害怕,待會兒隻需正常拜見孤父皇與張貴妃。”
尹采綠點頭,可她從未進過皇宮,見過皇帝。
一路走,免不得要一路打量,漢白玉的欄杆,青石板的路,飛簷上排列的瑞獸……日光有些晃眼,尹采綠又連忙垂了頭。
太子又道:“一會兒會有太醫前來為你看脈,也不必害怕。”
尹采綠點頭,太子見她不出聲,便回頭看她。
此女不愛說話。
也好,嫻靜端莊的性子,不輕浮,正適為皇家婦。
尹采綠見他看她,又不知他為何看她。
索性抿起唇來朝他笑。
太子忙垂下眼,轉過身,繼續往前走。
“嬤嬤可都教過你宮中規矩了?”
尹采綠剛要點頭,終於想起來自己點頭他看不見,他走在前麵。
便道:“教過。”
這纔想起,自己剛剛見太子時,禮行得不全。
她連忙快走了兩步,拉了拉他的衣袖。
趙清感覺有人拽他,納悶這宮裡怎會有人這般失禮。
回頭卻見她,雙腳併攏,雙手交疊放在身前,右手在上,左手在下,然後緩緩下蹲……
“太子殿下萬安。”
趙清愣住,頗有些錯愕地看她,這禮比剛剛見麵時那禮行得要大些。
又見眼前人擡起頭,眨了眨眼,問他:“這樣可對?”
趙清唇角掛了笑,端於腹前的手垂下:“很對。”
盛宇帝剛剛午睡醒來,由內侍提醒道:“皇上今日召了薛家女進宮,算時辰快到了。”
“到了宣她進殿候著便是,貴妃呢?”
“回皇上,娘娘午睡還冇醒呢。”
“等她醒了再叫她過來見薛家女。”
尹采綠被太子送至殿門,太子便不再送了。
“父皇未召孤,孤就在殿外等你。”
尹采綠雖害怕,卻很快被這金碧輝煌的乾清宮吸引了目光。
內侍前來引她:“薛二小姐,皇上讓您到偏殿先坐坐。”
尹采綠點頭,想起薛夫人教她的,從荷包裡拿出幾顆金瓜子來:“勞煩公公。”
內侍接了金瓜子:“小姐厚賜,您當心腳下,待會兒若有小太監過來上茶,您也彆多喝。”
尹采綠在一方椅子上坐下後,不久果然有小太監端了茶上來。
她剛剛走了好長一截路,穀雨過後,天氣一日比一日熱,現在有些口渴。
若不是剛剛內侍那句吩咐,她真要端起茶杯牛飲了。
但她隻是端起來嗅了嗅,揣度著,這是陳茶。
往年江南采下來的那些茶,總要在朱門繡戶裡轉上一圈兒,大家都嚐個遍以後,剩下的那些,才作為貢品送到盛京。
這茶難喝,她不喝便不喝。
接下來又難掩好奇地打量著殿中一切精雕細鏤,不知等了多久,絲毫不知這是貴妃給她的下馬威。
半個時辰以後,張貴妃頂著華蓋到來,午後日曬,她虛虛掩著額頭,瞧了眼殿外站著的太子。
“太子,皇上就在裡頭呢,怎的不進去?”
趙清答:“父皇未召孤。”
“瞧你,本宮進去幫殿下通傳一聲便是。”
趙清卻未應,隻道:“娘娘,薛家小姐來了,已經等候多時。”
他有些自責,因為自己的原因,倒連累她了。
若母後還在就好了,定不會叫她吃這樣的苦楚。
張貴妃冇再理會太子,獨自進了殿,先倚在了皇上身邊兒。
盛宇帝佯裝發怒:“你這像什麼樣子,給朕站直了!”
張貴妃又立馬站直身子,嘟著嘴:“臣妾給皇上研墨還不行。”
“研墨可以,歪著身子研墨不行,你把這裡當成什麼地方了。”盛宇帝朝四周看了看,周身太監都還垂著目。
張貴妃點點頭:“是是是。臣妾剛剛在殿外遇到太子了,本想帶他進來給皇上請安的,他卻不,還叫咱們快些見過薛小姐,好把人放出去呢。”
盛宇帝臉色沉下來:“太子妃還冇定下來,他說的是什麼胡話,他不進來見朕就算了,以後也彆想進來。”
張貴妃剛剛站直的身子又彎下去,伏在皇上胸口:“皇上您消消氣,消消氣。”
“朕還有摺子未批,便先批過摺子,再宣那女子覲見。”
張貴妃抿唇笑著:“自然是國事重要,皇上真乃聖君。”
其實薛家女為太子妃,甚合貴妃心意。
薛侯府早在兩代之前,就開始冇落了,勳貴人家凡能長久繁盛下去的,皆是子弟爭氣,在科舉上走得好的。
薛家如今隻是藉著祖上根基做些小官,晚輩裡冇有出色的。
當初侯府落成時也是滿城豔羨的勳貴高門呢。
可那女子是皇後選的,貴妃討厭皇後,皇後會喜歡的女子,自然也討厭。
也不知皇後給他兒子選了個什麼樣的女子,是否也如她本人那般,為人古板又無趣,可讓男人尊重,卻不讓男人喜歡,在這後宮裡光有人尊重又有什麼用呢,日子難熬啊,怪不得早早地就去了。
趙清在殿外等至申時末,文文過來找他:“實在是有要事,太傅在府中等您呢。”
太傅的事情,自是要事,趙清不敢耽擱。
他回頭看了眼偏殿的方向,終是拔步離開。
今日之事,無非是她為太子妃,成與不成的差彆,她是母後看中的女子,應當應付得來。
坐著坐著,尹采綠實在是等得累了,還須得時刻保持儀態。
她見左右無人,索性塌下腰,稍稍鬆懈了片刻。
這腰後放著的軟墊子,倒也真是舒服。
人一鬆懈啊,無論是身體,還是腦子,都一併鬆懈了,她整個人變得迷迷瞪瞪的。
直到進來一位提著箱子的太醫。
“臣奉皇上貴妃之命,來為薛小姐看脈。”
尹采綠勉強坐直了身子,將手伸了出去。
太醫按脈查色一番,重點查驗有無暗疾、瘢痣、殘疾,又記錄身形豐瘠、膚髮色澤,小姐臻首娥眉、骨肉勻稱、膚白髮密,符合容止標準。
過了大概一炷香的時間,太醫收回手,恭敬對她道:“小姐身體一切都好,隨臣來麵見皇上貴妃。”
若是她身子不大好,便冇有見皇上貴妃的必要了。
尹采綠強打起精神站起來,走出門被太陽一曬,腦袋眩暈得差點站不住。
她跟在太醫身後,晃了晃腦袋,將姿態尚且維持得住。
皇上與貴妃擡眸看去,踏入殿內的女子站如青竹,眉眼低垂,步伐不疾不徐,聲如溫玉。
“給皇上請安,給貴妃娘娘請安。”
隨後三跪九叩,姿態做得那叫一個足。
盛宇帝有著一雙深不見底的瞳孔,唇常年抿得冷硬,不怒自威。
這女子朝他行的禮,叫他神情緩和了些。
他想起了一個人,那人也是這般,明明已是多年夫妻了,生前總是把禮數做得一板一眼,他見著皇後日日在他麵前叩拜,到後來,已是厭惡多過喜愛。
斯人已逝,他無心厭惡,隻剩懷念。
“你就是韶容口中的女子。”
俯身叩拜之時,脊背如山巒,背上一串珠玉平直,有她身上的影子。
尹采綠不知韶容是誰,斂眉不作答。
貴妃道:“是個好孩子,難怪姐姐喜歡。來人,將本宮備好的禮拿來。”
盛宇帝看了貴妃一眼,貴妃很好。
貴妃身邊的侍女遞來一隻錦盒,打開錦盒,裡麵是一串紅瑪瑙串成的珠子,有異香。
是件極珍貴之物。
“好孩子,你過來,不必害怕,皇上與本宮叫你來,本也隻是想見你一麵,不是當真要審查你什麼。姐姐走的早,可憐太子,唉,不說那些了,你與太子成婚冇有當母後的做主,有任何事情來找本宮,也是一樣的。”
尹采綠覺得貴妃甚是麵善,與薛家二伯母一樣熱情。
“多謝貴妃娘娘,臣女與太子殿下成婚之事,貴妃可完全代替皇後孃娘嗎?”
尹采綠腦子現在轉得很慢,從貴妃那一長段話裡,隻能提取到一句資訊。
貴妃變了臉色,皇帝唇角下壓,威嚴道:“皇後是皇後,貴妃是貴妃,貴妃代替不了皇後。”
尹采綠垂頭,表示知道了。
盛宇帝現在覺得這女子不太聰明,貴妃怎能代替皇後,他還冇打算將貴妃的位份再往上擡,此話一出,今後也不想再擡。
皇後是他那古板無趣的妻子,而貴妃隻是寵妃。
貴妃又忙讓嬤嬤把瑪瑙手串送過去:“孩子小說錯話,皇上彆生氣。”
尹采綠接過手串,冇覺得自己哪裡說錯了話,那不都是貴妃的意思嘛。
之後,皇帝無心為難此女,貴妃更對此女無異議,寒暄幾句後,見她於禮儀言行上皆表現得無差錯,便叫她離開。
孟夏望日,薛府中門啟扉。
薛興昌率全家三房眾人立東階,妻女立西階,皆著朝服。
男用烏紗帽、團領衫、革帶;
女用翟冠、霞帔、大袖衫。
宣旨太監著紫花羅袍,捧聖旨由中門入,後隨捧冊官捧太子妃金冊兩葉、捧寶官捧太子妃龜鈕金印。
薛興昌率全族跪接,動作徐如流水。唯薛靜蘊行肅拜,雙膝齊屈,手至地而頭不下低。
“歲次甲子,仲夏吉旦。
皇帝製曰:朕惟乾坤定位,陰陽合德;家國同構,伉儷協恭,乃宗廟社稷之重本。皇太子承祧宗祧,儲位既正……
薛侯之女靜蘊,幼承庭訓,夙嫻禮度。觀其容止,察其言行,四德鹹備。
今特授以冊寶,立為皇太子妃。爾其恪遵婦道,佐太子以仁孝,輔儲闈而賢明。協和九族,表率六宮,庶幾上承宗廟之靈,下副臣民之望。欽哉!
賜金冊、寶印,敕禮部擇吉行冊立大典。
故茲詔示,鹹使聞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