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命送我熱搜,我拿骨灰反殺 第1章
為博流量,我接受了驚悚挑戰:與殺人狂遺物共度一夜。
開播五分鐘,觀眾嘲笑道具太假,劇本拙劣。
午夜鐘響,彈幕突然尖叫:“主播快跑!
他就在你身後!”
我僵硬回頭,血腥氣息撲麵而來——“謝謝觀看,”我對著鏡頭微笑,“但今晚的主角不是我。”
身後殺人狂的慘叫劃破夜空,我舉起真正的“遺物”:他親生兒子的骨灰盒。
手機支架上的螢幕燙得嚇人,滾動的彈幕幾乎要溢位來。
就這?
五毛特效都算不上!
主播身後的血手印是番茄醬吧?
我賭十包辣條!
劇本痕跡太重了,散了散了,隔壁跳舞去。
“殺人狂喬納森的珍藏匕首”?
笑死,拚夕夕包郵嗎?
九塊九要不要?
我,林晚,對著攝像頭擠出一個恰到好處的、帶著絲顫抖的微笑,手指悄悄拂過桌上那柄造型誇張、刃口卻明顯是鈍鐵的“古董匕首”。
冰涼的觸感順著指尖蔓延,卻壓不住心底那點焦糊的燥熱。
直播間人數在開播五分鐘內衝上一個小高峰,然後像破了的氣球,嗤嗤地往外漏氣。
嘲諷和質疑是主旋律,偶爾飄過一兩條“主播膽子好大”、“氛圍有點瘮人”的,也迅速被淹冇。
背景是我精心佈置的“凶宅”角落——租來的郊區老房子客廳,掛滿了蛛網裝飾,牆上潑灑著暗紅色的顏料,一台老式顯像管電視機螢幕閃爍著雪花,發出滋啦的噪音。
一切都在努力迎合那個流傳在都市傳說裡的“殺人狂喬納森”的調性。
而挑戰的核心,就是與這位據說肢解了十三個受害者的瘋子的“遺物”共度一夜。
這把匕首,據“可靠”訊息源稱,是他最鐘愛的工具。
“家人們,這氛圍感…真的不上來嗎?”
我壓低聲音,讓聲線裹上一層故作神秘的沙啞,身體配合著抖了一下,“我總覺得後頸涼颼颼的,好像…好像有什麼東西在盯著我看。”
彈幕刷過一片演技浮誇、涼是因為空調開太大了吧、主播下次編好劇本再來。
心底那點微弱的火苗,被這些冰冷的評論澆得隻剩青煙。
過氣網紅不如狗。
半年前我還是個能接點小廣告的美食探店博主,如今卻隻能靠這種獵奇的玩意兒,試圖從流量指縫裡摳出一點殘羹冷炙。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