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穿農家子,科舉來揚名 第25章 市集購牛 歸途揚眉
------
市集購牛歸途揚眉
翌日清晨,天色尚未大亮,陳家的氣氛卻不同往日,帶著一種鄭重的期盼。
堂屋裡,油燈被撥得比平時亮堂許多。陳滿倉和陳延峰父子倆麵對麵站著,神情嚴肅。那個沉甸甸的舊木匣再次被請了出來,放在桌上。陳滿倉用微微顫抖的手,極其小心地,將裡麵一串串用麻繩穿好的銅錢取出來。每一貫錢(一千文)都沉甸甸的,摩挲得光滑的銅錢在燈光下泛著暗沉的光澤。
他數出二十貫,動作緩慢而專注,彷彿在對待什麼易碎的珍寶。數完後,又反複清點了兩遍,確認無誤。然後,他找來家裡最結實的一塊厚麻布,將這二十貫銅錢分成兩包,一包裝十貫,一包裝十貫,再用麻繩將布包捆紮得嚴嚴實實,打了個死結。
陳延峰在一旁默默看著,呼吸都下意識地放輕了。這幾乎是家裡積蓄的三分之一,一筆巨大的財富,即將被帶出家門。他接過父親遞來的那個更沉一些的布包,感覺手心都被壓得發燙,下意識地捂緊了胸口。
「當心些,路上莫要與人搭話,看好錢袋。」陳滿倉低聲叮囑,聲音有些乾澀。他自己也將那個五貫的布包貼身藏好,外麵又套了件舊褂子遮掩,仍不放心地用手按了按。
父子倆相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緊張與興奮交織的複雜情緒。
就在這時,一個小小的身影從裡屋鑽了出來,是陳彥。他睜著烏溜溜的大眼睛,看著整裝待發的祖父和父親,小臉上寫滿了渴望,小聲央求道:「爺爺,爹……帶彥兒一起去吧……彥兒想去看大牛牛……」
陳延峰正全身緊繃地護著懷裡的钜款,心裡七上八下,一聽兒子這話,下意識地就皺緊了眉頭,眼神一橫,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胡鬨!我們是去辦正事,不是去玩!乖乖在家待著!」
他平日裡雖疼愛兒子,但此刻壓力巨大,語氣不由得重了些。陳彥被父親罕見的嚴厲嚇了一跳,小嘴一癟,眼眶瞬間就紅了,委屈巴巴地低下頭,不敢再吭聲,小模樣可憐極了。
陳滿倉看著孫兒這樣,心裡也軟了一下,但想到帶個孩子確實不便,便沒說話。
陳彥卻是個機靈的,見求父親無用,立刻轉身,邁著小短腿就噔噔噔跑向後院,找到了正在喂雞的奶奶王氏,一把抱住奶奶的腿,小臉埋在奶奶衣襟裡,帶著哭腔哼哼:「奶奶……奶奶……彥兒想去鎮上……想看牛牛……爹好凶……」
王氏最見不得小孫兒這副委屈樣,立刻心疼得不行,放下雞食盆,拉著孫兒的手就來到前院,對著正準備出門的兒子和丈夫道:「凶什麼凶!看把孩子嚇的!帶彥兒去怎麼了?讓他去見見世麵也好!你們倆大男人還看不住一個孩子?再說了,彥兒福氣大,上次要不是他,你們能想著做陷阱?能逮著鹿?能有錢買牛?帶他去!說不定還能沾沾他的福氣,挑頭好牛回來呢!」
老太太一番連消帶打,又是心疼又是講理,還把「福氣」搬了出來,堵得陳延峰無話可說。陳滿倉沉吟了一下,想到孫兒確實有些不同尋常的「運氣」,便歎了口氣,揮揮手:「罷了罷了,帶上就帶上吧。延峰,你看緊點。」
陳延峰無奈,隻好應下。陳彥立刻破涕為笑,歡呼一聲,緊緊拉住了父親的手。
就這樣,父子孫三人,懷揣钜款,帶著一個興奮的小尾巴,再次踏上了通往鎮上的路。陳延峰幾乎是一隻手始終按在懷裡的錢袋上,另一隻手緊緊牽著兒子,警惕地打量著四周。陳滿倉也是如此,步伐都比平時快了些。
唯有陳彥,全然感受不到大人的緊張,一路上像是出籠的小鳥,興奮地東張西望。他看著道路兩旁鬱鬱蔥蔥的田野,呼吸著清晨新鮮的空氣,聽著林間清脆的鳥鳴,一切都顯得那麼新奇有趣。偶爾有馱著貨物的騾馬隊叮叮當當地經過,也能讓他伸長脖子看好久。
走了約莫一個時辰,鎮子的輪廓漸漸清晰。越是靠近鎮門,人流越發密集起來。挑著擔子的農夫、推著獨輪車的小販、提著籃子的婦人、還有像他們一樣步行進鎮的百姓,熙熙攘攘,各種方言俚語、討價還價聲、叫賣聲混雜在一起,撲麵而來的是一股濃鬱的生活氣息和市井喧囂。
陳彥的眼睛簡直不夠用了。他好奇地看著道路兩旁琳琅滿目的店鋪:飄著香氣的包子鋪、掛著各式鐵器的鐵匠鋪、擺滿五顏六色布匹的布莊、還有賣各式雜貨、山貨、竹編的攤子……一切都讓他感到無比新鮮。他的小腦袋瓜裡不斷對比著前世的記憶和眼前的現實,感受著這個時代特有的繁華與活力。
進了鎮子,陳滿倉父子卻無心流連。他們的目標明確——買牛。然而,鎮子那麼大,牛馬市在哪裡?兩人站在街口,又有些茫然了。
陳滿倉攔住一個看起來麵善的老丈,客氣地拱手問道:「老哥,叨擾了,請問這鎮上的牛馬行在何處?」
那老丈打量了他們一眼,尤其是看到陳延峰手裡牽著的孩子和兩人雖然乾淨卻打補丁的衣著,便知是附近來的農戶,於是熱情地指路:「哦,買牛啊?往前直走,過兩個路口,看到一棵大槐樹往右拐,再走一段,聞到味兒就到了!那邊牲口多,你們好好挑挑!」
謝過老丈,三人按著指點走去。果然,還沒看到市場,就先聞到一股熟悉的牲口糞便和草料混合的氣味,還夾雜著牛馬特有的體味。耳邊也傳來了此起彼伏的牛哞馬嘶聲。
拐過彎,眼前豁然開朗。一片寬闊的空地上,用簡易的木柵欄圍著許多牛、馬、驢、騾子。有的悠閒地嚼著草料,有的不安地踱步,還有的正在被主顧掰開牙口檢視年紀。賣牲口的販子們則成群地站著,大聲交談著,或是熱情地招攬著顧客。這裡的氣氛顯然比外麵的商鋪區更加粗獷和熱鬨。
陳滿倉父子到底是莊稼人,一進入這裡,看到那些皮毛油光水滑、骨骼粗壯的牲口,眼神立刻就不一樣了,之前的緊張被一種內行的審視和期待所取代。
他們在一個個攤位前慢慢走過,仔細打量著每一頭待售的牛。看牙口判斷年齡,摸脊背和四肢感受骨骼和肌肉,看皮毛色澤判斷健康狀況,還要觀察牛的眼神是否溫順有神。
最終,他們在一個看起來比較實在的老農模樣的賣家攤位前停了下來。他這裡拴著幾頭牛,其中一頭約莫三歲口的母黃牛吸引了他們的注意。這母牛體型勻稱,四肢粗壯,毛色棕黃順滑,眼神溫順,正慢悠悠地反芻著。更讓人心動的是,它身邊還跟著一頭看起來剛斷奶不久、活潑好動的小牛犢!
「老哥,這母子倆怎麼賣?」陳滿倉上前,開門見山地問道,目光卻緊緊盯著那頭母牛。
那老農見來了主顧,連忙笑道:「老哥好眼力!這可是咱家最好的母牛,正當壯年,力大溫順,奶水也足,你看這崽子養得多好!帶著崽子一起賣,便宜不了,最少這個數——」他伸出兩根手指,又張開手掌,「二十貫!」
「二十貫?!」陳延峰倒吸一口涼氣,這價格遠超他們的預算。陳滿倉眉頭也緊緊皺了起來。
「老哥,你這價喊得也太沒誠意了。」陳滿倉搖搖頭,開始討價還價,「這母牛是不錯,但三歲口,還得調教,這崽子更是光吃料不下力,還得費心養。十五貫,頂天了!」
「哎喲喂!老哥您可真會砍價!」老農叫起屈來,「十五貫連這母牛都買不著!您去打聽打聽,現在一頭好母牛什麼價?十八貫!最少十八貫!這崽子算送您的!」
「十六貫!多一文都沒有了!我們莊戶人家,賺點錢不容易!」陳滿倉寸步不讓,語氣堅決。
「十七貫五!真不能再少了!我這已經是虧本賣了!」
「就十六貫!不行我們就再看看!」陳滿倉作勢欲走。
兩人你來我往,唇槍舌劍,價格在一文一文地艱難拉鋸。陳延峰在一旁緊張地看著,手心都攥出了汗。陳彥則好奇地看著祖父和那老農像打架一樣爭論,小腦袋一會兒轉向祖父,一會兒轉向老農。
最終,經過近半個時辰的激烈交鋒,陳滿倉憑著多年的經驗和咬死不鬆口的狠勁,以十六貫五百文的價格,成功拿下了這頭母牛和它的小牛犢!
交割了銅錢,看著那一大包錢被老農笑眯眯地收走,陳滿倉和陳延峰的心都像被狠狠揪了一下,疼得直抽抽。十六貫五百文啊!得賣多少糧食、多少獵物才能攢回來!
但是,當他們從老農手裡接過牽牛的繩索,看著那頭溫順的母牛和蹦跳的小牛犢真切地屬於自家時,那種巨大的滿足感和喜悅瞬間衝淡了心疼!
回去的路上,氣氛截然不同了。
陳延峰牽著母牛,陳滿倉牽著興奮得時不時想撒歡跑開的小牛犢,陳彥則被父親抱起來,坐在了母牛寬厚平穩的背上——這是他堅持要求的「待遇」。
牛步沉穩,速度不快,卻自有一種踏實的力量感。陳延峰不再緊張地捂著胸口,而是時不時滿意地打量著自家的新牲口,嘴角抑製不住地上揚。陳滿倉雖然依舊話不多,但眉宇間的皺紋都舒展開來,眼神裡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有了牛,往後耕田犁地、拉車馱物,能省下多少氣力!這牛,就是莊稼人的半條命啊!
陳彥坐在牛背上,視野開闊,更是興奮不已。他一會兒摸摸母牛溫熱的皮毛,一會兒指著路邊飛過的蝴蝶讓祖父看。路過一個賣零嘴的攤子時,陳滿倉難得地大方了一回,掏出兩文錢,給孫子買了一串紅豔豔、亮晶晶的糖葫蘆。
陳彥舉著糖葫蘆,小口小口珍惜地舔著那酸甜的糖殼,心裡比糖葫蘆還要甜。陽光暖融融地灑在身上,微風拂麵,聽著牛脖子上鈴鐺發出的清脆聲響,看著祖父和父親臉上發自內心的笑容,他感覺幸福極了。
這一牛一犢的組合,走在回家的路上,引得沿途的路人紛紛側目。有相熟的村民認出是他們,更是驚訝地張大了嘴巴。
「哎?那不是陳老漢和延峰嗎?他們家買牛了?!」
「謔!還是母子倆!這得花多少錢啊!」
「老陳家這是真發達了啊!」
這些議論聲傳到陳延峰耳朵裡,他不但不覺得煩,反而將胸膛挺得更高了,臉上那份得意和自豪幾乎要溢位來。曾幾何時,他家是村裡最窮困的人家之一,如今,也能置辦下這樣的大件了!這種揚眉吐氣的感覺,實在太好了!
當夕陽將天邊染成絢麗的錦緞時,陳家父子孫三人,牽著他們的寶貴財富,終於回到了陳家溝村口。
訊息像風一樣瞬間傳遍了小小的村子。
「老陳家買牛回來啦!」
「還是兩頭!一頭大母牛帶個小牛犢子!」
村民們都從家裡跑出來,圍在村口和陳家院子外,看著那兩頭健壯的牛,臉上無不露出羨慕、驚奇、讚歎的神色。孩子們興奮地圍著牛跑來跑去,大人們則圍著陳滿倉和陳延峰,七嘴八舌地問著價格、誇讚牛好、感歎陳家的好運氣。
陳延峰站在院子中央,被鄉親們圍在中間,解答著各種問題,雖然儘力想保持低調,但那眉梢眼角的笑意和那份掩藏不住的得意,卻清清楚楚地告訴每一個人:老陳家,從此不一樣了!
王氏和張桂娘早已迎了出來,看著自家的牛,喜得不知如何是好,連忙抱來最好的乾草餵它們。陳延嶽和陳延嶺也圍著牛,興奮地摸摸這裡,看看那裡。
陳彥站在屋簷下,看著眼前這熱鬨、喜慶、充滿希望的場景,嘴裡還殘留著糖葫蘆的酸甜滋味,心裡充滿了平靜的喜悅。
他知道,這隻是一個開始。這個家,正在朝著更好的方向,穩步前進。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