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塵歌 第2章
-
臘月二十四,掃塵日。
天還冇大亮,小子厚就被院子裡\"唰唰\"的掃地聲吵醒了。他揉著眼睛坐起來,看見師父已經拿著大掃帚在清掃院中的落葉。
\"醒了?\"三陽子停下手裡的活,衝屋裡喊道,\"快起來洗漱,今日要下山去周家坳,幫周老四家操辦喜事。\"
小子厚一骨碌爬下床,自己穿好那件寬大的道袍。經過一夜,他已經對這個破舊的道觀生出幾分親切感。尤其是院子裡那口古井,他總覺得裡麵藏著什麼秘密。
洗漱完畢,三陽子端來兩碗熱氣騰騰的米粥,配著一小碟鹹菜。師徒二人坐在八仙桌前用早飯。
\"師父,周家坳遠嗎?\"小子厚扒拉著粥問。
\"不遠,下山走二裡地就到。\"三陽子嚼著鹹菜,\"周老四家的閨女今日出嫁,請咱們去做法事,討個吉利。\"
小子厚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在福利院時,他也見過有人家辦喜事,熱熱鬨鬨的,還有糖吃。
飯後,三陽子從正殿的櫃子裡取出一件稍新的道袍換上,又給小子厚整理好衣冠。他拿出一個布包,裡麵裝著做法事用的法器:一把桃木劍、一麵銅鏡、幾個符籙,還有一疊黃表紙。
\"走吧。\"三陽子鎖好道觀的門,牽著小子厚的手往山下走。
山間的土路蜿蜒而下,路旁的枯草上還掛著霜花。小子厚邁著小短腿,努力跟上師父的步伐。三陽子見狀,索性又把他背在背上。
\"師父,你為什麼對我這麼好?\"小子厚摟著師父的脖子,突然問道。
三陽子腳步頓了頓,嗬嗬一笑:\"你是我徒弟,我不對你好對誰好?\"
小子厚把臉貼在師父背上,聞著那股混合著香火和汗味的獨特氣息,心裡覺得特彆踏實。
下了山,視野豁然開朗。一片片農田整齊地排列著,冬小麥在田裡泛著青綠。遠處,一個村莊依山而建,青瓦白牆的房屋錯落有致,炊煙裊裊升起。
\"那就是周家坳。\"三陽子指著村莊說。
村口已經聚集了不少人,見三陽子來了,一個穿著嶄新中山裝的中年漢子趕緊迎了上來。
\"三陽子道長,可把您盼來了!\"漢子滿臉堆笑,掏出香菸遞過來。
三陽子擺擺手:\"周老四,今日是你閨女大喜的日子,貧道不抽菸。\"
周老四這才注意到三陽子背上的小子厚,驚訝地問:\"道長,這是?\"
\"我新收的徒弟,叫子厚。\"三陽子把小子厚放下來,\"子厚,叫周叔。\"
\"周叔。\"小子厚怯生生地叫道。
\"哎喲,好俊的娃娃!\"周老四從口袋裡摸出幾顆水果糖塞到小子厚手裡,\"拿著甜甜嘴。\"
小子厚看向師父,見師父點頭,才小心地把糖放進道袍口袋裡。
周家的院子已經佈置得喜氣洋洋,大門上貼著大紅喜字,院裡擺著十幾張八仙桌,村民們忙前忙後,殺豬的殺豬,洗菜的洗菜,好不熱鬨。
見三陽子來了,村民們紛紛打招呼:
\"道長來啦!\"
\"喲,還帶了個小道士!\"
\"這小娃娃長得真水靈!\"
小子厚躲在師父身後,小手緊緊抓著師父的衣角。三陽子拍拍他的頭,示意他不用害怕。
主屋已經佈置成了喜堂,正中掛著大紅喜帳,香案上擺著香爐燭台。三陽子讓周老四準備了一些做法事用的物品:一鬥米、一碗清水、三炷香,還有紅紙筆墨。
吉時將至,新郎騎著自行車,帶著迎親隊伍來了。鞭炮\"劈裡啪啦\"響起來,整個村子都沸騰了。新娘子穿著紅嫁衣,在伴孃的攙扶下走出閨房。
三陽子整了整道袍,開始做法事。他先點燃三炷香,朝四方拜了拜,然後拿起桃木劍,腳踏七星步,口中唸唸有詞:
\"天地自然,穢氣分散八方威神,使我自然\"
小子厚站在一旁,目不轉睛地看著師父。此刻的師父神情肅穆,動作行雲流水,與平日裡那個邋遢老道判若兩人。他手中的桃木劍在空中劃出一道道弧線,劍尖似乎有微光流轉。
唸完淨天地咒,三陽子又唸了一段和合咒,祝福新人百年好合。最後,他用硃砂筆在黃表紙上畫了一道和合符,交給新人。
\"將此符壓在枕下,可保夫妻和睦。\"三陽子叮囑道。
新人恭敬地接過符籙,連連道謝。
法事完畢,喜宴開始。三陽子被請到主桌就坐,小子厚也被安排在師父身邊。桌上擺滿了農家菜:紅燒肉、燉雞湯、蒸魚、炒青菜香氣撲鼻。
小子厚從冇吃過這麼豐盛的飯菜,眼睛都看直了。三陽子給他夾了塊雞肉,小聲說:\"慢點吃,彆讓人笑話。\"
正吃著,一個六七歲的小女孩跑到桌邊,好奇地盯著小子厚看。她紮著兩個羊角辮,眼睛又大又亮,穿著紅色的棉襖,像個年畫娃娃。
\"你是小道士嗎?\"小女孩問。
小子厚嘴裡塞著食物,說不出話,隻好點點頭。
\"我叫陳粒,\"小女孩自我介紹,\"我爸爸是村小學的老師。\"
三陽子笑著對小子厚說:\"這位是陳老師的閨女,以後你們就是同學了。\"
小子厚嚥下嘴裡的食物,小聲說:\"我叫楚子厚。\"
\"你的道袍好大呀!\"陳粒指著小子寬大的衣袖說。
周圍的大人都笑起來。陳粒的父親陳澤濤走過來,是個戴眼鏡的斯文中年人。
\"粒粒,彆打擾道長吃飯。\"陳老師把女兒拉到身邊,對三陽子說,\"道長,聽說您收了個徒弟,就是這孩子?\"
三陽子點點頭:\"開春後,我想送他去村小讀書,不知陳老師意下如何?\"
\"歡迎歡迎,\"陳澤濤推了推眼鏡,\"看這孩子挺機靈的,是該讀書識字。\"
飯後,周老四封了個紅包給三陽子,又包了一包剩菜讓師徒二人帶回去。回山的路上,小子厚一直摸著口袋裡那幾顆水果糖,心裡美滋滋的。
\"師父,陳粒說她爸爸要教我認字。\"小子厚趴在師父背上說。
\"嗯,陳老師是個有學問的人,你跟著他好好學。\"三陽子腳步輕快,\"不過道門的典籍,還是要師父我來教。\"
\"師父,今天你拿著劍比劃的時候,劍尖好像在發光。\"
三陽子腳步一頓:\"你看得見?\"
小子厚點點頭:\"一點點,像是螢火蟲的光。\"
三陽子沉默片刻,嗬嗬一笑:\"好小子,有點天賦。\"
回到道觀,已是傍晚。三陽子熱了熱帶回來的剩菜,師徒二人簡單吃了晚飯。飯後,三陽子點亮油燈,開始教小子厚認字。
今日教的是\"天地人\"三個字。三陽子一邊寫一邊講解:
\"天,至高無上;地,厚德載物;人,頂天立地。咱們修道之人,要明曉天地之理,通達人事之常。\"
小子厚握著毛筆,笨拙地模仿著。墨水沾滿了小手,字寫得歪歪扭扭,但三陽子並不責怪,隻是耐心地糾正他的筆畫。
臨睡前,小子厚掏出那幾顆水果糖,遞給師父一顆:\"師父,給你吃。\"
三陽子愣了愣,接過糖,剝開糖紙放進嘴裡,甜味在舌尖化開。
\"甜嗎?\"小子厚期待地問。
\"甜,真甜。\"三陽子摸摸他的頭,\"快睡吧,明日還要早起做功課。\"
這一夜,小子厚夢見自己穿著合身的道袍,和陳粒一起在村小學讀書寫字。而師父就站在教室窗外,笑眯眯地看著他們。
道曆四千六百八十五年臘月廿四,子厚初下山村,始識人間喜樂。
讚曰:下山見喜慶,朱符佑良緣。稚子初識字,糖甜暖心田。童言見靈光,道種已深潛。他日通玄妙,便知今日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