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太子妃的嫁妝是半座孤墳 > 第7章 朝堂定策與東海啟航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太子妃的嫁妝是半座孤墳 第7章 朝堂定策與東海啟航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望海亭歸來,東宮核心的幾人心中都壓上了一塊名為「歸墟之眼」的巨石。時間變得前所未有的緊迫,幽冥宗的威脅如同達摩克利斯之劍懸於頭頂,觀星閣的指引雖然指明瞭方向,卻也揭示了前路的浩瀚與艱險。然而,皇城並非想離就能離,尤其是對於監國理政的太子和身份特殊的太子妃而言。東海之行,必須有一個完美無缺、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的理由,同時還要確保離開期間,朝局不會徹底失控,後院不會起火。

接下來的半個月,東宮如同一架精密儀器,在皇甫宸的掌控下高速且低調地運轉起來。

朝堂之上,皇甫宸一改之前與二皇子黨針鋒相對、寸土必爭的策略,轉而采取了以退為進、分化拉攏的手段。他主動將一些油水豐厚但並非核心要害的職位,讓渡給二皇子一係中較為溫和或可爭取的官員,同時以「陛下靜養需絕對安寧」為由,將一些喜歡搬弄是非、跳得最歡的激進分子明升暗降,調離了權力中心。對於皇後那邊,他則通過宗室長輩迂迴傳遞資訊,強調國本穩定的重要性,暗示若朝局動蕩導致外敵入侵或內部生亂,誰都討不了好,暫時穩住了後宮。

同時,他大力提拔那些忠於職守、能力出眾的中立派或少壯派官員,將實際政務處理權下放,建立起一套即使他不在也能基本維持運轉的機製。對於皇帝的治療,他與蘇瓔珞又進行了兩次靈識交融的祛毒,皇帝皇甫桀的狀態進一步穩定,甚至偶爾能有極其短暫的清醒時刻,雖然無法理政,但至少讓某些心懷叵測之人不敢過於明目張膽。

這一切政治手腕的運用,皇甫宸並未瞞著蘇瓔珞,有時甚至會在與她討論星圖或修煉間隙,隨口提及朝中某人的立場轉變或某件政務的處置思路。蘇瓔珞起初對這些權謀之術並不感興趣,但聽著聽著,也逐漸明白了皇甫宸每一步背後的深意與無奈。她看到了他作為儲君的責任與擔當,也看到了他在這汙濁泥潭中竭力保持平衡的艱辛。一種超越男女之情的心疼與理解,在她心中悄然滋生。

而為自己和蘇瓔珞離京尋找理由,則頗費了一番心思。最終,一個完美的藉口被構思出來:太子妃蘇氏,因北境風寒入體,久治不愈,且有宮廷禦醫隱晦提及恐有礙皇嗣。有東海方外名醫,擅治此類疑難雜症,且東海仙山之氣有益養生。故太子憂心宗廟,決定暫放政務,親自護送太子妃前往東海求醫調養,以示伉儷情深,亦為陛下祈福。

這個理由,既解釋了蘇瓔珞為何必須離京(治病),也解釋了皇甫宸為何需要同行(護送,且關乎皇嗣國本),更披上了一層「為陛下祈福」的孝道光環,讓人難以反駁。訊息傳出,雖仍有質疑之聲,但大多臣工反而覺得太子重情重義,顧全大局,連一向挑剔的禦史台都罕見地沒有大肆抨擊。

在這緊張的籌備期,蘇瓔珞的進步可謂神速。或許是有了明確的目標和壓力,她的血脈之力在《先天養氣訣》和自身努力的引導下,恢複速度遠超預期。丹田氣海中的那汪清泉已然彙聚成溪流,雖然不算磅礴,但源源不絕,精純無比。她對淨化之力的掌控也愈發精細,已能凝聚於掌心,形成一團溫和而明亮的白金光暈,用於祛毒療傷效果顯著。更讓她驚喜的是,當她將血脈之力注入璿璣石時,已能較為清晰地感知到石板上星辰軌跡的變化,甚至能模糊地推演出近期東海之上大致的天氣與洋流趨勢,這無疑對未來的航行至關重要。

玄青子則忙於物資準備。他開列了一張長長的清單,上麵不僅有充足的糧食、清水、藥材,更多的是各種應對非常情況的物品:刻畫了防護陣法的符籙、能預警陰邪之氣的羅盤、可短暫辟水避火的丹藥、以及大量用於修複和維護船隻可能受損陣法的靈材。這些物資被化整為零,通過不同渠道秘密運出京城,前往預定的彙合點。

墨影的工作最為隱秘和危險。他派出了多批得力手下,先行前往東海之濱的流波城。一部分人負責尋找並接觸那位「滄瀾居士」,確認其身份與能力,並為即將到來的造船或購船事宜做準備。另一部分人則混入三教九流之中,打探「逐浪客」的訊息,評估哪些人可能值得招攬,並嚴密監視流波城及周邊海域是否有幽冥宗活動的跡象。

這日傍晚,皇甫宸與蘇瓔珞再次聯手為皇帝進行了一次祛毒治療。過程依舊艱辛,但配合已相當默契。結束後,兩人皆是大汗淋漓,虛脫地靠在靜室牆壁上調息。

看著蘇瓔珞蒼白卻堅毅的側臉,皇甫宸忽然開口,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柔和:「此行凶險,遠超北境。你現在後悔,還來得及。留在東宮,有陣法守護,或許更安全。」

蘇瓔珞緩緩睜開眼,望向窗外漸沉的落日,搖了搖頭,唇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卻異常堅定的弧度:「殿下,從我決定嫁入東宮,或者說,從我知道自己身世的那一天起,就沒有『安全』這條路可走了。北溟幽穴的經曆讓我明白,逃避解決不了問題。我的血脈,我的宿命,都與那歸墟之眼相連。與其留在看似安全的牢籠裡等待災難降臨,不如主動出擊,去尋找那一線生機。況且……」

她轉過頭,目光清澈地看向皇甫宸:「殿下不也選擇了這條最艱難的路嗎?您本可固守朝堂,穩坐儲君之位,何必親身犯險?」

皇甫宸對上她的目光,在那雙清亮的眸子裡,他看到了與自己相似的決然,以及一種曆經磨難後煥發出的神采。他心中微微一動,一種難以言喻的情感在胸中湧動。他伸出手,似乎想拂去她額角的一縷被汗水粘住的發絲,但手指在空中停頓了一下,最終還是落在了她的肩膀上,輕輕拍了拍。

「好。那我們就一起去看看,那歸墟之眼,究竟是何模樣。」他的聲音低沉,卻帶著一種並肩作戰的承諾。

這一刻,無需再多言語。一種基於共同目標、生死與共而產生的深厚情誼,已將兩人緊緊聯係在一起。

十日後,一切準備就緒。皇帝的身體在多次治療後,雖未痊癒,但已無性命之憂,隻是需要長時間靜養。朝政在皇甫宸的佈置下,暫時達成了微妙的平衡。東宮屬臣中,隻帶了玄青子、墨影以及少數絕對忠誠、能力出眾且背景乾淨的侍衛和侍女,其餘人等皆留守東宮,由一位心腹老成持重的屬官統轄,維持日常運轉。

在一個霧氣朦朧的清晨,一支規模不大、看似普通的車隊駛出了皇城。對外宣稱,太子攜太子妃前往京郊皇家彆苑靜養。而實際上,車隊在離開京城視線後,立刻改換方向,朝著東南沿海疾馳而去。

皇城的輪廓在身後逐漸模糊,最終消失在地平線下。蘇瓔珞坐在馬車中,回望那座承載了太多陰謀與掙紮的城池,心中沒有留戀,隻有一種掙脫束縛、奔向未知的釋然與決絕。

她低頭看向手中的璿璣石,石板上代表東海方向的星辰光點,正微微閃爍著,彷彿在為她指引前路。皇甫宸策馬行在馬車旁,玄色的披風在晨風中獵獵作響,背影挺拔如山。

東海,流波城,歸墟之眼……一場關乎世界命運的航海傳奇,即將拉開序幕。等待他們的,將是比北境冰川更加莫測的驚濤駭浪,與比幽冥宗祭司更加古老的深海秘密。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