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府在逃小嬌妃 156
手段
事已至此,還是莫要讓彆人輕視才對。
本就不是京城本地人,所謂孃家遠在襄州,朝中更是沒有得力人手。
這讓其他人如何信服?
若她猜得沒錯的話,如今自己身在風口浪尖,怕是有不少人樂得看她出醜。
出醜的手段嘛,那自然是多多益善。
最好,她可以丟了性命。
沈緋櫻眼裡閃過一抹意味不明的思緒。
她十幾年來受到的教導,還有耳濡目染,都在告訴她,心軟是一種病。
彆人不會對她心軟,同樣的,她也不會。
乖甜白軟的少女坐在那處,心裡卻黑的流心。
她甘願用壞心思去揣度彆人,這樣就不會受欺負了。
過了一會兒,宮女才帶著梳妝完成的她重新回到了正殿中。
“走吧,與我同去。”
沈緋櫻朝四周看了看,沒見著江惟晏的身影。
大宮女妙燕補充道:“太子殿下剛被陛下召見。”
這樣啊。
沈緋櫻點了點頭,心裡倒是沒有什麼情緒波動。
她總不能依靠江惟晏一輩子。
既然已經走到這一步,不學以致用,豈不浪費了十幾年的光陰。
皇後走在前麵,她恬靜的跟在後麵。
任誰看了都覺得她乖,可她偏生是最不乖的。
-
夏日炎熱,隻是上午,火辣辣的太陽落在身上時,就已經覺得發刺。
後花園中,曲廊深深,香風夾著荷葉的清氣緩緩遊走,水光粼粼,微風一拂,便將碧波上的香氣散作滿風。
浩浩蕩蕩的倚仗比那池中荷花還要引人注目。
錦傘成列,珠簾輕搖,宮女執扇侍立,身後侍從綾羅疊疊,一路將氣勢襯得端莊肅然。
沈緋櫻一眼望去,將那些婷婷嫋嫋的身影都收入眼底,然後麵不改色的移開眼眸。
先前在錦州見到的場麵還是小了。
“參見皇後娘娘。”
“都免禮吧,今日本宮邀你們前來賞花,各位都隨意些吧。”
“是。”
眾女緩緩起身,然後目光齊刷刷的都落在皇後身側。
這便是那位最近風頭正盛的女子嗎?
沈緋櫻麵色平靜的站在那,眼裡隻有皇後的身影,她亦步亦趨的跟著皇後,乖巧的很。
頭頂的樹葉縫隙落下陽光,灑在她絕麗的臉龐上。
人群中有些細微的騷動。
果真是難得一見的美人。
清麗出塵,如同芙蕖仙子。
沈緋櫻安靜地坐在次席,身旁一群衣香鬢影的貴女交頭接耳。
她感受得到那種若有若無的目光,探究、輕蔑、乃至敵意。
這麼快就顯露出來了?
有人輕聲笑道:“聽說這位沈姑娘是襄州人?那邊倒是遙遠,未曾去過,可否請沈姑娘告知一二。”
沈緋櫻轉眸看向問話的女子,她一身淺色長裙,容貌不錯,神情也溫和。
隻是這話看似詢問,實則在試探。
哪有一上來就讓彆人介紹襄州的,若沈緋櫻真是按她所願,老實巴交的說那一大堆,想必下一秒就會有人捂嘴笑開。
她溫婉的抿了抿唇,柔聲道:“家裡自小管得嚴,若說起來,我也不太熟悉。”
聲音輕柔,卻在尾音處添了幾分不疾不徐的涼意。
皇後倚在一側,未言,隻含笑觀之。
這才哪到哪。
此次入宮不止是小姐,還有命婦,那她自然是該和那些人相處的。
於是,這裡便隻剩了些年輕的小姐們。
妙燕跟著沈緋櫻,當做照看。
那邊坐著的是衛國公府的大小姐衛瑩,一身淺紫羅裙,眉目含笑。
而另一側,是太常寺卿之女蘇瑾,神態柔婉。
都是妙燕在她耳邊輕聲告知的。
沈緋櫻一掃,大致知道她們二人看起來是地位最高,其他的貴女都在她們之後。
“聽聞沈姑娘,原是在雲州長大,對襄州不甚熟悉倒也正常,不過沒想到那樣偏遠寒冷的地方,沈姑娘竟出落得如此靈動。”
衛瑩微笑著開口。
沈緋櫻抬眸,唇角微微一彎。
“承蒙衛小姐誇讚,緋櫻不過俗骨凡胎,怎比得京中諸位名門閨秀出塵。”
衛瑩笑意一滯,又想再言,卻被蘇瑾接了話頭。
“沈姑娘出身雖微,卻能得皇後娘娘青眼,這份福氣,也是旁人求不來的。”
語調溫婉,字字似在褒獎,細聽之下,卻像是將‘出身雖微’四個字細細剜入人心。
襄州一個世家罷了,她們是不入眼的。
沈緋櫻抬眼,目光若水。
“蘇小姐說笑了。世間人貴在真心,不論出身高低,隻要心淨如蓮,便無塵可染。想來皇後娘娘也是這般想的,緋櫻才得如此看重。”
她纔不會貶低自己呢。
短短數語,席上幾位貴女皆露出不同神色。
這沈姑娘看似謙卑溫婉,但好像又完全不一樣。
句句有回擊。
“沈姑娘這句話倒說得好。”
有位小姐放下茶盞,目光在眾人之間輕輕一掠,“世間之人,若皆能如蓮心淨,便少了許多紛擾。”
沈緋櫻抬眸看了她一眼,那位說話的人卻看向蘇瑾,眸光淡淡。
忽然察覺這京中貴女之間也分了不同派係。
真是麻煩啊。
好想回家。
柳川的那處房產放了許久,估計也沒人打理。
沈緋櫻側眸,看向遠處荷花的眸裡藏了淡淡憂愁和無聊。
風自水麵卷來,荷香更濃。
遠處傳來幾聲鸝啼,襯得池畔更添一分靜謐。
衛瑩轉眸,溫聲道:“聽聞諸位皆擅詩文,今日難得一聚,不如以荷為題,作一兩句清詞助興。”
此話一出,其餘貴女附和。
她們極為擅長這些詩詞。
就連皇後她們也聽到了這邊兒的動靜,遙遙看來。
衛瑩第一個起身,盈盈行禮,笑道:“那我鬥膽獻醜,給姐妹們打個樣。”
她的嗓音清脆,吟道:
“翠蓋翻風舞玉塘,佳人照影弄紅妝。”
詞成,眾人紛紛應聲稱好,笑語盈盈。
沈緋櫻垂眸,指尖撫過袖緣。
她能聽得出,這詩雖華美,卻無靈氣,隻是在鋪陳辭藻,邀寵逢迎。
又有數人相繼作詩。
多是“風搖綠蓋”“香入羅裳”的陳句。
她們互相捧著,似笑非笑,眼角餘光卻一直落在沈緋櫻身上。
“沈姑娘,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