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說他暗戀我 借勢破局
-
東宮彆院的第二日,左憶正用銀針挑開阿蓮長命鎖的夾層。
黃銅鎖身被她用草藥汁泡了整夜,縫隙裡的鏽跡化開,露出個極小的暗格,裡麵果然藏著半張藥方,字跡與陳嬤嬤的字條如出一轍,隻寫著“太液池西廊,丙夜三更”。
“丙夜三更,是今夜裡的子時。
”左憶將藥方折成小塊,塞進靴筒,“蘇伯,去備些東西——兩盞孔明燈,一盞寫‘水’,一盞寫‘火’;再找些硫磺和桐油,越多越好。
”蘇伯雖不解,卻不敢多問,匆匆領命而去。
阿蓮坐在桌邊,看著左憶擺弄那些瓶瓶罐罐,小聲問:“我們真的要去太液池嗎?那裡是太後的地方……”“不去怎麼拿解藥?”左憶頭也不抬,將一味草藥碾成粉末,“你以為躲在東宮彆院就安全了?李珩的餘黨找不到你,不代表彆人找不到。
”她瞥了眼窗外,“昨日周縣令的人來送炭火,看你的眼神可不止是好奇。
”阿蓮的臉瞬間白了。
她雖不諳世事,卻也懂“隔牆有耳”的道理。
左憶將藥粉分成兩份,一份裝在瓷瓶裡,一份裹進油紙:“這是‘迷迭香’,不是毒,卻能讓人產生幻覺。
若今夜真遇著事,你就往西北方向跑,那裡有片蘆葦蕩,撒了這個,他們追不上你。
”這不是保護,是退路。
她需要阿蓮活著,但冇必要陪她一起死。
入夜後,左憶換上一身夜行衣,將羊皮卷和半張字條貼身藏好,又在腰間綁了把短刀。
蘇伯已按吩咐備好了孔明燈和硫磺,見她要帶阿蓮一起去,急道:“姑娘,阿蓮去太危險了!讓老奴替她吧!”“她必須去。
”左憶將一盞孔明燈遞給阿蓮,“長命鎖是鑰匙,她不在,我們進不了秘藥庫。
”更重要的是,她需要阿蓮當“餌”——若太後或李承恩的人來了,阿蓮的身份足夠讓他們分神。
三人從彆院後門溜出,藉著月色往太液池方向走。
東宮的侍衛對左憶似乎格外“寬容”,幾次擦肩而過,都隻是象征性地問了句,便放他們過去了。
左憶心裡清楚,這是李承恩的默許,他在等她的動作,等她手裡的底牌亮出來。
太液池西廊果然戒備森嚴,廊下每隔五步就有個侍衛,手裡提著燈籠,照得水麵亮如白晝。
左憶帶著阿蓮和蘇伯躲在假山後,觀察著侍衛換班的規律——每半個時辰換一次,換班時會有片刻的空檔,足夠兩人潛入。
“蘇伯,你去那邊的柳樹下,等我信號。
”左憶指著西廊儘頭的柳樹,“看到孔明燈升空,就把硫磺撒進池裡,越多越好。
”硫磺遇水會發熱,雖傷不了人,卻能製造混亂。
蘇伯領命而去。
左憶深吸一口氣,對阿蓮道:“跟著我,記住,無論看到什麼,都彆出聲。
”換班的梆子聲響起時,左憶拉著阿蓮,像兩道影子竄出假山,貼著廊柱的陰影往前挪。
侍衛們交接的聲音、腳步聲、燈籠晃動的光影……一切都在她的計算裡,直到走到第三塊地磚前。
地磚是青石板,邊緣有個極細的凹槽,正好能放進長命鎖的鑰匙。
阿蓮的手抖得厲害,好幾次都對不準鎖孔,左憶按住她的手,低聲道:“想想你的長命鎖,想想秘藥庫的還魂散。
”阿蓮咬著唇,終於將鑰匙插了進去。
隻聽“哢噠”一聲輕響,地磚緩緩抬起,露出個黑黢黢的洞口,裡麵飄出淡淡的藥香。
“下去。
”左憶推了阿蓮一把,自己緊隨其後跳了進去。
地道裡很窄,僅容一人通過,牆壁上嵌著夜明珠,照亮了前方的路。
走了約莫半柱香的功夫,眼前豁然開朗——竟是間不大的石室,靠牆擺著十幾個藥櫃,櫃上貼著標簽,“還魂散”三個字赫然在列。
左憶快步走過去,打開藥櫃,裡麵果然放著個瓷瓶。
她倒出一粒藥丸,放在鼻尖聞了聞,又用銀針試了試,確認無毒,才揣進懷裡。
就在這時,石室的門突然“吱呀”一聲開了,一群黑衣人湧了進來,為首的正是李珩的心腹,王統領。
“左姑娘,彆來無恙?”王統領手裡的刀閃著寒光,“三殿下說了,隻要你把容妃的女兒交出來,這還魂散,還有你的性命,都可以給你。
”左憶將阿蓮護在身後,手摸向腰間的短刀:“看來你們早就跟上了。
”“若不是蘇伯那老東西帶路,我們還真找不到這地方。
”王統領冷笑,“他以為投靠你就能活命?殊不知,從一開始,他就是我們的人。
”左憶的心沉了下去。
原來蘇伯是內奸!難怪他們能這麼快找到這裡。
“彆廢話了。
”左憶的聲音很冷,“要麼放我們走,要麼魚死網破。
”她的另一隻手悄悄摸向藥櫃裡的“斷魂散”——這是她最後的底牌。
“魚死網破?”王統領揮了揮手,“給我上!”黑衣人蜂擁而上,左憶拉著阿蓮,一邊躲避刀鋒,一邊往石室深處退。
她知道,硬拚肯定不行,必須想辦法出去。
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外麵突然傳來“轟”的一聲巨響,緊接著是喊殺聲和慘叫聲。
王統領臉色一變,對屬下道:“你們看著她們,我去看看!”王統領剛走,石室的門又被推開了,這次進來的是李承恩的人,為首的正是周縣令。
“左姑娘,屬下救駕來遲!”周縣令對著左憶行了個禮,“太子殿下料到李珩的餘黨會來,特意讓屬下在此等候。
”左憶看著周縣令,又看了看外麵的火光,心裡明白了。
李承恩早就知道她會來太液池,也知道李珩的餘黨會來,他故意按兵不動,就是等他們兩敗俱傷,坐收漁利。
“多謝周縣令。
”左憶的語氣很淡,“這裡交給你了,我帶阿蓮先走。
”“姑娘慢走。
”周縣令冇有阻攔,隻是意味深長地看了阿蓮一眼。
左憶拉著阿蓮,趁著混亂,從地道的另一個出口逃了出去。
出口在太液池的另一邊,離東宮彆院不遠。
回到彆院時,天已經快亮了。
左憶將還魂散交給阿蓮:“你先拿著,等風聲過了,我們再找機會離開京城。
”阿蓮接過瓷瓶,看著左憶,突然問:“姐姐,你是不是早就知道蘇伯是內奸?”左憶愣了一下,隨即笑了:“我隻是覺得,他太容易找到了。
”在這宮裡,太容易得到的東西,往往都是陷阱。
阿蓮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將瓷瓶緊緊攥在手裡。
她知道,從今往後,她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天真了。
左憶看著窗外的天色,心裡清楚,這場權謀之爭還遠遠冇有結束。
太後、李承恩、李珩的餘黨……他們都不會善罷甘休。
而她和阿蓮,就像驚濤駭浪中的一葉扁舟,隨時都可能被吞冇。
但她不會害怕。
因為她知道,隻要手裡有底牌,有活下去的信念,就一定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那條路。
她摸了摸懷裡的半張字條,又看了看阿蓮手裡的瓷瓶,嘴角露出了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