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說他暗戀我 雨夜
-
中秋前的最後一個雨夜,左憶坐在窗邊,看著雨珠敲打著窗欞,在玻璃上洇出蜿蜒的水痕。
案幾上攤著雲袖送來的佈防圖,李承恩用硃筆在幾個紅點旁圈了圈——那是禦膳房通往太和殿的密道入口,也是柳家安排的“死士”可能藏身的地方。
“雲袖在圖上標了三個暗哨,”李承恩的指尖點在“禦膳房”三個字上,“但按太後的性子,絕不會隻留這麼點人手。
這三個點,怕是故意露給我們看的誘餌。
”左憶拿起一塊桂花糕,是陳嬤嬤下午送來的,甜香裡摻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苦——和她袖中那盒摻了醒神草的胭脂味很像。
“她敢在太後眼皮子底下送圖,本身就是一步險棋。
若圖是假的,我們按圖索驥,隻會正中圈套;可若圖是真的,她等於把自己的命交到我們手裡。
”“所以她纔在圖角畫了半朵並蒂蓮。
”李承恩展開另一張紙,上麵是他讓人臨摹的蓮紋,“這是容妃當年的私印,隻有雲袖和陳嬤嬤認得。
她在賭,賭我們能看懂她的意思——真圖藏在假圖裡,誘餌下麵纔是陷阱。
”左憶湊近細看,果然在“禦花園”的標記旁發現了極淡的刻痕,拚起來竟是條通往偏殿的密道。
“她想讓我們從這裡走?”“不,她是想讓我們知道,太後也在這條密道裡布了人。
”李承恩的指尖劃過刻痕,“柳家的死士要在禦膳房動手,太後的人則在偏殿接應,事成之後,正好把罪責推到柳家頭上。
”左憶的手頓了頓。
原來太後和柳家並非鐵板一塊。
太後想借柳家的手除掉李承恩,再反手除掉柳家,讓李珩徹底成為她的傀儡。
而柳家,恐怕也在暗中提防著太後。
“那李珩呢?”她問。
那個看似溫順的三皇子,絕不像表麵那麼簡單。
“他是最沉不住氣的那個。
”李承恩冷笑,“昨日周縣令查到,他讓人在太醫院的藥材裡摻了‘蝕骨散’的藥引,想借太醫之手,把毒下到父皇的湯藥裡。
”左憶的心沉下去。
若皇帝在宮宴上出事,李承恩作為太子難辭其咎,李珩便能順理成章地取而代之。
“我們要不要提醒陛下?”“提醒了,他也未必信。
”李承恩的聲音低了些,“父皇這些年被太後拿捏得太狠,早已冇了當年的銳氣。
他若敢反抗,太後早就動他了。
”他看著窗外的雨,“我們能做的,隻有在宮宴上截住那碗藥,讓他們的計劃落空。
”左憶想起雲袖紙條上的話——“萬華珠在太後鳳釵暗格,宮宴時,以胭脂為號”。
她打開胭脂盒,用指尖蘸了點粉末,在燈下細看。
粉色的胭脂裡,果然摻著極細的金粉,和太後鳳釵上的珍珠光澤如出一轍。
“這胭脂,是雲袖給陳嬤嬤的。
”左憶撚著金粉,“她知道我會帶在身上,也知道太後認得這胭脂——當年容妃最愛的就是這個顏色。
”李承恩明白了:“她想讓你在宮宴上靠近太後,用胭脂做信號,引開她的注意力,好讓我們動手拿鳳釵?”“不止。
”左憶的指尖在佈防圖上劃過,“她在偏殿的位置畫了朵完整的並蒂蓮,這是‘求援’的意思。
她需要我們在拿到鳳釵後,救她出去。
”這場棋局裡,雲袖既是棋手,也是棋子。
她賭李承恩能幫她脫離太後掌控,也賭左憶能為了萬華珠冒險——畢竟,那是能解牽機引的唯一希望。
“她倒是算得精。
”李承恩將佈防圖摺好,“但她忘了,太後身邊的侍衛都是柳家的人,你靠近鳳釵,等於羊入虎口。
”“我有這個。
”左憶從懷裡掏出個小瓷瓶,裡麵是陳嬤嬤新配的藥粉,“能讓靠近我的人暫時麻痹,雖不能傷人,卻能爭取片刻時間。
”她頓了頓,看著李承恩,“殿下,你信我能拿到鳳釵嗎?”李承恩看著她。
窗外的雨不知何時小了些,月光透過雲層,在她臉上投下淡淡的光影。
她的眼神裡冇有猶豫,隻有一種近乎決絕的冷靜——那是為了活下去而逼出來的勇氣。
“我信。
”他說,“但你要記住,萬華珠可以不要,你的命必須保住。
”左憶的心輕輕一動。
她一直以為,李承恩留著她,不過是因為她能解毒,能查案。
可這句“命必須保住”,卻讓她想起在法華寺密道裡,他為她包紮傷口時,小心翼翼避開傷口的動作。
她彆過臉,拿起佈防圖:“我得再想想路線。
禦膳房到偏殿的密道……”話冇說完,周縣令渾身濕透地闖進來,手裡攥著塊玉佩,正是之前在蘇伯掌心發現的那半塊。
“殿下!左姑娘!柳家有動作了!”李承恩接過玉佩,發現斷裂處的金蠶蠱蟲卵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張極小的字條:“宮宴當日,以‘玉磬三響’為號,動手。
”玉磬三響,是皇帝賜酒的信號。
柳家要在陛下賜酒時動手,目標果然是皇帝!“他們想用蝕骨散?”左憶追問。
“不是。
”周縣令喘著氣,“屬下查到,柳家主母的鳳釵根本不在柳家,三年前就被太後借走了!那鳳釵裡……根本冇有萬華珠,隻有一枚能號令禁軍的虎符!”虎符?!左憶和李承恩同時站起身。
原來蘇伯說的“萬華珠在鳳釵裡”是假的,柳家和太後真正爭的,是禁軍的兵權!“雲袖騙了我們。
”左憶的指尖冰涼,“她故意說萬華珠在鳳釵裡,是想讓我們去偷虎符,好讓太後有理由廢黜殿下!”李承恩的臉色沉得像這雨夜:“不對,她冇騙我們。
”他拿起雲袖的佈防圖,“你看這裡,她在虎符旁邊畫了個極小的‘珠’字。
虎符是真的,萬華珠也在鳳釵裡——太後把珠子嵌在了虎符背麵!”左憶恍然大悟。
太後既想要虎符掌控禁軍,又想留著萬華珠保命,竟想出這種一箭雙鵰的法子。
而雲袖,是故意讓他們知道真相,逼他們在宮宴上不得不動手——不僅要救皇帝,要奪虎符,還要搶萬華珠。
“她把我們架在火上烤。
”左憶苦笑。
“她是在給我們機會。
”李承恩的眼神亮起來,“隻要拿到虎符,禁軍就會聽我們調遣。
到時候,不管是太後還是柳家,都奈何不了我們。
”周縣令急道:“可柳家的死士已經就位,太後的人也在偏殿等著,我們人手不夠啊!”“我們不需要人手。
”李承恩走到書架前,取出一本看似普通的《論語》,翻開夾層,裡麵是半枚虎符,“這是父皇暗中交給我的,說是若遇危急,可憑此調動京郊的羽林軍。
”左憶看著那半枚虎符,忽然明白過來。
皇帝並非真的懦弱,他一直在暗中佈局,李承恩的隱忍,雲袖的蟄伏,都是這盤棋的一部分。
而她,這顆為瞭解毒而入局的棋子,竟不知不覺成了關鍵的一環。
“宮宴當日,”李承恩將半枚虎符交給周縣令,“你帶著這個去京郊,羽林軍見到虎符,自會聽令。
記住,聽到玉磬三響,立刻包圍皇宮。
”周縣令領命而去。
雨夜裡,隻剩下李承恩和左憶。
“你後悔嗎?”李承恩忽然問,“若早知會捲入這麼多事,你還會幫我嗎?”左憶看著窗外的雨,想起小臂上那淡青色的淤痕,想起陳嬤嬤的期盼,想起雲袖在月光下的淚水。
她搖了搖頭:“不後悔。
就算不為你,我也得為自己找解藥。
”她冇說的是,在看到李承恩為皇帝憂心,為容妃的冤屈奔走時,她心裡那點隻為解毒的念頭,早已悄悄變了質。
李承恩笑了笑,冇再追問。
他拿起佈防圖,在燭火上點燃。
火苗舔舐著紙張,將那些密道、暗哨、陰謀詭計,都燒成了灰燼。
“明日宮宴,”他說,“就按雲袖的計劃走。
你去拿鳳釵,我去護父皇。
”左憶點頭,將胭脂盒放進袖中。
那裡麵的金粉,不僅是信號,也是陳嬤嬤給的“破蠱藥”——若真遇到金蠶蠱,或許能作用。
夜深了,雨還在下。
左憶躺在塌上,卻毫無睡意。
她想起雲袖,想起那個在太後身邊蟄伏了三十年的女人,不知此刻是否也在聽雨,是否也在為明日的宮宴忐忑。
她摸了摸袖中的青瓷小瓶,裡麵的引毒丹還剩最後一粒。
明日,要麼拿到萬華珠解毒,要麼死在宮宴上。
冇有第三種可能。
窗外的雨漸漸停了,天邊泛起一絲魚肚白。
左憶知道,中秋宮宴的大幕,即將拉開。
而她這顆棋子,終於要走到棋盤的中央。
落子無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