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萬福 第512章 抵著額頭
“為什麼?”李璨仰起小臉看他。
“趙音歡的親事,你能作主麼?”趙晢湊過去,額頭抵著她額頭,低聲笑問。
李璨雖然與他做過更親密的事情,但趙晢鮮少與她以額相觸,額頭處溫熱,又有些癢癢的,她不由縮了縮脖子笑了。
“趙音歡是嫡公主,她的親事,隻有父皇和皇後娘娘能做主了。”她大概明白,趙晢是在說,趙音歡和哥哥是不可能的。
這個,她也早就知道。
“嗯。”趙晢在她唇瓣上親了親“所以,你就彆操心了,我會護著哥哥的。”
“好。”李璨乖乖應了。
“你吃酒了麼?”趙晢低聲問她,語氣裡多了幾許曖昧。
“沒有。”李璨搖搖頭,抬起眸子望他。她漆黑的眸子又黑又亮,無辜中又有些懵懂“你要親親我嗎?”
她今日光顧著趙音歡和三哥哥的事,不曾顧上吃酒。
趙晢渾身的血似乎一瞬間都湧到了臉上,又順著胸膛往下,周身滾燙,啞著嗓子“你不嫌我吃了酒?”
李璨沒有說話,用行動回答了他,她仰起小臉,微撅著紅潤的唇瓣,親在了他唇上。
趙晢身子微微僵了僵,手探到她腦後扶著,動作溫柔且堅定。
李璨叫他親的暈暈乎乎的,鼻間都是果酒的香氣,好聞的緊,她沒有吃酒卻好像醉了似的。
好一會兒之後,趙晢才放開她,將目光自她嬌豔欲滴的小臉上移開,啞聲問“今日九月二十八。”
李璨窩在他懷裡,小腦袋幾乎不會轉了,過了一會兒才道“嗯。”
趙晢將臉埋在她頸窩處“還有兩個月餘。”
李璨怔了一下,笑起來,兩手勾著他脖頸問“趙澤昱,你真的這麼想娶我嗎?”
“自然。”趙晢嗓音悶悶的,熱氣撲灑在她脖頸處。
李璨癢得縮了縮脖子,嘻嘻笑起來,她瞧趙晢這樣,心裡頭好甜好甜。
趙晢也笑了,兩人抱在一起說話,直至馬車停下來。
“我到家了。”李璨從視窗簾子的縫隙處,往外瞧了瞧。
br
趙晢在她額頭上親了親“去吧。”
李璨也親親他“你回去早點休息,彆太累了,你這些日子也瘦了。”
邊關有戰事,趙晢雖然不說,她也知道趙晢為這些事情憂心,她心疼,卻也無可奈何。
“嗯。”趙晢點頭應了。
他起身扶著她下了馬車,目送著她進了靖安侯府。
前頭,正好李瑾也才進了靖安侯府的大門。
李璨原本想留著明日去看一看哥哥的,這正好遇見了,她便先問一問吧。
“哥哥!”她喚了一聲,加快步伐追了上去。
李瑾回頭,瞧見她麵上有了笑意“妹妹,太子殿下呢?”
“他回去了。”李璨走上前去,挽住他的手臂“哥哥送我回院子好不好?”
“好。”李瑾自然應了“散席時,我本預備叫妹妹和我一道回來,瞧見殿下找你,我便不曾上前。”
“沒關係。”李璨笑望著他“哥哥,我能不能問你一樁事?”
“你說。”李瑾與她說話,總是極為溫和,眼神間也滿是疼愛。
“就是你和趙音歡之間,到底怎麼了?”李璨問了出來。
李瑾渾身一僵,臉色逐漸白了,語氣有些激烈“她和你說什麼了?”
今兒個在筵席上,他瞧見趙音歡,心下既憤怒,又忐忑。“這雨,趁火打劫”不知趙音歡又要對他如何。
卻不料趙音歡隻是在對麵望瞭望他,都不曾到近前來。他心裡覺著,趙音歡莫非是知道錯了,不打算一錯再錯?又或者是厭倦了他,覺得沒意思了?
不管怎麼說,他是鬆了一口氣。
事情雖然已經一個多月了,但這麼久以來,他都沒思
量
出一個完美的對策來。
趙音歡沒有找他,他也沒有勇氣主動提及此事,其實這些日子,他心裡頭也實在是煎熬極了。
“她就說對不住你,讓我將這個話帶給你,說以後都不會打擾你了。”李璨撲閃著清淩淩的眸子望著他“哥哥,你們之間到底發生什麼事了?”
李瑾臉色變了又變,到底是鬆了口氣,搖了搖頭“沒有什麼。”
“真的沒什麼?”李璨追問道“她是不是親親你了?”
“沒有。”李瑾白了的臉色又紅了,板起臉來訓斥她“女兒家,怎可在旁人麵前提及這種事情?”
“你又不是旁人,你是我哥哥嘛。”李璨晃了晃他手臂。
“就算是哥哥,也男女有彆,不能口無遮攔。”李瑾板著臉訓斥她“下次不許再說。”
“哦,我知道了。”李璨還想再問,但看他臉色實在不好,也就將他嘴邊的話嚥了下去。
到了鹿鳴院門口,李瑾緩和了臉色道“並非是哥哥要訓斥你,隻是女兒家,本不該提那些話。更何況,你身份又與旁人不同。”
“我知道。”李璨點點頭“哥哥,我記住了。”
“我和……九公主的事情,你不要煩心。”李瑾撫了撫她腦袋“去吧,早些休息。”
“哥哥也早點回去休息。”李璨回身叮囑了他一句。
李瑾應了,目送著她進了院子,悠悠歎了口氣,轉身去了。
轉眼,又過月餘,邊關戰事越發吃緊,趙晢也比從前更加繁忙。便是乾元帝,也時常是夜不能寐,憂心邊關之事。
這一日早朝時,文武百官立於大殿,鴉雀無聲。
“眾卿對於大遼要求與大淵和親之事,有何見解大可各抒己見,朕赦你們無罪。”乾元帝在龍椅上坐著,隔著冕琉都能瞧出他的疲乏。
“陛下,臣以為,此時邊關南境有戰事,正是要緊之時。大遼當是知道此事,故意提起和親。
其實和親是假,借機勒索我大淵纔是真。”兵部尚書上前說話。
“是啊……”
“大遼明擺著是這意思……”
“這與趁火打劫有何異?”
眾大臣讚同,又議論紛紛。
“此事,誰都知曉。”乾元帝麵無表情“朕要問你們的是,有何對策?”
眾臣互相交換眼色,一時沒有人開口。
“父皇。”岐王趙旬上前拱手道“兒臣以為,此事還是要應下。如今,我大淵南部與努哈交戰,實在不宜再與大遼交惡,否則兩邊夾擊,我大淵腹背受敵,人馬不夠,還有大金這個牆頭草,隻怕江山危矣。”
他這番話出,大殿上都安靜下來,這也是誰都知道的事。
之前,議論派何人前往邊境帶兵應戰時,太子早已提過這事了。
今兒個,趙旬反倒搶著開口先說了。
不過,人人心裡頭都有一桿秤,明白人已經對趙晢更加佩服了。
乾元帝頓了頓“此事,朕也知道。朕想知道該如何應對,不是有什麼後果。
太子,你來說。”
趙晢走到殿中央,拱手道“父皇,和親之事,自然該應下。大淵眼下該考量的是迎娶大遼送來的公主,還是將大淵的公主嫁過去。”
“都有何利弊?”乾元帝似乎滿意了,往後靠了靠,姿態放鬆了些。
“大遼公主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趙晢緩緩道“若迎娶回來,無論是放在父皇的後宮中,還是嫁與皇親國戚,於大淵來說,都是一個隱患。
若大淵出一個公主去和親,便無此隱患,隻是父皇要忍受骨肉分離之苦。”
“這個倒是好說。”趙旬道“讓父皇在宗親之中認一個女兒做公主便是了。
隻是我覺得,六皇弟這計不妥,讓公主去大遼和親,豈不是要帶上很多陪嫁?那不更給了大遼多要我大淵東西的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