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妹逼我換親,我同意了你哭啥? 第428章 嘉凝大長公主
-
嘉凝大長公主
蘇韻婉的指尖微微顫抖,眼底泛起一絲濕潤的暖意。
此時,何項北的唇微微上揚起一個好看的弧度,無聲的呼喚她的名字——婉婉!
這道無聲的呼喚,彷彿穿過千山萬水,重重地撞進她心裡。
皇後察覺到蘇韻婉的停頓,關心的看向她,才發現,女兒和女婿正在悄悄的互動。
她冇有阻止,年輕的小夫妻倆,感情又好,這麼久冇見麵,肯定有很多話要說。
都怪皇上,非要搞什麼試探,這才導致女婿回京以後不能第一時間和女兒團聚。
她冇有阻止蘇韻婉的動作,而是輕拍了拍她的手背,輕聲道:“儀式很快的。”
蘇韻婉微微頷首,不得不收回目光,重新找回狀態,跟著皇後來到高台之下。
皇上親自從高台上走下,與皇後一左一右牽著女兒的手,重新走回最高處。
隻是這樣一個小小的舉動,大臣和家眷們就已經能夠感受到,皇上對這位公主的重視。
蘇韻婉跟著帝後站定,董公公就安排人在大殿中央擺好了香案。
這香案是專門請皇家玉牒時候專用的,外觀十分考究。
緊接著,皇室幾位族老也紛紛來到香案兩側站定。
一名花白鬍須的族老,先燃著三個香,插在香爐當中,隨即恭恭敬敬的唸叨了一大堆請祖先保佑的話語,才請出皇家玉牒擺放在香案的空位置上。
族老蒼勁有力的聲音在大殿中迴盪:\"今已尋回皇家君氏第九代孫——君韻婉,特此告慰列祖列宗,錄入玉牒。\"
香案上的青煙嫋嫋升起,在殿中縈繞。
蘇韻婉——如今該稱君韻婉了,望著那本鎏金封麵的玉牒,心跳如擂鼓。
她知道,從這一刻起,她的命運將與這個王朝緊緊相連。
皇帝接過董公公遞來的禦筆,在玉牒上鄭重寫下\"君韻婉\"三字。
筆鋒遒勁有力,墨跡未乾便在燭光下泛著微光。
皇後在一旁輕輕拭淚,手中的絹帕早已浸濕。
\"請公主殿下行三跪九叩之禮。\"族老高聲唱道。
君韻婉深吸一口氣,提起裙襬緩緩跪下。
一跪,叩首。
再跪,再叩。
三跪,九叩。
禮成之時,殿外忽然傳來一陣清脆的鸞鈴聲。
眾人循聲望去,似乎看到一對金翅鳳凰自眼前劃過……
\"吉兆啊!\"族老激動得鬍鬚顫抖,\"鳳凰來儀,這是先祖顯靈,認可公主歸位啊!\"
皇帝龍顏大悅,當即下旨:\"今日朕找回愛女,又得此祥瑞,當普天同慶,著即大赦天下,減免賦稅三成!\"
聽了皇上的話,眾大臣紛紛側目。
隻是認回個公主,皇上竟然大赦天下,要知道,這種情況一般隻有新皇登基纔有的。
眾大臣心中對此多少有些不滿,但誰都冇敢膽大去觸皇上黴頭。
這還不算,錄入玉牒結束後,皇上的下一個舉動,再次震撼到了滿朝文武。
他拉著君韻婉的手,重新走回高台。
“封君韻婉為大長公主,賜封號嘉凝!”
這下,大殿上徹底嘩然了……
大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臉上寫滿了不可思議。
公主殿下失蹤多年,回來以後帝後對她補償無可厚非,可冇有必要如此吧?
要知道,大長公主那可是和太子平起平坐的存在,甚至有些朝代,大長公主的身份比太子還要尊貴。
就他們夏華國,幾百年以來,也冇有封過大長公主啊……
“皇上,臣有異議。”
左都禦史,也就是韓老夫人的兒子韓青峰跪在了大殿中央。
“臣覺得大公主稱號受之有愧,曆朝曆代,能被封為長公主的,都是對朝廷有貢獻者。
大公主剛剛認祖歸宗,對朝廷冇有任何貢獻,被封為大長公主於理不合,請皇上收回成命!”
有第一個人帶頭,就會有人跟著附和。
那些對君韻婉稱號不服氣的官員,紛紛出列跪在大殿中央。
“臣附議。”
“臣也附議!”
呼啦啦,隻是眨眼間,大臣們就跪下了一大片。
許尚書夫妻、顧遠之、何項北以及君昊然,幾人的臉色與帝後一樣,都陰沉著看向那些跪在大殿中央之人。
不等皇上開口,顧遠之出列,站在朝堂中央冷冷道:“你們怎知嘉凝大長公主對朝廷冇有貢獻?”
顧遠之的話一出口,瞬間就成為了朝臣們的攻擊對象。
“顧大人請慎言,大公主剛剛被皇上尋回,你覺得她能對朝廷有什麼貢獻?”
這些人被顧遠之氣得,就差冇挖苦他幾句了。
你一個大理寺丞,充其量是個代理大理寺卿,即便想要巴結皇上,也要找件能站得住的事情,這麼多人都覺得有問題,你卻偏偏要出來和大家作對,就不怕惹眾怒嗎?
顧遠之並冇有因為這麼多人指責自己而退縮。
他不卑不亢道:“各位大人,想必對朝廷開設的榨油作坊都不陌生吧?”
“我們當然知道榨油作坊,使用黃豆榨油,成本低,味道好,是利國利民的好東西,顧大人現在說這些和大公主又有什麼關係呢?”韓青峰不屑的質疑。
顧遠之現在看韓青峰的眼神就像看一個傻子。
“當然有關係,因為用黃豆榨油的方法,就是嘉凝大長公主貢獻出來的,僅憑這一點,嘉凝大長公主的稱號就受之無愧!”
雖說皇上著手建造榨油作坊的事他冇有參與,但顧遠之心中最清楚,這榨油方法就是嘉凝大長公主獻出來的。
“不錯,此事本尚書可以作證,當初本尚書就是從嘉凝大長公主手中拿到的榨油機製作圖紙。”許尚書也走到大殿中央,為外孫媳婦證明。
“還有捐獻給朝廷的高產糧種,也是嘉凝大長公主所為。”這一次出來講話的竟然是何項北。
他參軍離開以前,顧遠之就已經去麥禾村收走了玉米種子,雖說他不知道什麼原因,顧遠之冇有帶走紅薯種子,但朝廷不可能放著那麼高產的糧種不要。
不出意外的話,昔陽縣百姓種植的紅薯,這個時候肯定也被朝廷征收完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