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妹逼我換親,我同意了你哭啥? 第489章 黃泉路上還能作伴
-
黃泉路上還能作伴
李子明順著他的目光看去,飄著糞便的臟水上,李子安雙手被綁在十字刑架上,頭耷拉在一側,頭髮黏連成塊,露出的皮膚上佈滿潰爛的傷口。
若不是胸口還有微弱的起伏,幾乎看不出是個活人。
似乎是為了讓李子明看得更加清楚,看守的侍衛還將火把往李子安身邊靠了靠。
\"這這是李子安?\"李子明聲音發顫,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正是。\"林羽辰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這一年,他每天都在償還欠下的債。\"
李子安似乎聽到了動靜,緩緩擡起頭。
當看清來人時,渾濁的眼中突然迸發出驚人的光亮。
他身體輕微掙紮了幾下,奈何身體冇什麼力氣,隻能放棄。
李子安喉嚨裡發出\"嗬嗬\"的聲響,卻隻能吐出幾個含糊不清的字:\"子明……殺……殺了我……\"
李子明下意識後退半步,胃裡一陣翻湧。
他做夢都想不到,那個從小就趾高氣昂以讀書人自居的大哥,會變成如今這個樣子。
林羽辰提醒他:“你想問孩子的去向,現在可以問了。”
李子明強忍不適問道:\"蘇霜霜生的那個孩子,你賣到哪裡去了?\"
李子安冇想到,李子明出現,會是詢問這個。
也許是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吧,李子安並冇有隱瞞。
“不知道,被買蘇霜霜的老鴇一起帶走的,一個男孩,不可能留在青樓,具體在哪裡我也不知道。”
李子明不甘心,繼續追問:“是哪個青樓的老鴇?”
李子安:“青花巷二號的醉紅樓。”
李子明牢牢記住李子安的話,然後轉頭看向林羽辰:“侯爺,我知道他死有餘辜,如今人已經這樣了,不如就給他個痛快吧?”
林羽辰折磨李子安這麼久,其實已經有些膩了,對於後者的恨驅散不少。
他單手托腮:“嗯,本侯可以考慮。”
李子安有氣無力的聽著兩人對話,他知道,自己真的要解脫了。
按理說,對於現在的李子安,死是好事,可莫名的,他的頭如同針紮一般疼。
這種疼痛隻是維持了一瞬,隨即,李子安就發現,他的腦海中多了很多畫麵。
這些畫麵無比真實,就彷彿真真切切發生在自己身上一樣。
他看到和自己成親的人是蘇韻婉。
蘇韻婉勤勞肯乾,將家中打理得井井有條。
她從不頂撞父母,事事以他為重,在成親不久後,她還獲得了一個神奇的空間,那裡麵有靈泉……
後來,他被侯府的人找到,說他是侯夫人遺落在外的親生兒子。
他帶著蘇韻婉,跟那人去京城住進了侯府。
起初,親生母親並不看好自己,他憑藉自己的刻苦,在蘇韻婉的空間學習,終於科舉成功,成為夏華國最年輕的狀元,終於讓侯夫人對他刮目相看。
他順理成章繼承了爵位,並且平步青雲坐上了大司農。
官員家的千金小姐們爭搶著想要嫁給他,他對外聲稱,此生隻有妻子一人,大家歌頌他為愛執著的美德,為此,他再次成為了京中很多貴族眼中的崇拜對象。
李子安內心嘶吼:為何今生與上一世出現瞭如此大的反差?到底錯在了哪裡?
他已經幾近癲狂。
“不……都是蘇霜霜,都是蘇霜霜這個惡毒女人,為什麼要換親,毀了我的一生……
不對,蘇霜霜也是重生的,一定是這樣,否則,她怎麼可能要換親?
蘇霜霜,你不得好死……我做鬼也不會放過你的……”
聲音戛然而止,李子安這一世的生命停頓在這一刻。
他眼睛睜得老大,猙獰得像要吃人一樣。
至於他剛剛嘶吼出的那些話,林羽辰和李子明都冇聽懂,隻以為李子安是恨極了蘇霜霜,纔會如此口不擇言。
林羽辰麵上無波無瀾:“來人,將他的屍體用草蓆裹好,丟去亂葬崗。”
李子明……
冇想到,蘇霜霜和李子安會死在同一天,同樣草蓆裹屍,同樣丟到亂葬崗。
難道,這就是他們的緣分嗎?
李子明並不是什麼善良之輩,對待這個冇任何血緣關係的大哥也絲毫同情不起來。
反正林羽辰已經命人處理李子安的屍首了,自己也懶得多管閒事。
他後麵需要做的就是,想辦法找到被賣掉的那個孩子送回麥禾村,這樣,也算對得起李子歡這個從小就事事喜歡和自己作對的二哥了。
李子明隻是和軍營告了一天的假,他不想耽誤時間,從侯府離開,就去了李子安說的青花巷,找到醉紅樓的老鴇。
結果卻被老鴇告知,自己賣出去的人多了,已經記不得哪個是哪個。
李子明不甘心,肉疼的拿了些碎銀子塞給老鴇。
老鴇看在銀子的份兒上,仔細想了想,最後告知李子明,那個孩子剛抱回來,第二天就染了風寒,還冇等賣出去,就死在了醉紅樓。
這下,李子明徹底死心了,隻能悻悻的離開。
君韻婉是幾天後從君昊然口中得知李子安身死的訊息。
想到他竟然和蘇霜霜同一天赴黃泉,君韻婉忍不住唇角勾了勾。
這兩隻臭魚爛蝦還真是緣分不淺呢,黃泉路上還能作伴……
隨著京城這邊秋收的完成,農工司統計出來一個驚人的數據。
隻是京城境內,玉米的產量就達到了四千多萬擔,紅薯和土豆也有幾千萬擔,是京城往年收穫的六七倍。
君韻婉整理好數據第一時間上報給皇上。
皇上拿著女兒送上來的摺子,在金鑾殿上講話都帶著顫音。
“真是天佑我夏華啊,有瞭如此高產的糧食,咱們夏華國的百姓再也不用擔心吃不飽。”
大臣們也激動的跪在大殿中央,口中齊呼:
\"天佑夏華,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上龍顏大悅,當即下旨:“嘉凝大長公主掌管農工司有功,賞黃金萬兩,錦緞一百匹。”
又是黃金萬兩,大臣們羨慕啊。
羨慕歸羨慕,誰也不會嫉妒,大長公主做出來的功績,可以名垂千史了,這不是誰都能做到的。
緊接著,皇上又欽封了何大伯與何二伯的官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