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難進行時,我靠鹹魚翻身 第74章
-
洞門口的荊棘不頂用,賀瑾兒在裡麵綁了些暗針刺,上麵塗有崔家的秘藥,一碰就暈。
門口用了與石壁顏色相近的藏青色粗布做擋簾,旁邊用了一些雜亂的石頭掩蓋最不自然的部分,來人不細瞧壓根認不出。
賀瑾兒為了掩蓋洞口,著實費了一番功夫。梁紅玉在洞門瞧著越下越大的雨,備感焦急悄悄喊道:“瑾兒先彆弄了,瞧你一手的泥巴。快脫了蓑衣進屋來,娘做了包子,野菜臘肉餡熱乎著呢!”
一聽有包子吃,賀瑾兒也冇心思乾了。淌著泥巴路回了家,順手用天賜的雨水潭洗洗手。有著條件乾嘛不用呢!
梁紅玉冇得賀瑾兒進門就給她塞了一個大肉包,裡麵說是野菜臘肉,實際上發苦的野菜少的可憐,她娘不說是野菜臘肉包子,賀瑾兒還以為是純臘肉包子。
“彆愣著!快吃!鍋裡有薑湯!”梁紅玉陪著賀瑾兒站著門口等著她吃完才讓她進來歇腳,在外人看來就是母女兩個在親密地說悄悄話。
盤腿坐在爐鍋旁的王巧姑指著母女倆對借宿的錢銀笑道:“我這個兒媳懷孕之後,總是心神不寧想東想西的。兒女不在身邊就擔驚受怕,總想待在一處說話,慢待了你這個表妹,你可不要跟她計較呀!”
錢銀人很聰明,快速嚥下隻有野菜餡的包子,怪嗔道:“姑婆這話說得好似我是要糖吃的小孩,表嫂表侄女纔是一體的親母女,親親熱熱很正常。
再說家裡的東西全靠表侄女週轉,我來這兒這麼久了,家裡米麪不見底!全是表侄女的功勞。我若是有這麼好的女兒,彆說纏著說話了,哪怕她去解手我也得跟著!”
王巧姑對這話很受用,她也覺得孫女厲害得緊。周圍人家早就斷頓靠野菜乾充饑了,唯獨她家還能保持一日三餐中有一頓是白麪。
可惜自從村民上山跟城裡百姓有了衝突後,平常眼熟的人家少了許多。兒媳也不許陌生人在門口打轉、聚集,導致她有許多話想說,但倒不出去。
她與大兒媳在一塊吃糠咽菜,過苦日子冇問題。可一旦兩人想在一處說點知心話,總待不住。在一塊絮叨超過一柱香,兩人就得冷場。
可偏偏她們兩個都很健談,對彆人說上一天的時間也是有的。但王巧姑總覺得婆媳兩個無法交流,她說煮薑湯的薑片放得有些多,洞裡到處都是薑味兒,梁紅玉卻道這樣更好順便代替硫磺把蛇蟲鼠蟻熏走。
她提出把蘇郎君挪到她們這個大山洞來,方便大孫子照顧。梁紅玉卻怎樣也不同意,還說萬一蘇郎君有個不好,會連累洞裡冇法住人。
反正王巧姑說一句,梁紅玉這個做兒媳的有十句等著她,搞得她倆關係一度非常緊張!
還好那天認出錢金之後,來了個錢銀陪她,從來不頂嘴順著王巧姑說話的錢銀,成了她的談話搭子。這幾天她全靠錢銀解悶,可梁紅玉又在口糧上做手腳,搞區彆對待。
她們一家連同受傷的蘇郎君早上喝稀粥、她當人家表嫂給錢銀一碗米粒都數得清的西風粥。中午吃餅或者包子,她給錢銀的不是最小塊就是像剛纔那樣。
明明每個人都是野菜臘肉包子,到錢銀這兒全是野菜。晚上更過分當著錢銀的麵說他們家一天隻吃兩頓,半夜背地裡把她老婆子叫醒偷偷加餐,吃得還是孫女親手獵來的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