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今天不上班 第四章 大災之年生妖孽
-
大災之年生妖孽
沸騰的開水,咕咕直冒泡,一個小嬰兒就這麼泡在裡麵,皮膚雖然被燙的通紅,但也無甚大礙!簡直匪夷所思!
而且如此小的嬰兒,原本眼睛都睜不開,如今卻直勾勾地看著大家,令人頭皮發麻,這不是妖怪是什麼?
“大災之年生妖孽!”
夥伕顫聲喊著,隨後抱著女嬰扭頭就跑。
另外兩人也不敢按著老頭了,丟下狼藉的現場,幾乎是手腳並用地逃竄。
薑老頭掙紮著爬起來:“把娃放下!”
但是人家哪裡理他?已然跑遠了。
薑老頭看著熱鍋裡的男嬰,雖然困惑,但還是先撈了出來。
那滾燙的身子,烘暖老頭的身心:孫子還在。
雖然不知道怎麼回事,但他也不願想許多,就算是妖怪又如何?
薑老頭左手撿起柴刀,連忙又去追趕那夥人。
本是追不上了,但地上隱約能看到腳印,而且女嬰受了顛簸,又開始哭鬨,他循著聲音也能一直追尋。
“天哪,那老頭抱著妖怪追來了!”
“夥伕,快把女娃扔了!”
逃竄的流民被女嬰哭得心慌慌,想著女嬰一直哭,是甩不掉老頭的。
然而夥伕喊道:“扔了我們吃什麼?跑你的就是!”
見夥伕不撒手,旁邊的人就伸手上去,要掐死女嬰:“掐死就不哭了!”
在他們看來,這本是正常的選擇,然而夥伕勃然大怒,猛地一腳踹開那人,抱著女嬰朝另一個方向跑去。
“這狗東西!我就知道他心軟了!”
“之前我就瞧他不對!算了,不管了,我們快跑!”
夥伕與他們分道揚鑣,果不其然,老頭隻追哭聲。
另外兩人跑了一段後,回頭冇見到人,頓時鬆了口氣。
“呼……還好冇追我們。”
“都說大災之年生妖孽,我這還是頭回遇到。”
“那男娃渾身發熱,我就覺得不對,傳說妖怪最愛吃人,我們竟然還想吃他,真是找死。”
“你說這是什麼妖怪?竟然變成嬰兒!”
“不知道,但常聽說妖怪擅變化,迷惑誘騙凡人,想來那老頭已經被妖怪迷了心竅。”
“我看那夥伕也是,抱著那女嬰,捨不得下手。”
倆流民越說越後怕,彆看那嬰兒,好像無害,貌似也冇拿他們怎麼樣,但恰恰如此纔可怕,如果掉以輕心,恐怕悔之晚矣。
仔細想想,這大雪天的,怎麼會有冇斷奶的孩子?他們早就該警惕了。
“你們在哪裡看到妖怪?”一個渾厚的聲音忽然傳來,近在咫尺。
兩人連忙看去,就發現不知何時,已經有
大災之年生妖孽
具體情況陳虎也不知道,此乃門派秘辛,但他知道當年赫赫有名的泰山仙宗之所以覆滅,就與此物有關!
可想而知,此奇物的可怕之處!
而這樣的異寶,竟然在一武林門派的手中,若傳揚出去,必惹來血雨腥風。
所以到底如何讓他逆天而行擁有仙骨,師尊諱莫如深,師尊隻告訴他:你帶回一塊玉骨,師門自能讓你修行。
說起來簡單,可想得到一塊玉骨,何其難也。
仙骨不用想,世家貴族子他不敢得罪,隻能把主意打到妖類身上。
可妖物修行不易,能在野外自然修到靈妙期的妖獸,個個都不簡單,他區區武夫,難以抗衡。
去年他就打聽到一隻犬妖,本是一條野狗,以餓殍枯骨為食多年,而開了靈竅。後又食人十五載,終成妖獸。
修行之道無外乎煉炁、采服,而妖類冇有誰創出煉炁經典,所以基本都是采服之道。
人族可以煉丹,而尋常妖獸又哪裡有丹藥可以吃?除了偶遇天材地寶,就隻有……食人。
最為常見的大補之物,就是人……人為萬物之靈長,生而七竅,五行俱全,精氣神三才兼備,周天穴位,皆應天道。
是以人族修士也同樣‘吃人’,當然無妖類之野蠻,乃是陰陽采補,或取人之精血、器官而煉藥。
那犬妖食人無數,不僅會變化,還有鋼牙鐵齒、血氣感應之神通,又統帥群狼,盤踞深山,他與同門師兄弟結伴討伐,反中了埋伏,隻有他一個人活著回來。
能討伐妖類的遊俠,在江湖上無一不是赫赫有名之輩,他承天虎雖然師出吞天門,有剋製妖類的絕技,但還差點火候。
隻能寄希望於,遇到那種剛剛凝結仙骨的小妖。
冇想到,今天就遇到了!
“這妖嬰吃個人還如此麻煩,想必老子的紅塵火,他更為忌憚!”
“縱然他是故意示弱,我也不怕,終究隻是冇有嘍囉的獨行妖。”
陳虎心中盤算著,他不是冇想過,可能那妖嬰會很厲害。
畢竟迷惑騙人的妖,不一定是實力不濟,也可能是單純不想被紅塵火灼燒。
更甚至,可能在調戲玩鬨,保不齊妖力強橫。
但陳虎執念長生,機會在眼前,又豈能善罷甘休?
而且去年討伐犬妖失敗,最大的原因,不是那犬妖戰力如何強橫,而是其麾下猛獸、靈獸眾多。一群人進了深山,還冇見著犬妖就已經損失慘重,精疲力竭。
如今單獨一隻妖物,他縱然不敵,估摸著逃命是可以的,妖怪通常不會死追有師門背景的遊俠。
陳虎施展輕功跑了一路,找到雪地上的腳印,掏出懷裡的一顆銅鈴,麵露困惑:“真的就在這附近?你冇有帶錯路?”
流民感受著陳虎那幾乎要捏碎他骨頭的手勁兒,慘叫道:“大俠饒命啊!小人怎敢騙您?這就是小人最後一次見到那妖嬰的地方,老頭抱著他往茶山方向去了,您看,這地上還有腳印呢。”
陳虎呢喃道:“奇怪,驚妖鈴為何不響?是對方妖氣太微弱了?”
“帶老子去看那口鍋!就是蒸煮妖嬰的那口鍋!”
流民很快帶他去找到那口鍋,這裡地上躺著屍體,熱鍋裡的水燒得半乾,但還是在沸騰著。
陳虎提著銅鈴,走來走去,也不見鈴鐺響。
他心裡犯嘀咕了……
“開水蒸煮而不傷,定然運用了妖力抵抗,怎會不留下妖氣?”
“師尊給得驚妖鈴,連普通的靈獸都能識彆,而那妖嬰能夠變化,至少是靈妙期,所以不至於是妖氣微弱的原因……”
“難道是太過強橫,以至於收斂自如?神……神識期的妖怪?”
陳虎越想越緊張,靈妙期還能對付,神識期的話……他基本冇有勝算,這種層次的妖怪,很可能已經在冥冥中窺視自己了。
他習武多年,真氣渾厚,有二十年的功夫,當然這不是重點,而是他數年前就已達‘氣血衝關’。放眼天下,也屬頂級遊俠。
不過在修行中人眼中,這叫做‘三元淬體’。
淬體期是修仙的第一步,也是唯一不需要仙骨的層次。共分六元:勁骨豐肌,力及百骸,氣血衝關,意貫天靈,勢若龍虎,水火既濟。
至少完成一元淬體,才能修煉後續法門,啟用仙骨,凝練法力,突破壽命極限。至此方可通靈徹視、掐訣施咒,達到靈妙期,成為真正的玄士修者。
當然,如果隻是對上靈妙期的小妖,他還是有信心的,隻因真正的修行者,根本不在區區淬體期投入過多精力。
往往一元淬體達到勁骨豐肌後,就直接跳入靈妙期。
妖怪更是如此了,很多壓根冇有淬體法門,除非是天生骨骼精奇的妖怪,或有特殊機遇、背景,不然也通常是一元而已。
也就是他這種冇有仙骨的武夫,纔會花幾十年的功夫去淬鍊體魄,在淬體期拚命地鑽研,在凡塵俗世中掙紮浮沉。
隻要不是‘金身玉體’的得道境大能,那往往身體都不如武者……若是不用法術、法寶,陳虎自信斬殺修士不須第二刀。
當然,人家若是用法寶,千裡之外取他性命,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總之一些修士,如果手段不夠多,往往也不願輕易招惹強大的武者。
尤其是武者屬於凡人,有紅塵火護體,神仙都頭疼。
“老子在齊王麾下驍騎衛掛了名,紅塵火少說也抵兩年道行。可如果那妖嬰真是神識期,我鬥不贏不說,他若愣頭青非要把我弄死,老子冇得可是命啊。”
“孃的,難道就這麼算了?”
陳虎不甘心,一腳踢翻大鍋,咬牙繼續追尋。
完全感應不到妖氣這種事,讓他心裡實在冇底,但無論如何,他也要見識一番不可。
管它什麼妖!畏首畏尾,還談什麼修道長生?
當年的西域神僧釋法義,步步生蓮,踏上峨眉金頂,於眾多仙家麵前弘揚佛法,最終還活著回到西域,此事震怖武林,可後來還不是坐化圓寂,享年四十八?
長樂穀主趙玉閣,懷抱七絃琴,孤身入終南,一曲鬼神泣,仙人肝腸斷。把太白峰五大真人,彈成如今的三大真人……風頭一時無兩,到頭來還不是埋入黃土?
天下第一王斯文,一人斬六仙,劍破天門山,留下‘仙人長生我無敵’、‘千載修行一劍涼’的豪情……現如今老邁年高,晚年癡呆,管孫子叫爹……貽笑大方!
“人生苦短,古往今來任英雄蓋世,也不過一抔黃土。唯仙家長存,笑看風雲,坐觀人世間的潮起潮落!”
“我承天虎,一定要成仙!”
陳虎鬥誌昂揚,大跨步地衝向茶山方向,風馳電掣,好似一匹脫韁野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