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直播社死到各朝各代了 第160章 石壕吏動畫二
【視訊繼續,畫麵色調愈發沉鬱:】
【“杜甫對這一家人的悲慘遭遇深感同情,因為戰爭年代最受迫害的,永遠是底層百姓。”】
【“此時的杜甫,無能為力。”】
各朝代中,那些曾在亂世中掙紮求生、目睹或親曆過類似慘劇的老人,此刻早已老淚縱橫。
“太慘了........這世道,就是不讓人活啊........”
【視訊畫麵切換:“杜甫隻能上前,用蒼白無力的語言安慰兩位老人。”】
【“老婦人強忍悲痛,提出要給杜甫和他隨行的小童熬點稀粥充饑。”】
【“就在此時!門外突然燈火通明,人聲嘈雜!”】
【“緊接著,一陣粗暴、猛烈、毫不留情的砸門聲驟然響起!‘砰!砰!砰!’彷彿要將這破敗的木門直接捶碎!”】
【“這突如其來的恐怖聲響,嚇得老婦人手一抖,那隻破舊的碗‘哐當’一聲摔在地上,碎片四濺。”】
晚年杜甫看著天幕,彷彿再次被那夜的敲門聲擊中,長長地、沉重地歎了一口氣,無儘的悲涼與無奈儘在這一歎之中。
【視訊揭示老婦人的反應:“老婦人瞬間明白,是官府前來抓丁的惡吏到了!她反應極快,慌忙推著自己的老伴從後門或矮牆逃走。”】
【“她深知這些官吏的殘暴與無情——隻要家中還有男性,哪怕是年邁體衰、行將就木的老翁,也絕不會放過!”】
蘇軾看著老婦人這熟練又心酸的應對,感到一種深深的無力與憤怒,卻又如杜甫一般,隔著時空,無可奈何。
【視訊繼續,氣氛緊張到極點:“剛剛勉強送走老伴,前門幾乎要被砸開!”】
【“老婦人戰戰兢兢地開啟門栓,門立刻被粗暴地踹開!幾個凶神惡煞的差役闖了進來,開口便是厲聲質問:‘為什麼這麼慢才開門?!’”】
田間地頭,那位老農啐了一口,低聲罵道:“呸!老百姓能有什麼辦法!”
【“老婦人嚇得渾身發抖,隻能卑微地解釋。”】
【“‘官爺息怒.......老身年邁,腿腳不便,實在走不快,這才沒能及時給幾位軍爺開門.........’”】
【“差役似乎沒耐心聽她解釋,直接打斷,厲聲喝道:‘少廢話!把你家裡的男人都交出來!’”】
【“老婦人淚如雨下,顫抖著重複之前的哀告:‘家裡哪裡還有男人啊........三個兒子都去鄴城打仗了........兩個剛剛戰死.......官爺,行行好吧.........’”】
【“她試圖用兒子的犧牲和死亡,喚起這些人哪怕一絲一毫的良心。”】
白居易心情無比複雜:“唉........戰亂之下,誰又容易?”
【視訊展現官吏的冷酷:“然而,差役們根本無動於衷,繼續逼問:‘難道你家再沒彆的男人了?快交出來!否則搜出來,有你們好果子吃!’”】
【“就在這時——‘哇.......哇.......’一聲嬰兒清脆的啼哭聲,從裡屋傳了出來!”】
【“老婦人連忙撲過去攔住他們,哭求道:‘官爺!那是我那兒媳婦.........她丈夫剛戰死,孩子還沒滿月........她連一身能見人的完整衣服都沒有啊!求求您,實在不方便見人..........’”】
安史之亂前的各朝代稍有正義感的老百姓都已氣得渾身發抖,拳頭緊握!
“畜生!連產婦和嬰兒都不放過!”
“這還有沒有王法!有沒有天理了!”
諸葛亮看著此情此景,眼中流露出深切的悲哀。
他知道,這樣的悲劇,在他所處的亂世,同樣屢見不鮮。
【視訊推向最殘酷的**:“不料,差役聽後反而獰笑起來:‘抓去軍營裡生火做飯!正好缺人手!’”】
【“老婦人徹底絕望,‘撲通’一聲跪倒在地,磕頭如搗蒜:‘大人!軍爺!孩子還沒滿月啊!您開開恩吧!要是.......要是您不嫌棄我年老體衰,手腳笨拙.......我跟您去!”】
【“我去軍營裡給軍爺們做飯!求您放過我兒媳和孫兒吧!’”】
各時空一片寂靜,唯有沉重的呼吸聲。
“太慘了.......”
“可這世道........又能怎樣呢?”
【“看了全程的杜甫攔下差役,拿出了自己華州司功參軍的委任狀,表明身份,試圖委婉地為老婦人求情,希望他們能網開一麵。”】
安史之亂前的朝代觀眾,心中升起一絲微弱的希望:“有官身的人出麵,總該有點用吧?”
而知曉結局的白居易、蘇軾等人,則痛苦地閉上了眼睛,這隻是徒勞。
【視訊給出殘酷答案:“然而,此時的杜甫人微言輕,一個被貶的小官,根本無法撼動戰爭時期的冷酷命令。”】
【“差役們雖然態度稍緩,但仍強硬地表示:‘非是小的們不給您麵子,實在是上頭的死命令,完不成數目,我等也要受軍法處置!我們........也沒辦法啊!’”】
各朝代的底層胥吏們看到這裡,心中亦是五味雜陳,泛起兔死狐悲之感:
“唉,老婦人身不由己,我們這些跑腿聽令的,又何嘗不是身不由己?!”
【“老婦人知道再無轉圜餘地,她知道,這一去,便是永訣。”】
【“隻有用自己的殘軀跟這些虎狼走,才能換來這個早已破碎的家庭,片刻的、虛假的安寧。”】
【老婦人決絕地轉身,跟著差役走入漆黑的夜色,背影佝僂而悲壯。】
【“這一幕人間至悲,就在杜甫眼前**裸地上演。”】
【“他憤慨難平,心痛如絞,卻無力改變分毫。最終,他將這血淚交織的一夜,凝練成了千古名篇——《石壕吏》。”】
視訊結束。
各時空久久無言,一種沉重到極致的壓抑感彌漫開來。
那老婦人的身影、那嬰兒的啼哭、那差役的凶狠、杜甫的無助.........交織成一幅永恒的苦難圖卷,深深烙印在每個觀眾心中。
“太慘了.........誰又不慘呢?”這是最多人發出的歎息。
黎哲的心情久久不能平複,他沉默地點開評論區。
熱評第一:
【“年輕時喜歡李白,覺得他文采飛揚,瀟灑不羈,杜甫雖與李白相識但他的詩似乎隻有《望嶽》等少數能與之媲美。”】
【“到了中年,曆經世事,才發現李白離自己太遠,而杜甫筆下的苦難與堅韌,纔是真實的人生。”】
【“他,真真當得起‘詩聖’之稱。”】
黎哲深有感觸
【回複道:“杜甫埋伏在我們長大後。”】
大唐,白居易、韓愈等人起身,從書箱深處找出珍藏的杜詩卷軸,每一字每一句,都彷彿有了千斤重,帶著血與淚的溫度。
年輕的杜甫看著天幕,看著那未知的、似乎充滿悲苦的未來,眼神複雜。
他尚且不知具體會發生什麼,但一種沉重的、為民請命的使命感,已悄然在他心中紮根。
唐玄宗李隆基看著評論區提到李白,又看到杜甫與安史之亂的關聯,心煩意亂:
“這杜甫竟與太白相識?這安史之亂........莫非?”他不敢相信是自己。
“可..........現在開元盛世如日中天,怎會........怎會至此?!”不安的陰影已然籠罩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