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直播社死到各朝各代了 第246章 辮子戲
新視訊的標題緩緩浮現,帶著一個讓諸天萬界不少人都心頭一動的疑問:
【深度解析:為什麼曾經霸屏的“辮子戲”,突然之間都消失了?】
緊接著,視訊快速閃回了一係列經典清宮劇的剪輯片段——格格、阿哥的嬉笑怒罵,後宮妃嬪的勾心鬥角,帝王的雄才大略........還要那標誌性的發型。
各朝各代,田間地頭、市井巷陌。
人們看著天幕上那些男男女女,表情各異。
“咦?又是這種戲?”
老農撓頭,“戲文看著是熱鬨,可這腦袋前半截光溜溜,後頭拖著根長辮子........看多少回都覺得硌應。”
“人倒是生得俊俏,”
一位深閨小姐用團扇半掩著臉,小聲對丫鬟說,“就是這發型......實在是......有礙觀瞻。”
早在之前各朝代百姓就已經被這種發型“洗禮”過一遍,如今再看,審美上的不適感依舊強烈。
康熙皇帝看著天幕上那些被演繹了無數遍的“自己”和“阿哥們”,心情複雜。
他瞬間想起了之前那個讓他眼角抽搐、被稱為“鎧甲勇士之康熙俠”的離譜影像,頭皮又是一陣發麻。
“沒了好!沒了好啊!”
清朝,某官員府邸。
幾位官員看著天幕上那些麵如冠玉、氣度不凡的“阿哥們”,再偷偷回想一下現實中諸位皇子阿哥的尊容..........
一位官員趕緊低頭抿了口茶,把差點脫口而出的話嚥了回去:
“這.........戲文嘛,自然是美化了的。”
“咱們殿下..........嗯...........重在龍章鳳姿,氣度非凡!”內心:戲子比真阿哥好看多了這話能說嗎?絕不能!
【視訊沒有過多停留在劇情回顧上,直接切入正題:】
【曾經占據電視半壁江山的辮子戲,在2019年左右,迎來了關鍵的轉折點。】
【相關部門出台了一係列禁令,對這類題材的電視劇進行了嚴格的規範和限製。】
“哦?!”
原本還因為天幕之前調侃他為“劉小豬”而有些鬱悶的劉徹,聽到“禁令”二字,瞬間坐直了身子,好奇心被徹底勾了起來。
“禁令?為何會下禁令?”
他摩挲著下巴,“是這類戲文出了什麼大問題?有傷風化?還是............觸及了什麼忌諱?”
作為帝王,他對“禁令”背後的政治因素有著天然的敏感。
【第一個原因嘛,就是過度美化,曆史失真!】
【視訊畫麵出現了清宮劇中阿哥們錦衣玉食、談情說愛,與曆史記載中清的宮形成鮮明對比。】
【把這些封建王朝的帝王將相、後宮嬪妃塑造得過於光明偉岸,或者隻顧著渲染情愛宅鬥,忽略了其封建專製、壓迫人民的本質,容易誤導觀眾,尤其是年輕一代的曆史觀。】
“原來如此!”
朱元璋一拍大腿,“咱就說嘛!當皇帝、當官哪有那麼輕鬆自在!還康熙俠變身!”
許多崇尚務實的帝王將相紛紛點頭,覺得這條禁令頗有道理。
視訊的解析並未停止,反而丟擲了更尖銳的觀點:
【還要,主要是這些電視劇,從不同的角度去粉飾代清,說的有多麼多麼的厲害。搞到不少人信以為真。】
大清,乾隆朝。
“放肆!”
乾隆皇帝勃然大怒,“粉飾?我大清康雍乾三世,難道不是事實?!何須粉飾!”他胸中氣血翻湧,覺得天幕所言,簡直是汙衊他煌煌大清!
黎哲看著視訊,差點被口水嗆到:“不是吧阿sir,這都有人信?”
實在難以理解會有人因為幾部電視劇就對其產生不切實際的幻想。
【甚至還覺得康熙是千年罕見的聖君。】
大清,康熙朝。
康熙帝原本還算平靜的麵容,聽到這話,眉頭微微蹙起,一股不悅與自負交織的情緒升起。
他雖自矜,但“千年罕見”這等評價,從天幕這種帶著調侃語氣的渠道說出,反而讓他覺得像是一種諷刺。
“朕勵精圖治..........難道,當不得‘聖君’二字?”
大清民間,某些角落。
有麵黃肌瘦的百姓偷偷啐了一口,低聲嘀咕:“聖君?咱隻知道徭役賦稅重得很!年年河工,年年攤派..............”
有經曆過文字獄慘禍的文人家庭,更是麵露悲憤,卻不敢言語,隻在心中呐喊:這也配稱聖君?!
視訊的語調在此刻變得嚴肅起來:
【其實這些都還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有些自稱後裔的組織,竟然叫囂複辟!】
“???什麼?!”
黎哲猛地坐直了身體,眼睛瞪得溜圓,彷彿聽到了什麼天方夜譚,“複辟?!都什麼年代了,還有這種人?好家夥,真是活久見!”
他感覺自己的常識再次受到了衝擊。
劉徹先是一愣,隨即眼中精光一閃,嘴角勾起一絲瞭然而冷峻的弧度:
“嗬,果然如此!朕就猜想,那些鼓吹的言論,背後必有人驅使!”
“某些人的癡心妄想!”
【這些組織,打著傳承‘傳統文化’的旗號,開曆史倒車之實!】
【他們利用部分被電視劇誤導的民眾對,其心可誅!】
天幕上配合出現了相關新聞的截圖,雖然看不太清具體內容,但那股逆流而動的荒謬感已然透屏而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