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直播社死到各朝各代了 第296章 沒人比我更懂遊牧民族的危害
【“然而,正是這一係列操作,讓忽必烈成為了中國曆史上唯二達成‘南下擒龍’與‘北伐封狼居胥’兩大史詩級成就的皇帝!”】
嬴政原本慵懶靠著的身姿微微挺直,眼中閃過一絲詫異:
“哦?竟有如此武功?那第一是誰?”
【“大家要知道,自古以來,我們農耕文明對付遊牧文明最頭疼的是什麼?”】
【“是草原茫茫,找不到人!又不認識路!往往大軍遠征,勞師動眾,卻連敵人主力在哪都摸不著,無法從根本上清除邊患。”】
劉徹深有感觸地點頭。
“確實如此,”
他喃喃道,“縱有百萬雄師,深入不毛,若不知敵蹤,無異於大海撈針。”
年老的李廣,這位老將看著天幕,想起自己幾次迷路失期的憋屈經曆,不由得重重歎了口氣。
對身旁的部下道:“你們說,是不是這個理?那草原瀚海,非我族類久居之地,我等進去如同盲人摸象,如何能建功?”
部下們紛紛點頭,臉上寫滿了無奈。
【“但現在好了!問題解決了!一個認識路的蒙古人——還是黃金家族嫡係——親自帶著漢人軍隊,調頭打回了自己的蒙古老家!”】
忽必烈聽到這裡,心情更加複雜了。
“你們怎麼能因此就說朕忘本呢?!朕是為了大元的江山永固,是為了結束蒙古內部的無休止紛爭啊!”
劉徹摸著下巴,雖然對異族皇帝的本能反感讓他有點膈應,但不得不承認:
“雖說是個胡虜,但這打回老家聽著怎麼就那麼好笑呢!”
【“忽必烈:哥幾個貓在哪兒過冬,躲在哪兒放牧,朕可是比誰都清楚!”】
【“沒人能比我更懂遊牧民族的危害!”】
黎哲看的一時語塞,隻能發出一串省略號:“......”
【“所以啊,也難怪忽必烈不怎麼受蒙古的待見了。那是絲毫不念同族之情,往死裡揍啊!”】
忽必烈冷哼一聲:“哼,既要穩坐這萬裡江山,豈能拘泥於一族之私?皇位穩固,天下歸心,纔是根本!”
【“更魔幻的是,據說忽必烈可能帶有漢高祖劉邦的血脈!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劉邦震驚:
“啥?!乃公的血脈?!真的假的?一個......一個異族皇帝是乃公的後人?!”
蘇軾聞言他對身旁的人說道:
“此說雖似離奇,細想卻未必空穴來風。”
“自漢以來,送往塞外和親的漢家公主、宗室女不在少數,血脈暗中流傳,曆經數代,於草原大族中延續下來,也並非不可能。”
螢幕前的黎哲則是滿臉問號,忍不住吐槽出聲:
“真的假的?假的吧!他們怎麼查的dna?”
這事在各朝各代引發了更大的討論浪潮。
一些儒家學者眉頭緊鎖,覺得這說法玷汙了華夏正統。
一些好事之徒則津津樂道,覺得這曆史真是比話本還精彩。
劉徹在最初的驚訝後,表情變得有些玩味,心想:“若此事為真,那倒有趣了。”
忽必烈本人聽到這,表情更是精彩紛呈。
【“當然啦,忽必烈這麼乾也不是完全沒理由。”】
【“當時跟他爭汗位的,主要是他弟弟阿裡不哥,還有那些守舊的蒙古王爺。說白了,都是內部政敵。”】
李世民不由感同身受地點了點頭:
“看來這皇權之爭,無論胡漢,皆是一般模樣。”
黎哲點開了評論區,想看看網友們還有何高見。
熱評第一條就帶著一股子“地道”的調侃味兒,點讚數極高:
【“忽必烈:我難道不知道哥幾個在哪兒貓冬,在哪片草場放牧,我可太tm清楚了!”】
忽必烈看著這條評論,再次陷入了無言以對的沉默:
“……”
雖然話糙理不糙!但把他這堂堂大元皇帝說得跟個帶路搶地盤的混混頭子似的!
黎哲被這條評論逗樂了,手指飛快地在下麵跟了一條回複:
【黎哲回複:“這就叫專業!”】
朱元璋嗤笑一聲:“專坑自己人的吧!”
雖然不屑,但他心裡也不得不承認,這招確實狠辣有效。
劉徹則摸著下巴,若有所思:
“若朕有個投降的匈奴王爺,能如此‘專業’地指出匈奴的位置所在..........”
黎哲的手指在螢幕上繼續向下一滑。
【新的視訊開場就是一聲飽含無奈與戲謔的呐喊:“我該拿什麼拯救你,我的脆皮大學生啊!”】
李世民看著這標題,麵露疑惑:
“脆皮?是何意?是指......像酥餅外皮那般,一碰即碎,很是脆弱的意思嗎?”
“大學生”聽起來像是讀書人。
能被冠以“脆皮”之稱,頗有些不以為意,“讀書人身子骨弱些尋常,但又能脆皮到何種地步?”
然而,視訊緊接著用事實給了他,以及各朝各代所有人一記重錘。
【畫麵中,一個旁白以平穩的語調念出:】
【“某高校一男生,在晚自習時因與同學聊天,情緒過於激動,大笑不止,最終導致......自發性氣胸,俗稱‘把肺給笑炸了’。”】
各朝各代瞬間被一片巨大的問號淹沒:“???”
“啥?!笑...笑炸了肺?!”
“這...這怎麼可能?!笑一笑還能把身子骨笑壞了?”
“離了大譜了!這後世的後生,竟是紙糊的不成?!”
這完全超出了古人的認知範圍,比聽到戰場上的刀劍無眼更讓他們感到匪夷所思。
藥王孫思邈正在山中采藥,看到天幕所言,先是愕然,隨即若有所思,而後緩緩搖頭,對著身邊的弟子感歎道:
“看來無論何時,醫理總是相通的。‘喜傷心’,過喜則氣緩,心神渙散。”
“此子想必是平日體虛,肺衛不固,驟遇大喜,氣機逆亂,方有此劫。”
朱元璋嗤笑:“拉去軍中操練幾個月,看他還脆不脆皮!”
忽必烈甚至暫時忘記了自己的糟心事,看著天幕一臉茫然:“這人的身子,竟比羊羔還不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