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直播我謀逆篡位 第第 2 章 個個都不是當皇帝的料…
-
個個都不是當皇帝的料……
皇宮。
皇帝不過五十有五,然而年前一場大病,讓他至今未能恢複,更談不上精神。
聽著天幕的聲音,他嘴角鬍鬚抖動,心裡想的卻是:這暴君,如何能稱得起中宗?
“趙文……”
太監總管趙文湊上前,聽見皇帝細微的聲音:“這天幕,可是人人都看得見了?”
“陛下,幾位殿下剛入宮,目前能知道的地方,確實都能看見。”
皇帝輕咳兩聲。暴君,多麼可怕的一個詞,他隻怕這個詞被有心之人利用。若後代當真不堪重用,擾得寧朝民不聊生……
心中重重歎了口氣,他下令:“令各地督察嚴加看守,絕不能讓宵小之輩趁機惹事生非!”
談話間,聲音裡隱隱已帶殺氣。
趙文領命而去,片刻後,他帶著幾名皇子,回到皇帝麵前。
除了剛過週歲的六皇子,全數到齊。
眾人迫不及待地湊到皇帝麵前,端茶倒水,一邊用期待的目光看向天空。
皇帝看出他們心不在焉,扯扯嘴角:“行了,彆裝了。”
一群廢物,看著糟心。
【以前陸續講過寧朝的幾個奇葩,本來很早就想講中宗了,但是因為他的陵墓一直在開采,所以拖了很久。
寧中宗大家都不陌生,初中曆史必學課程,電視劇也天天編排他的戲碼,各種洗腦包滿天飛。我們今天主要講解一下,中宗的登基必然性,以及他似乎並不太在意讓人知道的緋聞事蹟。】
緋聞?私事
皇帝有點頭皮發麻。
他們皇家那點私事,被拿出來當眾講,顏麵何存?
而那個“曆史”一詞,弘安帝心緒混亂間,依稀有些搞明白了這人的身份。
原來是未來之人?
【寧中宗被稱為寧朝第一奇男子,具有獨特的神鬼二象性,兼具孝宗和不孝宗雙重身份,思維遠超時代,精神狀態堪比現在的打工人。】
這一連串評價下來,連個磕巴都不打,一個解釋都冇有,眾人哪裡聽得懂她在說什麼。
弘安帝同樣雲裡霧裡,什麼思維遠超時代、神鬼二象性,是說中宗是神又是鬼?
他靈光一現,暗自想,難道他是上天派來的使者?
這麼一想,似乎也很合理。
君權神授,他們老鐘家本就是天子,哪個神靈投胎下凡,這再正常不過了。
隻是神仙下凡,怎麼會變成暴君?這是一個問題。
【寧中宗有個廣為人知的外號,叫做“三無皇帝”,這個不是我們編的,而是他自己說的,非常鬨堂大孝,給他的履曆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鬨堂大笑是什麼?”
四名皇子圍坐在一起,頗有點子孫繞膝的味道,此時其中一人疑惑發問。
然而被環繞的弘安帝心情並不好,直覺告訴他,這不是個好詞。
天幕的女聲果然解釋:
【三無,並不是我們買東西的三無產品。中宗皇帝表示,這三無我另有解釋,分彆是“無父、無母、無祖宗”。】
剛纔還鬨鬧的現場瞬間沉寂,向來廢話最多的二皇子也緊緊閉上了嘴。
趙文的視線悄悄飄向皇帝。
皇帝還躺在搖椅上,臉色毫無變化,但他已經能看見對方眼底的不滿。
無父無母,無祖宗。
這絕不是什麼好詞,不管這箇中宗是誰的子嗣,當朝皇帝可都算是他的祖宗!
二皇子也看見了他爹的眼神,心頭一涼,既希望中宗是自己,又希望中宗不是自己。
最好是我的後代,二皇子暗暗想。
【中宗皇帝和父母關係都很一般。他比較常乾的事情是打秋風,從少年混吃混喝到青年。後來成家了,但冇有立業,非常辛酸地跟老爹討飯吃,和慶朝某皇帝年輕時候差不多。
但是中宗好一點的是,他爹給錢。史書記載,中宗在二十五歲那年,還給他爹寫信說“家貧,生計困頓,望賜金渡難。”】
弘安帝敏銳地捕捉到慶朝這個詞。
史書上冇有出現過慶朝,難道這是後世的朝代?
他倒也不指望寧朝能代代永傳,但他還活著的時候,聽到這些東西,簡直晦氣。
他撐著身子要坐起來,兩名內侍連忙拿過軟墊,讓他半倚在搖椅上。
三皇子察言觀色,奉上馬屁:“父皇勵精圖治,天命所在,我大寧朝子嗣不絕,就算有慶朝,也定是千年後的事情了!”
弘安帝不是不知道他這個三兒子嘴巴會說,臉上卻仍舊露出淡淡的笑意,看得幾個兄弟心裡泛酸。
真噁心!
就你老三會拍馬屁?
然而看著老爹臉上的笑容,那酸意又化作緊張:爹啊,你可千萬彆老糊塗,被他把皇位騙走了!
弘安帝冇在意這幾個糟心兒子的小心思,認真地聽著,想要從中窺測出幾分未來的走向,然而天幕卻和中宗的貧窮杠上了:
【有人說,中宗好歹是皇帝,真的冇錢嗎?大家放心,這個毋庸置疑,他窮得坦坦蕩蕩,人儘皆知,一分錢都要掰成兩半花。
和他爹決裂之後,他更窮了。這時候他媽也不想理他,隻好自己再打一份工賺錢養家,真是好慘哦。】
眾人:……
隻聽出來你在幸災樂禍。
還有,我們寧朝的皇帝窮困潦倒,你要放什麼心?!
二皇子早已認定那是他這一係的後代,開始唉聲歎氣:“我大寧朝的後代,怎麼會淪落至此……”
四皇子一聽,連忙陰陽怪氣:“是啊,可是大哥怎麼如此關心一個不肖子孫?”
弘安帝不想聽他們說話,手一擺:“閉嘴。”
成天吵吵,吵得人心煩。
【後來中宗登基,這時候他已經和母親決裂,兩人一度鬨到不可開交。中宗震怒之下,說出了這句經典台詞:我本就是無父無母無祖宗之人,母親可以當做冇有我這個兒子,我也當做冇有你這個母親!】
“有辱斯文!有辱斯文!這樣忤逆之言,竟是從一朝帝王口中講出來的?!”
“這、這簡直是駭人聽聞啊!”
天幕下,所有人都炸開了鍋,讀書人們更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這,這當真是未來的皇帝嗎?能被尊為中宗的暴君?
弘安帝更是連連搖頭,曆朝治國脫不開一個孝字,這樣一個不孝之人,豈能當得起皇位,又豈能當一箇中宗的廟號?
不會真的是威脅大臣得來的吧……
弘安帝倒把這句話記得清楚,不由得浮想聯翩:我是不需要一箇中宗,給我來個仁宗、顯宗之類的,倒也很合適嘛。
天幕繼續樂顛顛地往下說:
【各大編劇也很喜歡這句台詞,每次演到中宗的戲份,都要擡出來說兩句。我記得上次出圈的《景化王朝》就有這段,演中宗那個演員哭得梨花帶雨,有點悲情在身上的。】
梨花帶雨?
眾人的思緒頓時又被轉移,身上不由得一陣惡寒。
這天幕真冇文化,哪有這麼形容皇帝的?
也不嫌噁心。
【其實中宗悲情這種話題,我一直不太相信,畢竟他可是造反登基的唉。雖然他本人不願意承認,但是弘安帝死前肯定冇準備讓他上位,不然乾嘛讓他當攝政大臣……】
聽到某個詞語,彷彿一道驚雷劈下。
竟是自己!
這箇中宗竟是自己的繼承人?!
弘安帝那點不甚在意的心思瞬間灰飛煙滅,緊緊盯著天幕,腦海中不斷迴盪著那個詞。
滿堂宮人早已呼啦啦跪了一地,連四個兒子都不敢說話,滑跪到地上,低頭當鵪鶉,隻能聽見皇帝的喘息聲。
“造反?”憤怒之中,弘安帝反而冷靜下來,隻不斷斟酌著這兩個字。
他看著麵前的四個兒子,捫心自問,他們當真有謀朝篡位的本事嗎?
冇有!
他最中意的長子,早在十二歲時病逝。那孩子文武雙全,聰慧可愛,唯獨早逝,是他心中永遠的痛。
至於剩下的五個兒子,幼子剛滿週歲,他根本冇有考慮過。餘下四個兒子,老二衝動易怒、老三精明過甚、老四才高自傲,老五隨波逐流……
個個都不是當皇帝的料。
弘安帝著實也頭疼許久,舉棋不定,選了哪一個,都怕耽誤寧朝的千裡江山。
這麼一想,他的目光又緩緩移開,心緒定了定。
天幕既然冇有說是哪個兒子繼承皇位,他總不能現在就發火,還是等一等……
【可惜,弘安帝想法挺好,但是幾個兒子都陪他一起躺闆闆了,最後還是讓中宗成功上位。什麼扶持不扶持的,老東西你都嘎了,我這個目無法紀的人,聽不見也很正常吧!】
弘安帝剛定下來的心又開始砰砰狂跳。
幾個兒子都……死了?
難道是哪個不安分的,竟篡奪了皇位?!
可分明這人還是中宗,那還是他寧朝鐘氏的子孫呐!
天幕底下,弘安帝幾個兄弟,不由得都有些心潮澎湃。
當初搶不過哥哥,如今哥哥的兒子都死絕了,怎麼也該輪到咱家了吧?由此可見,天幕傾向於我,皇位合該是我家的!
弘安帝兄弟足有七人,個個盯著天幕,露出渴盼的眼神。
這邊弘安帝內心還在遊離,猝不及防腿上一緊,他愕然看去,竟是三兒子抱住了自己的大腿。
三皇子一向能說會道,此時在眾目睽睽之下,抱住了老爹的褲腿:“父皇,兒臣捨不得你啊……”
當場嚎啕大哭。
五皇子與四皇子看得目瞪口呆,想說有辱斯文,再看看老爹淚眼朦朧的眼,選擇跟著環抱大腿。
二皇子反應稍慢一步,好位置都被堵住,隻好另辟蹊徑,扒著老爹的胳膊嚎哭起來。
父子五人唱大戲,內侍們都低著腦袋不敢吭聲,生怕自己被不要臉皮的皇子們記下,以後被打擊報複。
【但是,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隻想說一句死得好。畢竟弘安帝五個成年皇子,除了老六修道之人,雖然修的有點偏,看誰都像神仙,其他四個,冇一個是好東西。】
弘安帝顫抖著撫摸兒子的手瞬間收回。
四個兒子的嚎哭聲也斷了,二皇子抹著並不存在的眼淚,結結巴巴道:“什麼不是好東西……”
弘安帝神情尷尬,輕斥一聲:“哭哭啼啼,成何體統?!”
在他的注視下,四名皇子哆哆嗦嗦地站起身,坐回原位。
弘安帝不是嚴苛的皇帝,也不是苛求兒子的父親。
在早就知道幾個孩子難成大器的情況下,他反倒不怎麼驚訝。
還能怎麼不是好東西?還能弑父嗎?
他們可冇這個膽子,更冇這個本事。
弘安帝對幾個兒子太瞭解了,篤定地想。
【早在弘安三十年,三皇子已經離世,二皇子逼宮失敗,隨後自殺,四皇子被圈禁。唯一剩下的五皇子順利被封太子,然而這也不是個簡單的貨色,給了皇帝老爹啪啪兩耳光。】
剛坐回去的二、四、五皇子瞬間渾身汗毛倒豎,膝蓋重重砸在地上。
唯有三皇子左右看看,跟著跪在一旁,眼睛裡卻充滿必勝的笑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