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天幕:老祖宗,這盛世如你所願 > 第237章 街頭對詩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天幕:老祖宗,這盛世如你所願 第237章 街頭對詩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蘇銘帶著直播間的觀眾,隨著熙熙攘攘的人流繼續向前。

大唐不夜城的喧囂與繁華,幾乎讓他忘了時間的流逝。走過幾座精美的浮雕,又看了幾個熱鬨的街頭表演,這條長長的步行街似乎快要走到了儘頭。

就在他準備找個地方和觀眾打個招呼,結束今晚的直播時,旁邊突然竄出來一道白色的身影。

那人一身飄逸的白衣古裝,下頜留著一縷疏朗的胡須,手裡還攥著什麼東西,猛地遞到蘇銘的嘴邊。

“壚邊人似月?”

突如其來的舉動把蘇銘嚇了一跳,手機支架都差點沒拿穩。

但他還沒來得及做出反應,嘴巴已經比腦子快了一步,幾乎是下意識地接了下去。

“皓腕凝霜雪。”

白衣男子挑了挑眉,似乎有些意外。

他收回葫蘆,打量了蘇銘一眼。

哎喲,這次可讓我逮到了一個水平不錯的!

隨即,他身形一轉,直接攔住了蘇明的前路,再次追問。

“田家少閒月?”

蘇銘這會兒總算回過神了。

原來是遇到大唐不夜城裡最出圈的遊走專案——街頭對詩了啊。

看這身打扮,難道扮演的是詩仙李白?

蘇銘瞬間想到了自己係統後台裡,還靜靜躺著的那份李白親手書寫的《行路難》手稿,一種奇妙的割裂感油然而生。

“嗯?田家少閒月?”

見蘇銘走神,白衣男子又重複了一遍問題。

蘇銘頓了頓,收迴心神,從容地對出了下半句。

“五月人倍忙。”

話音剛落,一個舉著手機、似乎同樣在直播的工作人員從白衣男子身後走了過來。

看到蘇銘對答如流,白衣男子臉上的興味更濃了。

“哎喲,兄台是在直播嗎?”他指了指蘇銘手裡的直播裝置,又指了指自己身後的小哥,笑道:“兄台是哪裡人啊?做什麼的?”

蘇銘笑了笑:“徐州來的,就是個遊客,順便開直播逛逛。”

“那巧了!”白衣男子一拍手,“我們這是街頭對詩,隻要能一直對上來,沒有答錯的,就有景區準備的小獎品。”

“兄台,有沒有興趣參加?”

蘇銘還沒說話,他的直播間先炸了。

【上啊!銘哥!乾他!】

【哈哈哈哈,竟然碰到對詩了?主播運氣不錯啊!】

【這算是撞我銘哥槍口上了啊。】

【我刷到過對詩視訊,看上去挺簡單的。】

【簡單?換你,你怕不是連開頭那兩句都答得上來!】

蘇銘看著起鬨的彈幕,想著反正也快逛到頭了,玩玩也無妨,還能給直播間添點樂子。

於是,他點了點頭:“可以。”

“好!”白衣男子精神一振,“那咱們就繼續了!聽好了!”

他清了清嗓子,神態瞬間進入了角色。

“年少萬兜鍪?”

蘇銘:“坐斷東南戰未休。”

白衣男子:“取次花叢懶回顧?”

蘇銘:“半緣修道半緣君。”

白衣男子:“明月彆枝驚鵲?”

蘇銘:“清風半夜鳴蟬。”

這一來一回,語速極快,毫不拖泥帶水,周圍原本隻是路過的遊客瞬間被吸引,漸漸圍攏了過來。

白衣男子見他依然對答如流,眼中閃過一絲訝異,出的題也開始刁鑽起來。

“山下蘭芽短浸溪?”

蘇銘:“鬆間沙路淨無泥。”

“惆悵孤帆連夜發?”

蘇銘:“送行淡月微雲。”

“夜闌風靜縠紋平?”

蘇銘:“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

一葉扁舟悠悠然蕩於碧波之上。

船頭兩人對坐,其中一位正是蘇軾。

此刻,他饒有興致地仰頭看著天幕,手中酒杯都忘了飲。

天幕上,蘇銘正與那白衣男子飛快對詩,當真是口若懸河,應對如流。

“壚邊人似月?嗯,是韋端己的《菩薩蠻》,不錯。”

“田家少閒月?哈,是香山居士的《觀刈麥》。”

蘇軾看得津津有味,時不時點頭說出那些詩詞的作者和詩名。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咦?”蘇軾眉毛一挑,沉吟片刻,“此句氣魄雄渾,倒不曾聽過。”

“明月彆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好句!隻可惜亦未聽聞過,不知是何方墨客所寫。”

能讓蘇軾都說一聲“好句”卻不知出處,可見其不凡。

坐在對麵的好友,心中不禁生出幾分好奇,莫非是後世的哪位大才?

正思索間,天幕上的白衣男子又出一句:“山下蘭芽短浸溪?”

蘇軾端著酒杯的手,猛地一頓。

這一句,有點耳熟啊……

不等他細想,天幕中的後世青年已然從容接道:“鬆間沙路淨無泥。”

“啪!”

對麵的友人一拍大腿,指著天幕,又指著蘇軾,哈哈大笑起來:

“子瞻!子瞻!這不正是你遊蘄水清泉寺時所作的《浣溪沙》嗎?”

蘇軾自己也愣住了,一時間竟有些恍惚。

自己的詞?竟被後世之人如此熟稔地脫口而出?

他還沒從這奇妙的感覺中回過神來,天幕上的對詩仍在繼續。

好友的眼睛越聽越大,最後撫掌大笑,樂不可支:

“竟然接連三首都是你的詞作!子瞻啊子瞻!你這簡直是要霸占了這後世的詩壇啊!”

蘇軾老臉微微一熱,嘴上卻連連擺手:

“不過是些遊戲之作,僥幸能流傳於後世罷了,怎敢與先人相提並論。”

“子瞻莫要自謙……”好友指著他道:“剛剛那般多回合,香山居士的詩才占了區區一首,你倒好,一連就是三首!依我看,後世之人,怕是更愛讀你蘇子瞻的詞啊!”

蘇軾聞言,怔住了。

是嗎?

千年之後,竟然還有學子在吟誦自己的作品……

他怔怔地望著天幕,看著那片繁華光影,將杯中之酒一飲而儘。

不知為何,這酒,似乎比平日裡,更醇厚了三分。

……

天幕上。

白衣男子額角已經隱隱見汗。

他發現無論自己從哪個朝代、哪種風格的詩詞裡擷取句子,對方都能在半秒內給出完美的回應。

這根本不像是思考,更像是本能!

圍觀的群眾越來越多,裡三層外三層,所有人的手機都對準了場中對峙的兩人。

“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

蘇銘:“平沙莽莽黃入天。”

“千騎擁高牙?”

蘇銘:“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

“誰念西風獨自涼?”

蘇銘:“蕭蕭黃葉閉疏窗。”

白衣男子感覺自己快要黔驢技窮了。

他咬了咬牙,開始放大招,出的句子越來越生僻。

“江娥啼竹**愁?”

蘇銘:“李憑中國彈箜篌。”

“梅須遜雪三分白?”

蘇銘:“雪卻輸梅一段香。”

“梅子金黃杏子肥?”

蘇銘:“麥花雪白菜花稀。”

“山下旌旗在望?”

蘇銘:“山頭鼓角相聞。”

對到這裡,白衣男子已經有些腦子轉不過來了。

因為相比於答題,出題的人腦子需要轉的更快,而圍觀的人群中,則爆發出陣陣喝彩。

他深吸一口氣,丟擲了自己能想到的,最難的一首,也就是殺手鐗!

“長太息以掩涕兮?”

這一句出自《離騷》,是華夏詩詞的源頭之一,是中國古代最長的抒情詩,也是中國文學史上的“騷體”詩歌形式的開山鼻祖之作!

蘇銘幾乎是脫口而出:

“哀民生之多艱。”

白衣男子挑挑眉,這句比較出名,再換一句!

他故意跳過好幾句再問:“仆伕悲餘馬懷兮?”

蘇銘頓了頓,心想怎麼這一下跳躍那麼多,這都快到結尾了……

既如此,那就直接把後麵剩下的部分,一口氣全背了出來好了。

“仆伕悲餘馬懷兮,蜷局顧而不行。亂曰:已矣哉!國無人莫我知兮,又何懷乎故都!既莫足與為美政兮,吾將從彭鹹之所居!”

呦嗬?!可以啊!

白衣男子鬥誌也被激發出來。

周圍的看客越來越多,閃光燈此起彼伏,他作為不夜城小有名氣的“李白”,不能就這麼認慫。

“好!”

白衣男子強行振作精神,雙手抱拳,擺出了一副全力以赴的架勢。

“兄台高才,在下佩服!但你我尚未分出勝負,請繼續!”

蘇銘點點頭,擺出放馬過來的姿態。

白衣男子深吸一口氣,搜腸刮肚,再次開口。

“新婦識馬聲?”

蘇銘幾乎沒有任何停頓。

“躡履相逢迎。”

白衣男子不信邪,語速越來越快。

“牽衣不肯出朱門?”

蘇銘:“紅粉香脂刀下死。”

“騰文魚以警乘?”

蘇銘:“鳴玉鑾以偕逝。”

“聞鶴唳而心驚?”

蘇銘:“聽胡笳而淚下。”

……

又過了五分鐘。

白衣男子出的詩句,已經從唐詩宋詞,到唐前詩賦、樂府三絕。

而蘇銘,始終麵不改色,對答如流。

圍觀的群眾已經從一開始的看熱鬨,變成了滿臉的敬畏。

人群裡,甚至有人開始自發地鼓掌。

終於,白衣男子徹底被掏空了,他向後退了一步,連連擺手。

“停!停!不來了不來了!”他指著自己的腦袋,一臉認真地說:“真的一滴都沒有了!”

“兄台,我認輸!我心服口服!”

說完,他朝著旁邊一直舉著手機的工作人員招了招手。

工作人員也是一臉敬佩地走過來,將早就準備好的獎品遞了過來。

那是一個紅色大禮品袋,塞得滿滿當當,看起來分量不輕。

白衣男子接過禮品袋,鄭重地遞給蘇銘。

“兄台,這是一點心意。”

蘇銘接了過來,入手就感受到分量沉甸甸的。

白衣男子又遞過來一瓶包裝精良的“八加一”,還有當地文旅特意定做的一套筆墨紙硯。

“多謝了。”蘇銘客氣道。

“應該的,應該的。”白衣男子擦了擦額頭的汗,好奇地湊過來,“兄台,冒昧問一句,您是哪個大學畢業的?什麼專業的?”

蘇銘輕笑道:“我就是個普通本科,學曆史的。”

“曆史……”

白衣男子先是一愣,隨即倒吸一口涼氣。

“怪不得!怪不得!”

他似乎覺得光對詩還不夠,又不死心地追問道:

“那……那我再考您一個曆史問題?”

曆史題?

蘇銘暗自挑眉,點點頭:“請說。”

“嗯……那就問一個和長安有關的曆史題吧……”白衣男子摸了摸假鬍子說:“我們現在常用‘買東西’一詞,來表達購買貨物的意思,但這個稱謂為何不是‘買南北’呢?”

這叫曆史題?

蘇銘微微歪頭,這題目準確來說應該是民間語源學題目吧?

這題解法不止一個,其中一個和民間傳說有關。

古代以五行對應方位,東方屬木,西方屬金,南方屬火,北方屬水,中央屬土。

而木和金是實物,可以裝在籃子裡買賣。

火和水是虛的,無法裝載購買。

所以買木金,又被稱為買東西。

可這種解題思路,不符合題乾裡的要求——和長安有關。

蘇銘腦中迅速思索一番後,從容回答:

“這個問題,和唐朝時期一百零八坊裡的‘東西兩市’有關。”

“唐朝東西兩市商業繁榮,是當時長安城裡的主要交易場所。東市靠近興慶宮和高階官員居住的坊區,服務於皇族公卿,多為國內的奢侈品和高檔品。而西市靠近絲綢之路的開遠門,是國際貿易中心,雲集了大量胡商和異域珍品,商業上更繁華,故稱‘東貴西富’。”

“至於‘買東西’一詞,是語言使用習慣的自然演變,這兩市囊括了天下貨物,去市場交易便被泛指為‘買東西’。”

“不說‘買南北’,則是因為唐長安城主乾道朱雀大街貫穿南北,將城市分為東西兩半,並沒有‘南市’或‘北市’的建製。”

白衣男子徹底服了。

他對著蘇銘,深深地鞠了一躬。

“兄台大才!今日一見,三生有幸!告辭!”

說完,他便帶著自己的工作人員,頭也不回地擠出人群,迅速消失在了夜色中,背影甚至有幾分落荒而逃的倉皇。

蘇銘看著他離去的方向,有些哭笑不得。

自己是不是有點太欺負人了?

(這章詩句較多,所以補了2k字數,另,昨天那個問題,有個答案較為接近,但不完全,這周結束前,如果有家人能答準,就加更一章。)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