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天幕:老祖宗,這盛世如你所願 > 第63章 治隆唐宋碑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天幕:老祖宗,這盛世如你所願 第63章 治隆唐宋碑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大唐。

李世民的眉頭緊緊鎖起,目光如鷹隼般死死盯著天幕上的那塊石碑。

空氣彷彿凝固了。

“勸告?”

李世民的聲音低沉。

“我華夏子孫,竟有一日,需在自家先祖的陵寢前,用蠻夷之文,‘勸告’他們莫要行那毀壞之事?”

這簡直是聞所未聞的奇恥大辱。

他李世民,被尊為“天可汗”,四夷來朝,萬國來賀,長安城內胡商往來,哪個不是恭恭敬敬,恪守大唐法度。

可這天幕上的“後世”,竟是如此景象。

李世民笑了。

那笑容裡,沒有半分溫度,隻有刺骨的冰寒。

他想起了渭水之盟。

想起了頡利可汗兵臨城下的那份屈辱。

“魏征。”

“臣在。”魏征躬身而出,臉色同樣鐵青。

“你告訴朕,何以解此辱?”

“強兵。”魏征的聲音鏗鏘有力,“國強,則無需勸告,隻需刀劍。”

“好!”

李世民猛地站起,袖袍一揮!

“傳朕旨意!”

“將天幕所繪之碑,原樣拓印十萬份,發往大唐各道駐軍!”

“朕要讓每一個府兵,每一個將士,都把這塊碑的樣子,給朕刻進骨頭裡!”

“讓他們看清楚!手中的橫刀若有半分鬆懈,他們的後代子孫,就要跪著去跟人‘勸告’!”

“這,就是弱者的下場!”

……

大明,應天府,皇宮。

朱元璋的臉色陰沉得能滴出水來。

剛剛因為殉葬之事,被後世之人指著鼻子罵了一通,他心裡本就窩著火。

現在,看到那個所謂的“清朝”,竟然如此窩囊,他心頭的火氣,反而更大了。

“好一個清朝!”

“好一個勸告碑!”

他重複著這兩個字,每一個字都像是從牙縫裡擠出來的。

“咱的墳,咱的孝陵,咱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江山。”

“到頭來,讓人家堵在門口欺負,還要低聲下氣地寫塊碑去‘勸’?!”

朱標剛剛放下的心,瞬間又提到了嗓子眼。

“父皇……”

【落後就要捱打!】

【沒有強大的國家,你連尊嚴都沒有!】

朱元璋猛地轉身,看向朱標。

“你好好看看,這就是‘仁政’換來的結果!”

“一個連祖宗陵寢都護不住的‘仁政’!”

“一個要靠立碑乞求外夷的‘寬政’!”

這一刻,他不再是那個聽勸的丈夫和父親,而是那個從屍山血海裡殺出來的鐵血帝王。

他的偏執,他的狠厲,在這一刻被徹底點燃。

馬皇後嘴唇動了動,卻什麼也說不出來。

那天幕上所呈現的,是她也無法辯駁的屈辱。

朱標“噗通”一聲跪倒在地。

“父皇!那是後世朝代,並非咱們的大明……”

“閉嘴!”

朱元璋一聲暴喝:

“咱在意的是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老百姓!”

“你有沒有想過,他們這些蠻夷能這麼對待咱的陵寢,就能更加肆無忌憚對待老百姓們!”

“咱不管他叫什麼‘清’還是‘明’!”

“連區區蠻夷都管不住……”

“就是無能!就是廢物!”

……

直播間裡,群情激憤。

蘇銘緩緩轉身,走進了文武方門。

鏡頭隨之移動。

門內,享殿遺址的中央,赫然矗立著一塊巨大的禦碑。

此碑氣勢磅礴,碑額盤龍環繞,碑身穩穩地立在龜趺之上。

龍飛鳳舞的四個大字,瞬間攫取了所有人的目光。

——治隆唐宋。

蘇銘走到碑前,仰頭看著那四個字。

“這塊碑,是清朝的康熙皇帝,第三次下江南的時候,親筆題寫的。”

“治隆唐宋。”

“意思就是說,他認為朱元璋的文治武功,已經超越了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趙匡胤。”

【喲,康麻子還挺會說話啊。】

【康熙?他跑來給朱元璋拍馬屁?真的假的?】

【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

蘇銘笑了笑,那笑容裡卻帶著一絲洞察的銳利。

“他當然不是單純來誇老朱的。”

“他立這塊碑,有著極強的政治目的。”

“首先,他要向全天下的漢人宣告,他愛新覺羅家,承認你朱家的功績。”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通過這塊碑,告訴江南士族,我們大清是光明正大繼承的大明江山,不是我們推翻的明朝。”

蘇銘伸出手指,對著鏡頭比劃了一下。

“推翻明朝的,是李自成。”

“逼死崇禎皇帝的,也是李自成。”

“我們大清入關,是為你們明朝報了仇,所以我們是繼承者,不是侵略者。”

“當時江南一帶,反清複明的天地會活動非常猖獗。”

“康熙這麼做,就是為了從根本上瓦解他們的鬥誌,讓他們人心渙散。”

這番話說完,彈幕徹底炸了。

【我呸!好一個為明朝報仇!】

【老子吐了!】

【偷換概唸的狗賊!說得比唱得還好聽!】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清軍入關乾的是人事?】

【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留發不留頭,留頭不留發!這些事他怎麼不刻在碑上?!】

【繼承?搶了人家江山,殺了老朱家的子孫,現在跑人家祖墳麵前說你是來繼承的?要不要臉?!】

【治隆唐宋?!天大的笑話!】

【這碑立在這裡,簡直就是對老朱家最大的侮辱!】

【驅逐韃虜的大明,最後被韃虜趁亂奪了天下,哎……】

【金滅了北宋,蒙古和南宋滅了金,大明滅了蒙古,明末農民起義,後金又趁著戰亂入關篡明,曆史兜兜轉轉又是一個輪回。】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