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天幕:老祖宗,這盛世如你所願 > 第67章 四個皇帝湊不出一個太子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天幕:老祖宗,這盛世如你所願 第67章 四個皇帝湊不出一個太子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穿過幽靜的竹林,腳下是碎石鋪成的小徑。

蘇銘的聲音隨著鏡頭的移動,帶著一絲沉靜。

“我們現在順著這條路,去東邊。”

他走上了明東陵的神道,這條路比之前孝陵的神道要窄得多,也更顯蕭索。

神道向前,本該是享殿的位置,如今隻剩下幾塊孤獨的石柱礎,陷在雜草叢生的地麵裡。

殿宇早已消失無蹤,連同那座本該矗立於此的門。

蘇銘的鏡頭掃過這片空曠的遺址,最終停留在遠處一個隆起的山包上。

“大家現在看到的那個山包,就是懿文太子朱標的寶頂了。”

“他的地宮,就在那下麵。”

【這就到了?也太荒涼了吧……】

【感覺什麼都沒了,連個像樣的門都沒有。】

【看著跟我家村頭的小土坡差不多了。】

【和老朱的皇陵比起來,這也差太多了,太慘了。】

蘇銘看著彈幕,開口解釋。

“因為朱標下葬時,是以皇太子的身份。”

“所以陵寢的規製,自然不能和明孝陵的帝陵相比。”

“東陵雖然地麵建築損毀嚴重,但根據勘探,它的地宮和孝陵一樣,從未被盜掘過。”

他頓了頓,補充道。

“而且這座陵寢的格局非常特殊,前尖後方。”

“整體像一個龜背的形狀,這是目前我們國家發現的,唯一一座龜背形的帝陵佈局。”

【父猛子仁的,好像有好幾對都成了悲劇。】

【秦始皇和扶蘇,漢武帝和劉據……沒一個有好下場。】

【朱標真的是曆史上權勢最大、地位最穩的太子了吧?監國理政長達十五年,朝野上下誰不服他?】

【典型的慧極必傷,天妒英才啊。】

【開國太子基本都不能順利繼位。】

【不是有個梗嗎?說嬴政、劉徹、李世民、朱元璋,四個皇帝湊不出來一個太子。】

【陰間笑話……】

【李承乾翻開史書一查,上一個嫡長子順位繼承是八百年前的漢惠帝劉盈,心都涼了。】

【劉徹還說劉據“子不類父”呢,結果呢,劉據死在了最像他的那一刻。】

……

大秦,鹹陽宮。

宮殿恢弘,燭火通明,卻照不散那凝如實質的冰冷。

嬴政看著天幕上那句,“四個皇帝湊不出一個太子”的戲言。

他的臉色,晦暗不明。

“父猛子仁……”

他嬴政,掃**,吞二世,自認功蓋三皇,德高五帝。

到頭來,竟與後世的幾個皇帝,一同被後世列為“失敗的父親”。

何其荒謬!

他與他們,不一樣。

得天幕提醒,他嬴政,早已洞悉了危機。

胡亥與趙高,已被他囚於深宮,如同兩條待宰的死狗。

他纔是掌控命運的人。

他的目光,緩緩移向殿下。

那個總是勸諫自己“愛惜民力”、“行仁政”的長子。

正站在那裡,一動不動。

嬴政知道,為了不迎接那樣的未來。

他需要改變。

他的長子也需要改變。

既然如此,那就從今天開始吧!

他衝著緩緩開口:

“扶蘇,你有沒有想過……”

“為什麼那張假的遺詔,會送到你的和蒙恬的手上?”

扶蘇愕然望向嬴政,隨後陷入深思。

看扶蘇腦筋轉的太慢,嬴政深吸一口氣:

“你以為僅靠胡亥和趙高,就能篡改朕的遺詔了嗎?”

扶蘇瞪大眼睛,立馬明白了父皇的意思。

他張開嘴巴,想要說些什麼。

但對上了嬴政審視的目光後,又緩緩合上。

嬴政輕哼一聲:

“看來你很清楚……”

“不止趙高一人,不希望你登上皇位。”

“你該好好反省了,這朝堂上哪些是你的敵人,哪些是你的幫手。”

“如果等太陽升起時,你依舊沒有想清楚這個問題。”

“那你就不用再繼承朕的皇位了。”

扶蘇沉默半晌,垂首道:

“是,父皇。”

……

大漢,未央宮。

【四個皇帝湊不出來一個太子】

劉徹的麵色,前所未有的凝重。

“子不類父……”

“劉據死在了最像他的那一刻。”

他看向懷裡睡得正香的兒子。

為什麼朕會覺得這孩子不像朕?

為什麼天幕又說這孩子死在了最像朕的時候?

朕的寶貝兒子,究竟做了什麼?

難道他死在了自己的前麵?!

一種巨大的、未知的恐懼,攫住了這位年輕帝王的心。

他劉徹自信能掌控朝堂,掌控一切。

可他第一次發現,自己竟然掌控不了一個孩子的未來。

不行!

他既然已經知曉了未來,就一定要改變!

他要用全天下最好的資源,去培養這個孩子。

他要親自教導他,他要將他打造成最完美的繼承人。

他偏不信命!

他要和這該死的天命,鬥上一鬥!

……

大唐,太極殿。

李世民的臉色,陰沉得能滴出水來。

他當然知道自己皇位的來路。

玄武門的血,至今還未乾透。

他以為自己勵精圖治,就足以洗刷一切。

可後世之人,卻還是把他和嬴政、劉徹、朱元璋這幾個人,綁在了一起。

綁在了“太子養廢”的恥辱柱上。

他的承乾,他的青雀,他的稚奴……

一想到自己的兒子們,可能會重蹈覆轍,甚至比那朱家更甚。

他的心就像被一隻無形的大手緊緊攥住,喘不過氣來。

長孫無忌與房玄齡垂手立於殿下,噤若寒蟬。

他們能感受到,那平靜的龍袍之下,是何等洶湧的波濤。

“陛下……”

長孫無忌斟酌著開口:

“朱家之事,殷鑒不遠。”

“然,我大唐與明不同,陛下正值盛年,太子亦聰慧仁孝……”

聰慧仁孝……

李世民想起了自己的承乾。

那個孩子才十三歲,知書達理,溫文爾雅。

對他這個父皇恭敬孝順,對下麵的弟弟們也友愛有加。

這本是李世民最欣慰的一點。

可現在,這一點卻成了他最深的恐懼。

到底是什麼樣的意外,能讓那樣一個好孩子,也走向悲劇?

李世民想不明白。

難道……

他腦中閃過一個可怕的念頭。

難道是因為承乾害怕,玄武門之事再次上演?

還是說……

未來玄武門之事真的重演了?!

這個念頭一旦升起,就像藤蔓一樣死死纏住了他的心臟。

他自己怎麼會允許這種事情發生!

“陛下,天幕之言,或有誇大之處,不可儘信。”

房玄齡見他神色變幻,也上前一步,低聲勸慰:

“太子殿下如今尚在東宮安穩讀書,有良師輔佐,斷不會出差錯。”

“不會出差錯?”

李世民轉頭看了他一眼:

“那為什麼天幕要說……”

“朕和他們加一起,都湊不出一個太子?”

房玄齡一時語塞。

長孫無忌站在一旁,更是擔憂不已。

要知道,他可是太子的親舅舅。

誰出事他都無所謂,唯獨太子不能出事。

可看天幕的語氣,未來太子恐怕凶多吉少……

難道這就是玄武門的後遺症嗎?

長孫無忌兩眼看地板,默默在心裡反問自己。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