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天庭的夜班 > 第53章 軍內特供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天庭的夜班 第53章 軍內特供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南天門的雲海在暮色中翻湧成金紫色的浪,包拯立於天樞台的白玉欄杆前,手中攥著剛擬好的奏摺,墨香尚未完全乾透。

奏摺上的字跡鐵畫銀鉤,句句直指天河中下遊水係紊亂之弊,懇請天庭撥下辰砂銀與玄冰石,重修斷流千年的“鎖龍壩”。可他知道,天庭的文牘流轉向來如天河之水,看似滔滔不絕,實則迂緩難測,待批文下來,青柳與白楊兩村怕是早已為水源爭得焦土遍地。

“大人,天河水師的哨探回報,兩村今日又在‘分水灘’起了衝突,水師已派第三批巡弋仙兵前往彈壓。”

書吏公孫策抱來一卷繪著水係脈絡的帛圖,圖上青柳、白楊兩村的地界用硃筆圈著,中間的分水灘處已被硃砂點得密密麻麻,像撒落的血珠。

包拯接過帛圖,指尖劃過兩村接壤處的那條細若遊絲的水流——那是如今兩村唯一的共用水源。

他想起昨日微服查訪時見到的景象:青柳村的老漢揹著半袋乾癟的稻米,愁眉苦臉地看著龜裂的稻田;白楊村的壯丁們卻在田頭爭執,隻因一口老井突然枯竭。而更讓他心驚的,是田間地頭隨處可見的“天河水師特供”木牌,紅底金字,在夕陽下晃得人眼暈。

“這‘特供’的牌子,是何時興起的?”包拯沉聲問。

公孫策翻查著記事簿:“回大人,約莫是水師派仙兵駐防水源地,以維持雙方秩序,以免再生事端後,便有商家開始兜售印有‘軍供’字樣的糧袋。起初隻是零星幾家,如今兩村產出的米麪,十有**都掛了這牌子,價格比尋常時翻了三倍不止。”

包拯眉頭擰成川字。他早料到水源之爭會牽扯利益,卻未想這利益鏈竟攀附到了軍供體繫上。他記得巡弋的仙兵曾提及,兩村所產的稻米麥麵,確有一部分按舊例供應天河水師的糧庫,可那本是平價征購的軍需物資,何時竟成了商家炒作的由頭?

“張猛校尉可瞭解此情況?”包拯問。

“應該知道!”公孫策回答。

“你通知,馬上把那些寫有‘軍內特供’的牌子撥掉,當眾焚燬……”

“參軍大人,不管用,子安將軍曾命人這麼做過,冇想到曾成了奸商炒作的口實,使米價進一步上揚啊!”

“查,給我查清楚是哪些商家在背後推波助瀾。”包拯的聲音冷得像鎖龍壩下的寒冰,“尤其那個什麼‘大象金櫃坊’,呂不韋的名號,在凡間就慣會倒買倒賣,到了天庭還不安分。”

正說著,一名親兵匆匆來報:“大人,方纔接到線報,大象金櫃坊的夥計正在兩村散佈訊息,說水師即將增兵駐守,屆時‘特供糧’將更加受限,勸農戶們把存糧儘數賣給他們。”

“果然是他。”包拯眼中寒光一閃,“這呂不韋,是看準了水師駐軍維持秩序,反倒成了他炒作的‘護身符’。軍供之名,在仙凡兩界都意味著品質與稀缺,經他這麼一炒,價格飆升,兩村農戶見有利可圖,必定拚命擴種,用水量隻會更大,水源之爭隻會更烈。”

公孫策恍然大悟:“原來如此!商家賺得盆滿缽滿,農戶看似得了高價,實則是在飲鴆止渴,把水源往絕路上逼。”

包拯踱步至案前,鋪開另一張空白帛紙,筆尖在硯台中蘸足了墨。他冇有再寫奏摺,而是畫起了鎖龍壩周邊的地形圖。那片被雲霧遮蔽的穀地,本是上古時期的屯田舊址,若能引水庫之水稍加灌溉,未必不能開墾。

“公孫先生,”包拯忽然停筆,“你可知天河水師的軍糧中,豆腐一項是由何處供應?”

公孫策略一思索:“回大人,似乎是天河西岸的‘朱家豆腐工坊’,據說已獨家供應了百餘年,連水師都督府的簽呈裡都提過他們的‘翡翠白玉羹’。”

“朱家豆腐坊……”包拯喃喃念著,腦海中忽然閃過一個念頭。他想起調研時見到的景象:兩村農戶為了種稻麥,幾乎把所有水源都引向了水田,但若能改種需水量少的作物,比如大豆,既能緩解用水壓力,又能對接軍供需求——畢竟豆腐的原料正是大豆。

可這朱家豆腐坊既是獨家供應,背後必有盤根錯節的利益關係。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