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天下誰人不識君:李白傳 > 說不清的身世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天下誰人不識君:李白傳 說不清的身世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說不清的身世

李白多次對外宣稱,自己是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西南)人,而且還是西涼開國之君涼武昭王李暠的九世孫。這一宣稱可是非同小可,因為唐王朝李氏家族正是來自涼武昭王李暠這一支。也就是說,李白一下子和皇族成了一家子。

李白的從叔李陽冰、崇拜者範傳正是李白這一自稱的有力支援者。李陽冰在李白詩集的序言中,毫不含糊地下了這樣的結論:李白是隴西成紀人,是涼武昭王李暠的九世孫。他們的先祖,都是響噹噹的大人物,隻是到了後來,他們這一支被貶到了碎葉,和中原的李家失去了聯絡,以至於前後五代人都成了平民老百姓。[5]

中唐的範傳正似乎聽到了當時一些人對這一說法的質疑,補充說,他們這一支回到四川後,譜牒(相當於今天的家譜、戶口本之類)找不到了,在皇家的宗譜上也就登記不上了。所以,你讓李白拿出這一最有力的身份證明來,那是不可能的。

但李陽冰的說法多半就來自李白本人;範傳正的說法,從他的序言看,來自李白的兒子。李白兒子的說法,多半還是來自李白。所以,歸根到底,這種說法,源頭還是李白對外的宣稱。[6]

對於李白的這種說法,有正反兩派意見。

反對派的意見是:李白是胡吹冒撂,亂往自己臉上貼金。他的這些說法,就像他的許多詩一樣,都是想象的產物,根本不可信。李白自稱隴西成紀人,那是時代的“通病”。當時的人特彆看重門第,出身高門望族,就高人一等;出身寒門賤族,就被人看不起。那些出身低微的,也就學了乖,隻要姓李,就自稱是“隴西人”或“趙郡人”;隻要姓杜,就自稱是“京邑人”。這樣,臉上纔有光,纔不被人瞧不起。隻不過,李白比彆人更能吹,他不僅吹自己出身隴西成紀,還吹自己是涼武昭王李暠的九世孫,這樣一來,就和唐玄宗他們扯上了關係,因為唐玄宗是李暠的十一世孫。他這一吹可好,論起輩分來,他比唐玄宗還高兩輩,一下成了唐玄宗的爺爺輩。

他為了坐實自己的尊貴身份,還和那個漢代的“飛將軍”李廣拉上了關係。原因很簡單,李廣是李暠的遠祖。在他的邏輯中,認下了李廣,也就是認下了李暠;認下了李暠,也就和李世民、李隆基他們成為一家子啦。

[7]

這一派的理由主要有二:一是給皇族管家譜的宗正寺不承認,相當於官方的態度很明確,你李白和我們不是一家子,彆往我們這個圈子裡硬湊;二是李白自己也往往自相矛盾。這一派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把他和李家那些人交往留下的詩一條一條拉出來,結果發現,他見了他那些所謂的“孫子”“重孫”,立馬降了輩分,稱人家為“族叔”“族弟”之類。反正,一見當權的李家人,他這個輩分不低的李家人,一下子“識趣”起來,“謙虛”了許多。反正,今天看這樣的比較,如同參觀李白謊話大展覽,讓我們信還是不信呢?

但有人又說了,當時的譜牒,你家記的和我家記的,不一定就一樣,有差異才正常。李白這一支的譜牒早就丟失了,李白本身就冇有李氏的譜牒,他又咋能搞得清他與那些皇族的關係呢?他隻能看情況,隨便說。是不是這樣呢?還是說不準。

肯定派的說法是:李白冇胡吹,他是實話實說。他確實是飛將軍李廣多少多少代子孫,是涼武昭王多少多少代子孫。也就是說,他和李世民、李隆基他們就是一個祖先。他這個皇親貴胄之所以流落民間,有著尚不為我們所知的原因,但在冇有新的證據以前,我們還是應該相信李白,相信李陽冰,相信範傳正他們。也就是說,寧信其有,不信其無。

這一派中的一支為了證明李白、李陽冰、範傳正的說法並非謊言,繼續深挖細掘,認為李白祖先之所以流落民間,且不被後來朝廷承認,與他的曾祖(究竟是誰,這一派也爭論不休)、諸李宗室和徐敬業“倒武”——起兵反對武則天集團有關。駱賓王的那篇有名的《為徐敬業討武曌檄》就是這一政治事件的產物。“倒武”失敗後,他的曾祖等人自殺或被殺,其子孫被武則天改姓“虺”——毒蛇。在武則天眼裡,這些反對他的李姓宗室,都是些蛇蠍心腸,對他們手軟,就是對自己的犯罪,殺的殺(主要是組織者、參與者),流放的流放(主要是他們的子孫),並且“籍冇者五千口”,也就是登出他們的戶口檔案,銷燬他們的家譜之類,讓他們從此成為“黑戶”,成為冇“身份”的人。過上多少年後,你就是想證明你是李氏皇族,也冇憑據,讓你永世不得翻身。不得不說,這一招真夠絕啊,你想“歸隊”,都不可能。

李白的祖父即在流放和“冇籍”之列。神龍元年(公元705年)中宗複出,武則天退位,改“周”為“唐”,大赦天下。李白的父親在碎葉聽說後,便帶領全家返回中原。誰想回來後,才得知“反逆”子孫們不在大赦範圍內。李白的父親便逃到了四川綿州(今江油)。

742年,也就是李白四十二歲時,唐玄宗下令清理皇族戶口,漏辦的可以補辦。但李白此時空有一張嘴,冇有“譜牒”一類的證明(這都是武則天的“功勞”),咋說人家也不承認,以至於一輩子隻能以一個平民的身份出現在大唐的曆史中。[8]

這一派同樣說得振振有詞,煞有介事,讓我們信還是不信呢?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