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選之子第五宣 第411章 無人可用
小孩子才做選擇,他自然全部都要。
接下來的時間,三人聊的儘是一些無足輕重的事情。
本應沒什麼爭執,但談到淮夏未來產業的時候,鐘奕和東方燁有了不同的意見。
鐘奕看向東方燁父子,正聲說道。
“上個世紀曾兩次發生世界戰爭,斐國正因傲視全球的製造能力快速崛起,以至於此後近百年的時間,無論金融、軍事、文化,皆全方位製霸世界”
“製造產業的重要,自是無需多言”
話音落下,鐘奕看向東方燁父子,繼續說道。
“戰爭結束,全球局勢漸漸安穩,斐國開始逐步放棄製造產業,我淮夏正是抓住了這個機會,方纔有了名譽全球的淮夏製造”
“依我拙見,無論淮夏經濟將來發展到何等地步,即便取代斐國榮登世界第一”
“實業製造都不應是我們放棄的產業”
鐘奕所言東方雲似乎並不認同,此時說道。
“農業國家不會一直都是一個農業國家,而工業國家,也不會一直都是一個工業國家”
“製造產業固然重要,但淮夏若想複興,放棄低端產業,就是不能不做的事情”
“正如斐國當年產業轉移,非他所願,亦非他所能”
東方雲話音落下,神色玩味的看向鐘奕問道。
“鵬城毗鄰港城,正因製造產業,方纔晉升淮夏四大一線城市”
“鐘先生既在鵬城數年,可曾發現近年鵬城發生的變化?”
鐘奕自輟學去到鵬城打工,數年時間自是可以發現,身邊的一些變化。
初到鵬城之時,單就找份工作,並非難事。
那時的鵬城,工廠可謂遍地,隻要不畏辛苦,都能找到工作。
但最近的兩年,鵬城的工廠,肉眼可見的減少,皆向內陸遷移。
其中有兩個原因,其一鵬城自主產業升級,其二工廠用工成本增加。
再加上鵬城居高不下的房價,工廠減少自是必然。
鐘奕神色略有詫異,看向東方雲說道。
“鵬城受限可用麵積,放棄部分製造產業,是不得已的事情,不能說明什麼問題”
東方雲微微一笑,看向鐘奕接著說道。
“鵬城可用麵積再小,應也在港城之上,但直至今日,港城無論國際知名程度,亦或經濟實力,皆在鵬城之上”
“事實已經非常說明問題,鵬城若想真正意義上超越港城,放棄低端產業,無疑明智之舉”
話音落下,東方雲看向鐘奕繼續說道。
“除此之外,鵬城主動放棄低端製造產業,還有另外一個原因”
“不知道鐘先生有沒有發現,低端製造的工廠,現在很難招到工人”
東方雲所言,不是無的放矢,現在的工廠,的確很難找到稱心如意的工人。
這個問題柳橙也曾向鐘奕講過,隻不過他當時並未在意。
鐘奕並未答話,東方雲接著說道。
“隨著淮夏教育持續普及,低端製造行業,無人可用的窘境,勢必還要持續”
“究其原因,現在的年輕人,可選行業眾多,進入工廠並非最佳選擇”
“這是任何一個國家走向富強,都無法避免的事情”
鐘奕聞聽至此,不禁有些難以置信,看向東方雲問道。
“難道我們嘔心瀝血,曆經三代人的努力,最終卻跟斐國一個下場?”
東方雲聞聲輕然一笑,看向鐘奕說道。
“那倒不至於”
“我們和斐國不僅文化多有不同之處,就連當今科技,也遠非斐國當年可比”
“放棄低端產業,對淮夏有利無弊”
東方雲看向鐘奕神色略有傲意的說道。
“斐國現在有心重振國內製造產業,為此不惜花費巨額資金,結果卻收效甚微”
“究其原因,非常簡單”
“金融行業的利潤,數倍於製造產業,說服既得利益者,為國貢獻,無疑癡人說夢”
“淮夏永遠都不會步斐國後塵,我們數千年的文化底蘊,完全可以支援我們解決現在的所有問題”
話音落下,東方雲看向鐘奕接著說道。
“工廠裝置越發智慧,雖不能完全替代人工,但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
“隻此一步,不僅可以解決工廠用工困難的問題,同是也降低了工廠的運營成本,使其更具競爭力”
“淮夏國之根本的行業皆為國資,國資所屬企業雖有盈利要求,但卻不是重中之重”
“結合當下國情,製定發展戰略,支援民生穩定,國家安全,方是國資企業的第一要務”
公路交通,四通八達,電網架設,千家萬戶。
若求盈利,隻怕偏遠山村,永遠也不會進入電氣時代。
數年之前,淮夏曾有個城市,率先嘗試民營公共交通。
一開始民眾的確沒有感到任何變化,反而服務還要好於政府運營,因此讚譽不斷。
但僅僅過去數月時間,風向便有了變化。
為追求盈利,乘客稀少的路線,收支不能平衡,自然無人願意做這虧本的生意。
於是乘客越多的地方,車輛也是越來越多,而本就偏遠的地方,車輛更是不願前往。
如此一來,就造成了一部分市民的出行不便,隨之投訴逐天遞增。
僅僅執行不到一年的時間,政府便收回了民營公共交通的嘗試,依舊維持全部政府運營的原則。
國資企業雖無民營企業的應變速度,更無選擇涉足行業的自由,但卻是淮夏複興不能缺少的力量。
眾合集團雖有投資實體產業,但卻少之又少,鐘奕對此多有不滿,他不止一次對柳橙坦言,他不希望眾合集團隻是一家隻懂盈利的公司。
但今日之後,他可能要為此給柳橙道歉,王室六部對於淮夏製造產業早有預想,根本無需鐘奕擔心。
若是眾合集團成為一家全球知名的金融集團,對於淮夏而言,不是毫無益處。
鐘奕沉思不語,東方燁見狀在旁說道。
“斐國僅以經濟手段,就可讓一個辛勤勞作,積攢多年的國家財富,輕鬆化為烏有”
“淮夏數次倖免於難,皆是因為我們擁有自主可控的貨幣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