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鑒寶無雙 第23章 古都之行
趙軒這段時間很忙,吳老送來了很多書,顧老和王老也送來了幾本。
還都告訴他要用心看,過段時間要考。
他知道這是三個老人將自己當成了子侄,對於彆人的愛護,他當然不會拒絕。
他其實很想學學關於管理和經濟類的一些知識,他也買了幾本這方麵的書,發現沒人講解,他根本就看不懂。
上大學他當然有渴望,但他明白現在的他,還沒有資格,倒並不是說怕考試,而是他對這個世界,對所有的行業,還相當的陌生,
他要花更多的功夫,來瞭解周遭的一切。
這段時間,他有暇就到市場轉一圈,可是再也沒碰到啥好事。
“小軒,過兩天你跟我去趟古都。”
“劉叔,去古都乾什麼?”
“幾個朋友手裡有幾個物件,我去收一下,還有就是轉轉那邊的市場。”
趙軒點點頭,自從上次回來,這十幾天,他一直都在看書,出去走走也不錯。
8月底,他再次出門,這次是跟著劉掌櫃。
再次坐飛機,趙軒自然了很多。
同來的有四五個人,算是半旅遊半工作的性質。
趙軒和劉掌櫃自然就坐在了一起,兩人一路上隨意的聊著。
“劉叔,我在一本書上看到,說什麼眼睛有特殊功能,您聽說過嗎?”
他假作無意的問道,對於眼睛的情況,他一直耿耿於懷,也不知道是好是壞。
“你說的這事,在這個圈子倒不新奇,傳說有很多,還有一些傳記野史之類裡麵,還有明確記載呢。
明清時期都有,說的最神的就是清時期,有一個人當時被稱為鬼眼。
說眼睛不管看什麼,一眼便知真偽,還說當時的大貪官和伸想要招攬此人,此人不願意,最終被和伸給害了。
真真假假,傳的邪乎,我小時候喜歡聽老人說這些,這好多年倒是沒人提及過了。”
趙軒有些心虛,所以這個問題,他也是點到即止,沒有再追著問。
下了飛機,他們一行也有人來接。
“我們先把正事辦了,過後我帶你到慈恩寺、大雁塔去轉轉。”
“小軒是第一次來古都吧,這裡還是挺不錯的,到時帶你吃肉夾饃,還有羊肉泡饃,有一家很地道。”
同來的孫掌櫃在旁邊附和說著。
幾人到了大唐西市古玩城,幾人也就散開了,劉掌櫃帶著他,沒有進古玩城,而是繞到了後麵的一個小區。
有人在小區門口等他們,眼前是40多歲的男人,聽劉掌櫃跟他說話稱呼,此人姓屠。
通過兩人聊天,趙軒差不多明白了,眼前這人算是個二道販子,他到底下收東西掏宅子,然後賣給劉掌櫃或者本地的古玩老闆。
對於他自己不開店鋪也好理解,一是店鋪捆人而且投入大,其二則是變現需要過程,像他這樣看似利潤低了,但掏到好東西立刻就能變現。
走進一家民居,進去後,趙軒沒注意其他的,目光盯向了旁邊的一個木架上。
木架三層,最上一層擺著幾個大瓷器,中間一層是一些雜項類的玩意,最底下則是一些殘次品。
“隨意上手。”
看他盯著一動不動,劉掌櫃對他說道。
眼中並沒有特殊的感覺,他為了驗證,挑了幾樣東西上手,還真沒一樣好玩意。
最底一層的殘次品,很多上麵還帶著坑土,來曆已不言而喻,不過趙軒看來,都是民國時期,並沒有什麼價值。
姓屠的從裡間出來,手中多了一個盒子。
趙軒第一眼看到盒子,眼睛裡的那股清涼氣就流轉了起來,他判斷不錯,盒子裡是好東西。
盒子開啟,裡麵躺著一個簪子,還有一塊沁漬斑駁的玉。
“小軒,一起看看吧。”
趙軒見劉掌櫃把簪子拿在手裡,他就將玉拿在手裡。
玉呈長條柱狀,長度大概在**公分左右,恰好能讓成人握緊不漏,看到上麵的雕工,他心中暗驚,
但麵上並未表現出來,東西好壞都要做到麵不改色,這是王暉告訴他的,不能讓人看出你很想買!
雕工是典型的漢八刀,沒有那些繁瑣的雕工,簡略的幾刀,勾勒出一個豬的樣式,刀工矯健、粗野,鋒芒有力。
他可以確定這是從古墓裡刨出來的,因為這塊玉,是明顯的葬玉。
葬玉就是陪著死人下葬的玉器,而眼前這件,應該是玉握。
古人認為死時不能空手而去,要握著財富和權力,所以方有玉握一說。
他沒有再多看,將東西放下,剛好劉掌櫃也將釵子放下了,他就將簪子拿在手裡。
他再次上手簪子。
這是一個典型的唐代鎏金簪子,珍珠鋪底,花形是一對鴛鴦,長度在十公分左右,此刻上麵還有坑土附上,不過也難掩其端莊秀麗。
這次他看的時間更短,將東西放下後,不著痕跡的在劉掌櫃胳膊上輕拍了兩下。
這是他和劉掌櫃確定的暗號,一下為仿,二下為真。
這些玩意上麵不知附蝕了什麼東西,所以摸完後還是先把手洗乾淨。
劉掌櫃看完後同樣淨了手,這纔跟姓屠的談起了價格。
並沒有來回的拉據,主人報個價,劉掌櫃報個價,然後往中間一攏,價格基本也算是談好了。
當然這也是因為是熟客的原因,如果是生客,那就等著磨牙吧。
玉握的價格是2500塊,鎏金簪子的價格高一些,9500塊。
兩樣都是小東西,付了錢劉掌櫃就將東西收在他背的雙肩包裡,交易也就算完成了。
“那簪子你沒有拿給李家人看?”
交易完成,劉掌櫃跟屠老闆隨意的聊起來。
“老劉,咱交易不是一回兩回了,這事就不要打趣我了。”
兩人笑了笑,劉掌櫃提出告辭。
整個下午,他們也沒休息,劉掌櫃帶著他跑了三個地方,又收了兩樣東西。
並不是所有的老東西都有價值,有些東西就算是秦漢的,但也就值個幾百塊,就算不要錢給劉掌櫃,他也嫌帶著麻煩。
古玩的價值,在於對曆史、名人、工藝的探究。
舉個例子,如果北宋的隨意一幅畫,值個千八百的,但上麵如果多個蘇東坡的鈐印,身價立刻就能漲百倍。
收藏者會去探索,這幅畫是誰所畫,跟蘇東坡有何關係?
從中出現的曆史逸聞,都是收藏者們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