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血南宋,瘋批官家 第10章
-
好一番慷慨陳詞。
若非此時的宋高宗已經換了人做,否則還真頂不住這奸佞的妄言。
“和議?”
趙構嘴角浮起冷笑,看向秦檜的眼神愈發冰冷。
“去年臘月,金國使臣烏陵思謀的禮單,內中竟有我臨安府輿圖。”
“前年正月,完顏宗弼給劉豫的密信,言說‘南朝皇帝可取而代之’。”
“秦相國要的和議,莫非是要朕將這江山拱手相讓?”
“你口口聲聲為社稷,實則是將國之安危,繫於敵寇一念之間!”
“朕正想問你,去年臘月二十三,你在清河郡王府與金國使臣密談兩個時辰,可曾議出什麼‘和議’新章?”
秦檜聞聽此言,心中大駭!
此事陛下究竟如何知曉?!
“陛下,此乃禮部例行接待”
“接待?”
趙構一聲冷笑:“清河郡距板橋鎮不過二十裡水路,相公莫非要教朕‘接待’之道?!”
此言一出,群臣嘩然,紛紛看向秦檜。
丹墀之上,趙構滿眼輕蔑,繼續說道:
“你問朕一人之命與一國之安,孰輕孰重?既然你問了,朕便回答與你!”
“若朕遇此事,必先究其根本,弄清究竟是何人讓朕陷入如此不合情理之局!”
“若是個人,便誅了此人!”
“若是個朋黨,就滅了這朋黨!”
“若釁生於敵國,則伐其國以靖邊疆!”
“若弊源於舊製,則革其製以圖久安!”
“社稷之重,在明是非、斷曲直。誅一人以息事,豈非懦夫所為!”
說到這裡,殿內再次陷入死寂。
戶部尚書‘法一舟’的笏板“噹啷”墜地。
他如夢初醒,緩緩跪倒,低下頭去。
隨後,百官齊齊下跪,再無一人站立。
偏殿之中。
嶽飛聽見這番言語,鐵骨錚錚的將軍無聲淚流。
陛下竟願為我一人而滅一國,這份恩德,何以為報?
何以為報?!
得君如此,夫複何求?
夫複何求?!
臣雖九死其猶未悔也!
以前樁樁件件?
那是受奸臣矇蔽!並非陛下本心!!!
趙構關於一人一國的這番話,在十二歲就隨父從軍,如今還未滿二十三歲的嶽雲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他十五歲率背嵬軍先登破敵,斬首三百餘級。
十六歲以八百精騎直插敵陣,斬齊將高仲,破敵三萬
二十歲率八百背嵬軍直衝金軍精銳,大破鐵浮屠,血戰半日,斬金將阿李朵李堇。
還是這年,他率三千背嵬軍反覆衝擊十二萬金軍步騎,斬金將夏金吾,生擒千戶五人。
一人重要還是一軍重要?
這個問題,他以前也問過父親。
可父親給出的答案,他始終抱有懷疑。
如今聽了皇上這話,這個猛人終於有了結論:
糾結這個問題的本身是冇有意義的,重要的是,找出讓你陷入這種境地的那個人!
然後,弄死他!
垂拱殿中。
秦檜張口結舌。
他既不知道皇上究竟從什麼渠道,將那些隱秘之事調查得如此清楚。
也不知道昨夜自己離開之後,究竟發生了什麼,以至皇上性情大變。
但他知道,皇上對自己已經生疑,再辯解下去,隻是徒勞。
於是,原本趴伏於地的秦檜慢慢直起腰板,目視趙構,語氣激昂的道:
“陛下!臣承恩渥,忝居相位,倏逾十載。”
“然治道未彰,國勢日蹙,民生困頓,邊烽頻警。此皆臣之無能,致君父蒙憂,臣罪莫大焉!”
“昔者伊尹負鼎,周公吐哺,皆以死勤事。”
“今臣老朽無能,既不能安邦定國,亦不能禦敵靖邊,實負陛下重托,愧對黎民厚望。”
“故臣自請貶謫,以息眾議。”
“今敵鋒已逼,陳兵淮北,虎視眈眈,臣雖駑鈍,卻可為先鋒小卒,以殘軀衝陣,以謝君恩。”
“伏乞陛下重擇賢能,另圖良策,若此,則朝野肅然,國事可興,臣雖蒙垢,亦死而無憾也!”
說罷,他摘下官帽,對著丹墀連磕三頭,神情悲壯。
這以退為進之策被他用得巧妙,看似辭官,實則逼宮。
他知道,不管皇上昨夜得了什麼密報,可以篤定的是,皇上決不敢和金國開戰。
否則也不會因為金人‘搜山檢海’嚇得失了人道。
要談,與金國的所有和談都是他主持的。
要打,滿朝文武除了一個被剝奪兵權的韓世忠,剩下的全是主和派。
皇上根本無人可用!
所以秦檜纔敢直接撂挑子,看皇上如何收場。
任他百般聰明,萬般奸滑,也不可能想到,他熟悉的那個皇上已經煙消雲散,不知魂歸何方。
如今這具軀殼中住著的,是一個九百年後、貪玩好色、放蕩不羈、愛跟寡婦嘮嗑、愛替洗腳小妹洗腳、愛幫失足婦女搓背,卻偏偏曆史成績次次滿分的五好青年!
神不神奇?
意不意外?
跟誰說理去?
隻見這五好青年豁然起身,眼中噴火。
“秦檜!你說軍備廢弛,當年黃天蕩大捷,韓世忠八千水軍困十萬金兵,難道是假的不成?!”
“你說朝無良將,嶽飛建康破敵,收襄陽六郡!潁昌再捷,斬首逾萬!郾城一役,嚇得金兀朮聞風喪膽!金兵人人皆稱‘憾山易,憾嶽家軍難’,這是朝無良將?!”
跪伏在地的韓世忠聞聽此言,不禁眼淚橫流。
他被剝奪軍權已久,心中鬱鬱寡歡。
隻覺天下雖大,卻無一個知己,朝廷官員雖然多,卻無一人有卵!
卻不想今日竟能從陛下的口中,聽到這番話來!
這個潑皮出身的糙漢子心中大快,涕淚橫流,竟在朝堂上痛哭出聲。
“嗚嗚嗚”
趙構不予理會,繼續說道:
“至於國力!農事荒廢,非戰之罪,乃吏治不清,豪強兼併!”
“商路阻塞,非敵之強,乃關卡林立,稅吏如蝗!”
“兵甲不修,非民不勇,乃軍餉空懸,將校貪腐!”
“開源節流,整飭吏治,勸課農桑,鼓勵百工,疏通商路,革新軍製哪一條不是強國富民之策?”
“哪一條不比這屈膝納貢、搖尾乞憐的‘和議’更有指望?”
“秦檜!你的眼中,除了俯首稱臣!除了構陷忠良!除了攬權固位!可曾真正裝下過我大宋萬裡河山!裝下過這江南江北、嗷嗷待哺的千萬黎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