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通房寵 > 第 54 章(捉蟲)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通房寵 第 54 章(捉蟲)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笞刑,便是用竹板拍打人的背部。竹板長而薄,打在皮肉上,起初是一陣的疼痛,但很快便浮起一道道紅痕。

笞刑四十,也不過一刻鐘的功夫。

一旁的監刑官數到“四十”,負責行刑的人,便立即停了手。

薛蛟從長凳上下來,赤/祼著的上身,背後全是一道道浮起的紅痕,才一會兒功夫,便腫得老高,看上去十分可怖。

小廝忙上來要扶他,薛蛟卻隻抬手推開了他,自顧自係了衣帶,朝那小廝道,“記得夜裡替我屋裡那花換水。”

他說罷,原要走了,忽的想起來,回頭道,“順便同盧總兵告個假。”

小廝忙應下,便見薛蛟朝外走了。見他腳下步子穩穩當當,彷彿捱了四十笞刑,於他而言,隻是撓撓癢的小事一般。

薛蛟出了門,腳下一拐,便朝自家去了。

他進門時,薛母正領著小丫鬟,在屋裡做衣裳。聽到動靜,薛母便抬了頭,見是兒子,麵上劃過一絲慌亂,忙放下手裡的衣裳,迎上來道,“蛟兒,怎麼今日回來得這麼早?”

薛蛟隻舔舔乾裂的唇,道,“口乾了。”

薛母便立即朝小丫鬟道,“柳兒,快去弄水來。再叫膳房下碗麵,多放羊肉。”

叫做柳兒的小丫鬟,便立即應了聲,趕忙朝外走,避無可避要經過薛蛟,便下意識把頭壓得低低的。

薛母自然也瞥見了那一幕,皺了皺眉,倒是什麼都沒說。

薛蛟懶洋洋坐下,靠在椅背上,背後的傷越發地疼起來,他麵上卻沒露出半點端倪,隻回母親的話,“沒什麼事,便早些回來了。”

薛母不懂官場的事,從來都是兒子說什麼,她便信什麼,聽了便點點頭。

片刻功夫,柳兒便回來了,把麵和茶往靠著薛蛟的那方桌上一放,然後便不敢動了。

薛母見狀,暗地裡瞪了柳兒一眼,嫌她沒眼色,自己卻心疼兒子,遞了筷子給他。

薛蛟接了筷子,吃了幾口,那羊肉卻一筷子都沒碰,隻低著頭挑碗裡的素麵吃,待吃得差不多了,便擦了嘴,看向坐在一邊的母親,隨口問她,“家裡沒什麼事吧?”

他隻是隨口一問,薛母卻被問得一慌,手下意識按住了圈椅的扶手,麵上擠出個笑,鎮定道,“能有什麼事,你在外頭顧著自己便是了,家裡都好。”

薛蛟也隻是隨口一問,連頭都未抬,家裡就一個寡母,他總要問一嘴,見母親說無事,他便也沒多心。而且,背上隱隱約約有種濕漉漉的感覺,大抵是破了皮,出了血,他便也起了身,道,“我回屋了,晚膳不用等我,我出去一趟。”

薛母忙應了下來,目送兒子走遠,等瞧不見了,便朝那柳兒瞪了眼,道,“家裡來客的事情,不準胡亂說,記住沒?”

柳兒不解其意,隻乖乖巧巧點頭應了下來。

薛母見她那副懵懂模樣,心裡頓時來了氣,壓低聲音道,“你怎麼回事,叫你伺候個人,有那麼難嗎?!倒個茶,遞個筷子,這都不會,我買你回來頂什麼用?!”

要不是家裡買了幾個婢女,隻有這個叫柳兒的丫鬟,過了兒子的眼,都沒被趕走,她怎麼會指望這麼個沒眼力見的!

真是白花了那麼多銀子!

柳兒心裡冤枉死了,卻一個字都不敢說,隻低了個頭,認命讓老夫人罵。

她怎麼敢湊近大爺,前頭來的那個映兒姐姐,就是給爺夾菜的時候,碰了爺的手臂,結果扭頭就叫牙婆帶回去了。

她可沒那個攀高枝的膽,比起叫牙婆帶回去,老夫人罵幾句就罵幾句吧,反正也不痛不癢。

柳兒心裡想著,麵上卻隻老老實實低頭聽著。

薛母也隻嘴上罵幾句,真叫她動手打人,卻也做不出來那等糟踐人的事,罵得嗓子都冒煙了,便擺手道,“出去吧,彆在我跟前晃蕩。”

柳兒屈膝應下,乖乖出去了。

薛母坐在圈椅上,忍不住想到今早上門的那幾人,領頭的那個年輕郎君,穿戴談吐,一看便曉得,出身絕對隻高不低。身後跟著的幾個,也都是高高壯壯的,眼神都同尋常人不一樣,帶著一股煞氣。

那人竟說,她當年八兩銀子買回來的阿梨,是他被拐走的幼妹。

薛母想到這裡,心裡止不住地發慌,阿梨的死,同他們薛家可沒半點關係,她可還養了阿梨一場,十幾年,便是沒有生恩,養恩總是有的。

便是要怪,也要怪武安侯府。

冤有頭債有主,阿梨的死,跟她和蛟兒,可沒丁點乾係。

薛母一邊這麼說服自己,一邊又曉得,自己這話,實際上是沒什麼底氣的。

阿梨要是沒去那侯府,興許便不會死,賣阿梨去侯府的人,不是旁人,是她。

她雖打發了那自稱阿梨兄長的男子,但指不定,那人還會尋上門來。

薛母抓著圈椅扶手,指甲刮過梨花木,發出一陣刺耳的聲音,她驚得回神,暗暗下了決心。

這事絕不能叫蛟兒知道。

若是阿梨那兄長真找上門,大不了她豁出一條命,還了阿梨便是了。無論如何,這事蛟兒不能沾手,最好推得一乾二淨。

反正,要賣阿梨,是她一人的主意。

跟彆人沒半點關係!

薛母暗暗下了決心,便絕口不提有人上門認親的事。

而此時,蘇追已經給武安侯府遞了拜帖。

武安侯府

武安侯受到蘇家的拜帖時,還很是驚訝了一會兒。

蘇家乃清貴世家,朝上數,翰林閣老不下於幾十人,雖然如今不如祖上那般顯赫,但蘇家老一輩中,還有個蘇閣老撐著門楣。更彆提年輕一輩中,還有如蘇追、蘇仰之類的後起之秀。

且蘇家一貫獨善其身,走的是忠君的路子,從不同他們宗室來往,自己同蘇閣老,都隻是寥寥見過幾次,連點頭之交,都算不上。

蘇家怎麼會給他遞拜帖。

武安侯心裡雖疑惑得很,卻一刻也沒耽擱,朝送拜帖的管家道,“請蘇將軍進來吧,我去正廳見他。”

管事應下,出門去傳話,武安侯忙回屋換了衣裳,匆匆趕來正廳。

剛坐下,氣還未喘勻,蘇追便進來了。

蘇追倒十分客氣,麵上隱忍克製,實際上,他心裡早已翻江倒海似的,恨不得將這武安侯府翻了個底朝天,好和妹妹相認。

數月前,他領旨從西北迴來,路上途經臨城,在那住了一夜,因驛站住滿了,故他自己尋了個客棧。

卻是那一夜,叫他在客棧後院遇見了當初搶走妹妹的人販。

他清楚記得,那時候妹妹剛滿兩歲,母親生了妹妹後,身子便愈發孱弱,故而那年的花燈節,母親沒有同他們一起出門。

乳母抱著妹妹,他去給妹妹買花燈,隻一個錯眼的功夫,等他回頭的時候,便看到有人從乳母手中,硬生生擄走了妹妹。

此後十幾年,那一幕,在他心裡,始終時不時在眼前閃過。

那擄走妹妹的男人的那張臉,他記得分毫不差,死死刻在心上,無論走到什麼地方,他都會下意識去看身邊陌生男子的長相。

妹妹被擄走後,當時父親出麵,封城尋人,整整十日,遍尋無果,隻得到人販可能朝西北方向去的線索。

這些年,他一直留在西北,為的便是,有朝一日,能找到妹妹,帶妹妹回家,好告慰母親在天之靈。

卻在他幾乎要放棄的時候,在一個他從未想過的地方,以一種近乎奇跡般的方式,得到了妹妹的訊息。

當初封城後,人販嚇破了膽,匆匆把妹妹賣給了城郊一戶姓薛的人家,那戶人家沒有男人,隻有孤兒寡母。

他循著這個線索,找到了薛家,然後從薛母口中,得知妹妹如今在武安侯府。

蘇追壓抑著心頭的激動,深吸一口氣,整個人冷靜下來後,才開口道了來意。

“侯爺,晚輩想尋貴府一個丫鬟,那丫鬟同我有些情誼,還請大人放她隨我出府。”

他將話說得極為隱晦,並不想讓外人知道,妹妹這些年經曆了些什麼。並非他瞧不起妹妹的經曆,而是人言可畏,身為兄長,他要保護好妹妹。

旁人隻要知道,他們蘇府嫡出的姐兒,找回來了,這便夠了。

從前的舊事,就此煙消雲散了。

蘇追說罷,武安侯一聽,倒是一怔,旋即,便露出了個瞭然的笑。

他下意識便以為,蘇追是瞧上了他府裡的丫鬟,想討回去做妾。雖不曉得,蘇追怎的會看上他府裡的丫鬟,但區區一個丫鬟,若能同蘇家交好,何不就當做個順水人情,給了便給了。

他麵上露出笑來,摸了摸鬍子,笑道,“既是賢侄所托,我自不會不允。將軍隻管說,那丫鬟叫什麼名字,我這就叫管事尋來。”

蘇追壓抑著情緒,低聲道,“阿梨,她叫阿梨,姓薛。”

武安侯乍一聽這名字,還覺得有些耳熟,卻也沒多想,隨口便叫了管事進來,吩咐道,“去,尋府裡叫薛梨的丫鬟來。”

說罷,想賣蘇追個好,還沉聲強調了句,“你即刻便去,快快尋了過來,不可耽擱了。”

說罷,卻見那管事遲疑著,沒動身,支支吾吾道,“侯爺——”

武安侯嫌他磨蹭,皺眉道,“何事?我讓你去尋人,有什麼可支支吾吾的。”

那管事額上冷汗都滴下來了,也不敢去擦,隻訕訕一笑,一咬牙,湊到武安侯身邊,附耳同他道,“府裡隻有一個叫薛梨的丫鬟,原先是世子爺的通房,後來病沒了。”

要是其它丫鬟,管事未必知道,但薛梨先前是世子爺唯一的屋裡人,他就算不熟悉,名字總還是記得的。

更何況,兩年前,薛梨死的時候,喪事是大辦的,他也經手過,如何會不知道。

武安侯一聽,愣了下,拂拂手,叫那管事退下去,朝蘇追笑了笑,語氣溫和道,“賢侄啊,你說的那個叫薛梨的丫鬟,府裡的確有這個人,隻是不巧,那丫鬟福薄,人已經沒了。你看這——”

武安侯這話,落在蘇追耳中,不啻於當頭一棒,聽得他肝膽俱裂。

人沒了?

怎麼可能沒了?!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