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偷聽風說你 第155章
銀杏深處的守望(續六)
元宵節剛過,城裡的年味還沒完全散去,小區花園裡的小銀杏樹下,多了個頻繁忙碌的小身影。安安每天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跑到樹下,蹲下來仔細打量——他發現樹乾上的藍色圍巾邊緣,被風吹得有些起毛,樹根周圍的枯草也被來往的腳步踩得淩亂。
“小銀杏,我來幫你整理一下家。”他放下書包,從裡麵掏出一把小小的塑料鏟子,這是他特意讓爸爸買的兒童園藝工具。他學著爺爺打理花草的樣子,小心翼翼地把壓在枯草下的泥土鬆了鬆,又將那些被踩扁的枯葉重新鋪勻,像給小銀杏鋪了一層鬆軟的絨毯。
念念站在陽台看著這一幕,手裡的毛衣針頓了頓。她想起上週回老房子時,蘇晚說那棵大銀杏的枝椏上,還掛著去年秋天沒落儘的幾片殘葉,被寒風凍得發脆。“安安,慢點挖,彆傷到樹根。”她推開陽台門喊了一聲,手裡拿著一雙園藝手套走了過去。
安安抬起頭,眼睛亮晶晶的:“媽媽,我想給小銀杏圍個小柵欄,這樣大家就不會踩到它的根了。”他指了指樹下被踩得結實的泥土,臉上滿是認真。
念念蹲下身,幫他戴上手套:“好啊,我們週末一起做。不過今天先把落葉鋪厚一點,讓它的根暖暖和和的。”她陪著安安一起撿拾花園裡散落的枯葉,一片片鋪在小銀杏樹根周圍,陽光透過光禿禿的枝椏灑下來,落在兩人身上,暖融融的。
週末這天,小周按照安安的想法,找來了幾根粗細均勻的竹條。一家三口蹲在花園裡,安安負責扶著竹條,小周用麻繩將竹條輕輕捆紮成簡易的柵欄,念念則用剪刀修剪掉多餘的枝丫。“爸爸,再留個小口子好不好?”安安突然說,“這樣我每天給小銀杏送‘禮物’,就能直接進去了。”
小周笑著答應,在柵欄的一側留了個半尺寬的缺口。安安立刻跑進屋裡,把自己攢了好久的彩色石子拿出來,沿著柵欄內側擺了一圈,又從書包裡掏出那張山頂拍的全家福,用透明膠帶輕輕貼在柵欄上:“小銀杏,這樣你就能天天看到我們一家人,還有太奶奶家的大銀杏啦。”
念念看著兒子的舉動,心裡軟軟的。她想起太奶奶日記裡寫過,周敘白年輕時,總喜歡在大銀杏樹下擺一張竹椅,陪著太奶奶做針線活,陽光穿過樹葉的縫隙,在地上織出細碎的光斑。如今,這畫麵彷彿在眼前重現,隻是主角換成了他們和安安。
三月初,天氣漸漸回暖,小區裡的迎春花悄悄冒出了花苞。安安發現小銀杏的枝乾上,冒出了幾個尖尖的綠芽,興奮得跳起來,拉著念唸的手跑過去:“媽媽,你看!小銀杏要長新葉子了!”
那些綠芽小小的、嫩嫩的,裹在褐色的芽苞裡,像一個個害羞的小拳頭。安安屏住呼吸,輕輕碰了碰芽苞,生怕把它碰掉:“太奶奶家的大銀杏,是不是也長芽了?”
念念拿出手機,給蘇晚打了個視訊電話。鏡頭裡,老房子的院子裡,大銀杏的枝椏上果然也綴滿了新芽,蘇晚正站在樹下,拿著水壺給樹根澆水:“你們看,這樹啊,比往年發芽早呢。”
安安湊到螢幕前,大聲說:“奶奶,我們小區的小銀杏也發芽了!等它葉子長出來,我就摘一片最綠的給您寄過去,和大銀杏的葉子放在一起!”
蘇晚笑得眼角起了皺紋:“好啊,奶奶等著。對了,你們清明回來嗎?王嬸說,想安安了,還想給安安炒糖炒栗子呢。”
“想!”安安立刻點頭,“我還要去山頂看大銀杏,還要給太爺爺送小銀杏的新葉子!”
掛了電話,念念看著安安期待的模樣,輕聲說:“清明我們就回去,到時候帶個小本子,把兩棵銀杏的葉子都夾在裡麵,做一本銀杏日記好不好?”
安安用力點頭,從那天起,他每天都會去小銀杏樹下觀察,把芽苞的變化記在心裡:“今天小芽又長高了一點,像小拇指蓋那麼大了”“綠芽裂開了,能看到裡麵的小葉子了”。
清明前幾天,小銀杏的芽苞終於完全綻開,長出了小小的扇形嫩葉,嫩綠嫩綠的,像被春雨洗過一樣鮮亮。安安特意選了一片形狀最完整的葉子,小心翼翼地夾在準備好的小本子裡,又在旁邊畫了一棵小小的銀杏樹,歪歪扭扭地寫了“安安的小銀杏”五個字。
清明那天,一家人驅車回老房子。車子剛進村子,就看到王嬸站在村口張望,手裡提著一個油紙袋。“安安!”她遠遠地喊著,快步迎上來,把油紙袋遞給安安,“剛炒好的栗子,熱乎著呢,路上吃。”
安安接過油紙袋,說了聲“謝謝王奶奶”,就迫不及待地剝開一顆,塞進嘴裡:“還是原來的味道,真甜!”
老房子的院子裡,大銀杏的葉子已經長到巴掌大小,嫩綠中帶著一點鵝黃,風一吹,輕輕搖晃,像無數隻小扇子在扇動。蘇晚正在院子裡擺桌子,上麵放著水果、點心和香燭,是準備給太爺爺太奶奶上墳用的。
“奶奶,你看!”安安跑到蘇晚麵前,開啟小本子,“這是我們小區小銀杏的葉子,是不是和大銀杏的葉子一樣好看?”
蘇晚拿起葉子,放在大銀杏的葉子旁邊比對,笑著說:“一樣好看,都是懂事的樹。”她轉身走進屋裡,拿出太奶奶的日記,翻開夾著枯葉的那一頁,把小銀杏的嫩葉也夾了進去,“這樣,太奶奶的日記裡,就有了春天的味道。”
安安趴在桌子上,看著日記裡不同季節的銀杏葉,眼睛裡滿是好奇:“奶奶,太奶奶和太爺爺,是不是也像這樣,看著大銀杏從發芽到長葉,再到落葉?”
“是啊。”蘇晚坐在安安身邊,輕聲說,“你太爺爺年輕時,每年春天都會給大銀杏施肥,夏天就坐在樹下乘涼,秋天撿落葉,冬天刷白石灰。他們守著這棵樹,守了一輩子。”
安安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把自己的小本子放在太奶奶的日記旁邊:“那我也要守著小銀杏,守一輩子。”
上完墳回來,一家人又去了村後的山頂。春天的山不像冬天那樣清冷,路邊的灌木叢抽出了新枝,偶爾能看到幾朵不知名的小野花,星星點點地開在草叢裡。安安跑在前麵,手裡拿著小本子,時不時停下來撿幾顆好看的石子,說是要給小銀杏添新“朋友”。
站在山頂往下望,整個村子被一片嫩綠籠罩著。太奶奶家的院子裡,大銀杏的葉子在陽光下閃著光,像一塊碧綠的翡翠,在眾多房屋中格外醒目。“媽媽,你看!大銀杏像不像一把綠色的大傘?”安安指著遠處,興奮地喊。
念念順著他指的方向看去,心裡湧起一股暖流。她想起太奶奶日記裡寫的,周敘白曾說,銀杏是長壽樹,能守護一家人平平安安。如今,這棵大銀杏不僅守護著他們的回憶,也守護著村子裡的歲月靜好。
“我們再拍張照吧。”小周拿出手機,提議道。這次,安安非要站在最前麵,手裡舉著自己的小本子,臉上笑得燦爛。手機鏡頭裡,一家人的笑容、遠處的綠銀杏,還有山間的春色,構成了一幅溫暖的畫麵。
下山的時候,安安拉著蘇晚的手,說:“奶奶,夏天的時候,我們還來好不好?我想看看大銀杏的葉子長得有多茂盛,能不能遮住整個院子。”
“好啊。”蘇晚笑著說,“等夏天來了,院子裡就涼快了,我們可以在樹下吃飯、乘涼,就像你太爺爺太奶奶以前那樣。”
回到老房子,安安跑到大銀杏樹下,仰著頭看了好久。他發現樹乾上有幾道淺淺的紋路,像老爺爺臉上的皺紋。“奶奶,這是大銀杏的年齡嗎?”他指著紋路問道。
蘇晚走過來,摸了摸樹乾:“是啊,每一道紋路,都代表著一年。這棵樹,比你太爺爺的年齡都大呢。”她頓了頓,又說,“它見證了好多事,見證了你太爺爺太奶奶相識、相愛,見證了爸爸長大,現在又見證了安安長大。”
安安伸出小手,順著紋路輕輕摸了摸,像是在和大銀杏對話:“大銀杏,你要好好長大,我每年都來看你。”
臨走前,念念又在院子裡站了一會兒。春風吹過,大銀杏的葉子輕輕晃動,發出沙沙的聲響,像是在回應她的目光。她想起太奶奶日記裡的那句話:“銀杏在,家就在。”如今,這句話在她心裡有了更深刻的含義——家不僅僅是一座房子,更是代代相傳的愛與守望,是銀杏樹下那些溫暖的回憶。
車子駛離老房子時,安安趴在車窗上,一直望著那棵大銀杏,直到它消失在視線裡。他從書包裡掏出小本子,小心翼翼地翻開,看著裡麵的銀杏葉,笑著說:“媽媽,夏天的時候,我們一定要給小銀杏和大銀杏都拍好多照片,好不好?”
“好。”念念點點頭,伸手摸了摸兒子的頭。她知道,這個春天,因為有銀杏的陪伴,格外溫暖;而那些藏在銀杏深處的守望,會像春天的新芽一樣,在歲月裡慢慢生長,溫暖著每一個往後的日子。
回到城裡,安安每天放學都會去小銀杏樹下打卡。小銀杏的葉子長得越來越茂盛,嫩綠漸漸變成了深綠,扇形的葉子層層疊疊,遮住了樹乾上的藍色圍巾。安安把山頂拍的照片貼在柵欄上,又在旁邊畫了一棵茂盛的大銀杏,旁邊寫著:“夏天見。”
五月的一天,安安放學回來,發現小銀杏樹下多了一隻流浪貓。小貓蜷縮在枯葉堆裡,瑟瑟發抖,看起來很虛弱。安安立刻跑回家,拉著念唸的手跑過來:“媽媽,你看,小貓好可憐,它是不是想和小銀杏做朋友?”
念念蹲下身,仔細看了看小貓,發現它沒有受傷,隻是餓壞了。“我們給它找點吃的吧。”她轉身回家,拿了一碗貓糧和一杯溫水,放在柵欄旁邊。小貓警惕地看了看他們,猶豫了一會兒,才慢慢走過來,低頭吃起了貓糧。
“我們給它起個名字吧。”安安說,“叫銀杏好不好?因為它喜歡小銀杏。”
念念笑著點頭:“好啊,就叫銀杏。”
從那天起,安安每天都會給小貓銀杏送吃的。小貓漸漸不再害怕他們,有時候還會在安安撫摸小銀杏的時候,蹭蹭他的褲腿。小銀杏樹下,多了一個小小的身影,守著樹,也守著貓,成了小區裡一道溫暖的風景。
六月初,天氣漸漸熱了起來。小銀杏的葉子長得格外茂盛,像一把撐開的綠色小傘,遮住了樹下的陽光。安安把藍色圍巾從樹乾上取下來,洗乾淨晾乾,收進了書包裡:“夏天不用戴圍巾啦,等冬天再給你圍上。”
他還在柵欄旁邊擺了一個小小的水盆,裡麵裝滿清水:“小銀杏,你渴了就喝水;銀杏小貓,你也可以喝水哦。”
念念看著這一幕,心裡滿是欣慰。她知道,安安在守護小銀杏的同時,也學會了關愛與責任。而這份源於銀杏的愛,會像種子一樣,在他心裡生根發芽,陪伴他長大。
週末的時候,蘇晚打來電話,說老房子的大銀杏葉子已經長得很茂盛了,院子裡涼颼颼的,讓他們有空回去避暑。安安在旁邊聽到了,立刻搶過電話:“奶奶,我們下週就回去!我要帶銀杏小貓一起去,讓它看看大銀杏!”
掛了電話,安安開始收拾行李,把小本子、彩色石子,還有給銀杏小貓準備的貓糧都裝進了書包。他趴在小銀杏樹下,小聲說:“小銀杏,我要去看大銀杏啦,你要乖乖的,等我回來給你帶大銀杏的葉子。銀杏小貓,我們一起去見大銀杏好不好?”
小貓似乎聽懂了,蹭了蹭他的手,發出輕輕的“喵”聲。
念念看著兒子忙碌的身影,又看了看窗外枝繁葉茂的小銀杏,嘴角揚起溫柔的笑容。她知道,這個夏天,老房子的銀杏樹下,一定會有更多溫暖的故事,而那些藏在銀杏深處的守望,會繼續在歲月裡流淌,溫暖著一代又一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