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寵小女喜種田 第104章 隱藏罪惡的種子
李芳菲也沒了耐心,抬手摔了茶杯,惱道。
“哭什麼,這時候哭有用,那個該死的東西早就回來了!
明明他再三保證,萬無一失。
如今又成這個樣子,你讓我去哪裡找人!”
呂嬤嬤極力忍下眼淚,哽咽道。
“小姐,一定是簡家在背後搗鬼。
一定是他們發現賴頭謀劃他們家了,這才先下手為強把賴頭抓去了!
小姐,隻要派人到簡家一搜查就能找到賴頭!”
“你怎麼就知道他一定是在簡家,萬一不在呢!”
李芳菲扯著帕子,黑了臉。
“再說,我拿什麼藉口去搜!
簡家是下賤人家,但李二牛那個狗奴才也在簡家。
我做的太過,他一定會告訴父親,況且還有…”
後半句話她沒說完,但呂嬤嬤也猜得到,是顧忌那個叫鄒桓的少年。
她心裡更恨了,小姐為了一個少年的好感,居然連賴頭的死活都不顧了。
虧得她和賴頭一直忠心耿耿!
難道賴頭就真是死路一條了嗎,這時候不知道在哪裡受苦呢。
她越想哭得越厲害,李芳菲頭疼,到底也不能當真不管。
她吩咐月娥,“去前邊找兩個機靈的小廝,去盯著簡家,看看簡家有沒有什麼不對勁。”
“是,小姐。”月娥匆忙去了。
前院之人可以不理會呂嬤嬤,卻不能不聽從主子的命令。
於是,兩個十二三歲的小廝就出了城,直奔三裡鎮。
他們也不傻,當然不能直接趴在簡家鋪子門前探看。
於是買了茶水點心,坐在對麵茶館裡。
整整大半日,簡家鋪子裡人來人往。
有買山貨的,有送毛皮的,很是熱鬨,真是瞧不出哪裡不對勁。
再去簡家院子門前轉轉,有小丫頭掃雪,灶間有飯菜香味,再正常不過了。
兩人毫無所獲,隻能回去報信兒。
聽到這般,呂嬤嬤哭得更傷心了。
李賴頭簡直是活不見人,死不見屍啊。
一時間知道內情的主仆三個都是沒了辦法,也怪李賴頭太想邀功了。
從頭到尾,綁架怡安,要銀錢和方子之事,隻有他自己最清楚。
但凡呂嬤嬤和李芳菲問,他都說一切順利。
就是出城之前,也隻說出去看看,並沒說成功綁架了怡安。
否則,他這一丟,就絕對能猜到是簡家動的手。
不說將軍府裡雞飛狗跳,四處尋找李賴頭。
隻說怡安燒了一日就退了,吃飯喝水都不耽擱。
但依舊被全家按在炕頭,不讓下地。
簡大成為了哄閨女,就把曲書生給的那布袋種子拿了出來。
“姓曲的為了賠罪,給了這種子。
說是花開如碗口大小,雪白美麗。
你留著,春日時候在窗下多種些,開窗就能看到多好。”
怡安好奇,趕緊接過去。
結果開啟布袋兒,倒出一點兒,她就皺了眉頭。
這種子瞧著有些眼熟,她捏了幾顆塞進嘴裡,嚼著很香。
簡大成看的忍不住笑,“你這丫頭,怎麼還把種子吃了?
這可不是鬆子,不好吃。”
怡安卻小心翼翼裝好種子,拉了爹爹坐下,小聲問道。
“爹,咱們這裡有沒有一種東西,應該叫福壽膏或者富貴膏之類。
可以像煙絲一樣燒起來,嗅到肚子裡。
然後人就會飄飄欲仙,或者精神很亢奮,能做出好詩詞,或者孔武有力。
但這東西會上癮,一旦想抽又沒有,就會像螞蟻啃噬骨頭一般難以忍受…”
簡大成越聽臉色越黑,抓了閨女的手問道。
“你怎麼知道福壽膏的?”
福壽膏?
倒是同前世最早出現這東西時候的叫法一樣。
怡安心裡有了底,追問道。
“爹,你就說咱們這裡有沒有?
或者說,這東西種植出來犯不犯法?”
簡大成下意識望向裝了種子的布袋子,臉色慘白。
“咱們這裡沒有,但聽說極南之地,煙瘴彌漫的地方有土族種植。
四十年前曾在京都流行,學子名流開詩會都會準備。
確實像煙絲一樣抽過之後,所有人都會文思泉湧。
但後來發現這東西會上癮,若是不能吸就會狼狽如牲畜。
最後被朝廷禁斷,誰再敢用福壽膏就是砍頭大罪。
福壽膏是從一種花葫蘆上割下的漿液,但凡有百姓種植超過十顆,獲刑三年,罰銀千兩…”
怡安顛顛小布袋兒,冷笑。
“這一袋子可是足有幾千棵吧?
曲書生同咱們家怕是有深仇大恨,不害死咱家不罷休啊。”
簡大成猛然就站了起來,就算他一直穩重,心思深,這時候也是暴怒。
他是不喜歡姓曲的,但從來好吃好喝都沒缺過他。
前日上門,他也沒攆人,不過是全個顏麵。
不想平白樹敵,也想看看以後如何。
沒想到,姓曲的卻早就打算對簡家下毒手了!
簡怡安生怕把爹爹氣壞了,趕緊抱了爹爹胳膊安慰。
“爹,我也隻是偶爾聽說這東西,也許是看錯了呢。
你先彆著急,我有辦法十日八日就能分辨清楚,到時候咱們再想對策。”
簡大成深深吸了一口氣,伸手抱了閨女,心裡有些自責。
閨女才六歲,又剛受了驚嚇,這時候又要操心家裡遭人算計。
怎麼看,他這個當爹都太沒用了。
“妞妞,爹一定會考個功名出來,再不讓你受委屈。”
怡安用力回報老爹,笑嘻嘻蹭兩下,“我爹是全天下最好的!”
馮老太正好從外邊端了藥湯進來,見爺倆兒這般就笑道。
“怎麼了,妞妞又撒嬌不肯喝藥了?
這可不成,喝藥是治病的,等你病好了,奶奶給你做新裙子。”
怡安苦了臉,她確實不想喝苦藥湯。
但奶奶連包子鋪都不去了,整日忙著給她做飯熬藥,她不喝也對不住老人家的辛苦啊。
待得她把藥湯喝完,抱著蜜餞猛吃,惹得馮老太和簡大成都是笑了起來。
再懂事的孩子,也是孩子啊…
趁著屋裡沒人,怡安趕緊進空間,把布袋裡的花籽尋了一處地方種了那麼幾十粒。
一比四的時間差,有個十天左右就見分曉了。
雖然她可以斷定曲書生沒安好心,但到底不能沒有證據就隨便冤枉人家。
吃了睡,睡了吃,怡安在炕上憋悶了三日,怎麼也坐不住了。
趁著馮老太去鋪子送東西,簡大成回去北院,她麻利的穿了襖褲,出去走走。